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百九十章 哥,您没病!(1 / 2)


新教伦理就是孕育璞玉的土壤,淳朴的老美国人可以转化为各种人群。这就是宗教与主义的伟大,不是愚民,是培育气氛,塑造土壤环境,凝聚焦点,不让社会气氛浮躁的。

可惜越战打的太漫长太拉锯了,陆续回来的老兵,彻底把美国弄神经了。加上犹太人一群开放社会基金暗地里捣蛋,美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转向了“娱乐至死”。

七十年代美国做了两个重大的架构调整,一个是因为71年5月,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月度贸易逆差,导致200亿美元国际热钱恐慌性出逃。

在那个年代,1盎司黄金才30美元,200亿美元还了得?2万吨黄金,一卷回来又是大萧条!

法国等欧洲国家当月即逼宫,要求兑付黄金。8月15日,美国立刻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短短几年,黄金每盎司就上冲800美元了,魔术一样。

实际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源于69年,戴高乐去世的前一年,曾经对美提出,只要美国把黄金每盎司稳定在70美元以下,允许法国自由兑换,法国就能接受。

但是,华尔街不接受,明确提出,宁可经济衰退,不能分享世界金融霸权。

69年谈崩了,才有两年后的美元与黄金脱钩。

失去了黄金的锚点,美元新的锚点,选择了石油,英美资本由此直接在幕后,挑起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与73年的世界石油危机。

1973年5月,英美金融与相关政客秘密汇集到了瑞典首家私人银行的创始家族,与早先的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家族相比,毫不逊色的一个信守了两个世纪“存在,但不可见”格言的隐形家族,瓦伦堡家族的私人领地。

在这次由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组织的密会上,决定了美元的新锚点:石油。

同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揭幕,世界石油大危机爆发。

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后,基辛格表演了一番空中飞人,被《纽约时报》誉为“穿梭外交”。

实际上基辛格就是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成员,“穿梭外交”就是在这次密会中决定的,他只是按照早已预备好的剧本表演。

当然,这个黑材料的提供者,是德国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在他著的《石油战争》一书中抖出来的,基于德国人假造纳粹小册子的水平同样高超,真假就不知道了。

只是可以知道的是,正是由于这次石油危机,造成了日本从1951年至1973年连续23年平均增速9.8%的“隅田河奇迹”,正式结束!

由此,美元找到了新锚,正式从追求出口大于进口的模型,转为了输出通胀的模式。

七十年代实际还有一件比美元与黄金脱钩更重要的事情发生,美国在越南战败。

这场战争颠覆了美国,退伍兵,嬉皮与性解放立大功了,美国统治阶级根本压不住,义务征兵制瓦解,从此转向志愿兵制,也就是募兵制。

美国主流社会的根基,新教伦理,被严重冲击。

美国统治阶级自此画风大变,以前麦卡锡那套的忠诚调查,审查,爱国者的义务等宣教,全部放弃了,转向了“娱乐至死”。

这是什么意思呢?罗马帝国的进攻使命放弃了,“娱乐至死”是治的统治学,实质上美国从此就变的色厉内茬起来了。

苏联输的太冤了,没有死在坚定进攻的美国手里,死在“娱乐至死”手里了。

八十年代里根与撒切尔联手,那不是军事进攻,那就是英美知道新教伦理一垮,与西班牙大量白银涌入是一样的,年轻人一颓废,全社会一摇滚,必输,哪可能打的过战斗民族?

谁知道苏联摇滚的更厉害,没让英美锤死。反而英美都没当真的忽悠,苏联从上到下全当真了。

这事后来美国解密,自己都感叹不可思议。

美国确实就是从七十年代起,新教伦理日趋瓦解,开始去工业化,开始摇滚,开始彻底自由了,服务业剧烈膨胀,一路上冲。美国权力精英层忧心忡忡,全感叹要完,谁知道苏联比他们还忧心忡忡,

苏联啥也不缺,被美国忽悠的“经济”不行,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谁负责忽悠呢?决定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就是美国财政部的政策小组,成员就是各大财团的代表,像是直接决定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员杰克.贝内特,后来担任的就是埃克森石油的董事。

忽悠苏联的,实际就是美国的一众财团,就是没事弄个“三肠菌”,搞个战略欺骗的帝国财团这类的反动分子,美国人自己都不敢信的忽悠,苏联人信了!

美国摇滚,苏联比美国更摇滚,嗨到什么地步?让各加盟共和国投票决定苏联是否解体,投票一点票,各加盟国反对解体,可一宣布:解体。

这是铁了心的要民主了,民主表决不通过,也要强制民主通过。结果民主的叶利钦又开着坦克炮击国会,一炮打了个老大的洞,史称“炮打白宫”!

强制民主完了又军事民主,苏联摇滚到这个地步,美国人都懵了。

“哥,你真知道民主是什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