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节(1 / 2)

第三节

戴文正又不管钱,他哪会担心这个,他只关心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化成实物,纯粹的科研狂。

见许维同意造舰,戴文正思维立刻又活动开来,压低声音问站于左侧的曾之项道,

“之项,你那蒸气动力船研究如何了?”

“大体成功!样船试制完毕,目前正游弋于附近,处于调试阶段。”

“趁此机会,你再向许大人推荐你的发明,今日一股脑把新家伙都推出来,想来非把大人给乐坏不可。”

“谨尊山长之令。”

戴文正很满意曾之项的态度,于是重又对许维说道,

“大人,您还再看看另外一项发明吧,对于运输货物缩短时间可是有着极大的助力哦。”

许维还沉浸于新式战船的仿制成功的喜悦之中,乍闻还有更佳的发明时,愣了半会,才说道,

“居然还有呀。不错嘛,老先生,你那鼓山书院真可谓人才辈出,不像我那螯峰书院,至今为止尚未见他们给我报呈任何一项新发明。快些道来,免得吊我胃口。”

鼓山书院在山长戴文正的倾力教导下,各个新式发明层出不穷,思维新潮,奉行戴文正的新文化思想。而相对比来说,许维直接领导的螯峰书院则太逊色了些,默默无闻,谁让许维指派徐学易、郑光策之流来主持书院日常事务。

虽然主事者略显保守,但鳌峰书院还是照搬了鼓山书院的模式进行教学。

整个课程分八年,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次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将各国地理,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学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西洋诸国律法,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地理精石,富国策论、练习译书。

外国语言文字。先考其字母以别异同;次审其音,以分轻清重浊之殊;次审其判构词成文之法;最后是对文义的理解和其他问题。

天文。先通过观测日、月等七政以确立基本法则,使用包括望远镜在内的各式仪器,用新法推步,通过光行差和视觉,证明地球自转之理。再推广其法,推算行星轨道。

舆图。以经纬之度定方向,纵横各三百六十度,分天下为五大洲,量以测器,申以算法,精以绘事,以识山水之高深,以悉形式之险夷。

算学。以加减乘除入门,次为古代九章算法,次为几何,次为测量,次为中国之四元术、西方之代数术。

化学。从原行之质即化学元素开始,分非金属与金属两类,述酸、碱、化合、分解等。

格致。分七门,即力学、水学、声学、气学、火学、光学、电学。动植物学亦归此类。

公法与富国策。上述学科学完之后,再修西洋诸国律法与富国策。所谓富国策,即农工商之事也。

教材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原版外文教科书;二是中文已有或已译为中文书籍;三是教习自编,如戴文正所撰之书。

两个书院的学生都是按程度高低被编入前馆后馆,后馆程度较低,前馆程度较高。

两个书院对学生都有一整套的考试制度,分月课、季考、岁试和三年一次的大考。

徐、郑二人思想不算太古板,但毕竟与那新思维还有点距离,故在这二人的指导下,虽然用的是与鼓山书院同样的教材,可教出来的学生却是两样,但由于革新所遇的种种阻力,迫使许维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策略,也使得螯峰书院的学生在后来成为许党的中坚力量,鼓山书院的学生则在经历‘辰阳事件’后全部退出清廷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