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18章 山海关之争(2 / 2)

可能是心有不敢,李自成最后还是将之前李岩部的兵马扣留了下来,只令刘宗敏带走本部的五万兵马,将他之前收编的李岩部兵马留下驻守京城。

刘宗敏虽然心中有些不愿意,但是为了这个王位的稳定,也就将李岩部的两万人马给了李自成。

在刘宗敏看来,有了封地,区区两万兵马很快就会招募到,于是就带着本部的五万兵马,还有从京城掠夺来的钱粮南下朝着荆襄之地而去。

打发走了刘宗敏,李自成内心算是安稳了不少,随后就下令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抓捕了起来,然后就带着十万大军北上,攻打吴三桂,留下丞相牛金星及两万军队驻守京城。

……

与此同时,在北面的宁远城,多尔衮统领大军已经达到该城半个月之久,一直注视着南面的战况。

“摄政王,摄政王,好消息,好消息啊。”

此时,大门外面,范文程一路小跑着进入了多尔衮的府邸,还一边喊着好消息。

正在院落里面欣赏春色的多尔衮立刻回头,看着进来的大学士范文程。

“大学士如此高兴,不知是何好消息?”

多尔衮看着激动的范文程,猜测可能他们的战机来了。

“启禀摄政王,吴三桂又叛李自成,杀了李自成的手下唐通,此时,李自成领兵十万亲征吴三桂来了。”

范文程朝着多尔衮说道,然后就将手中的一份情报呈送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听了范文程的话之后,顿时大喜,一把抓过范文程手中的情报,仔细地看了起来。

“好,好,传令,立刻召多铎和阿济格来见我。”

多尔衮看了情报之后,立刻激动地说道。

山海关的吴三桂所部一直都是多尔衮的心腹大患,也是后金南下的障碍,得知李自成攻打京城之后,多尔衮一直按兵不动,直到半个月之前才出兵进驻宁远。

在李自成发兵北上的时候,范文程就多次劝说多尔衮领兵南下,攻打吴三桂,先将这个阻挡他们入关的吴三桂消灭,然后再伺机入关攻占京城。

但是多尔衮迟迟不肯动手,直到最后让李自成抢在前头,占领了京城,还招降了吴三桂,让后金入关的计划再次受到阻碍。

多尔衮迟迟不肯领兵南下,不是他昏庸无能,其实多尔衮早就看到了时机,但是他的内政不稳,多尔衮根本无法放心南下。

首先就是大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这才刚刚一年,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位辅政大臣暗中拥立皇太极的八儿子福临登基,此时的福临才六岁,至于用意,众人都明白。

那就是多尔衮和福临的母亲古特氏关系不一般,福临登基为帝,古特氏也就是皇太后了。

但是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几个阿哥,自然是不满,尤其是豪格,身为长子,又有战功,竟然没有得到皇位,内心非常不满。

在豪格看来,皇帝突然驾崩,本来就有嫌疑,临终传位福临,福临才六岁,在清朝崛起的时候,主弱臣强,还有众多桀骜不驯的贝勒,都没有把福临这个小孩子放在眼里。

所以豪格认为父皇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这里面一定有阴谋,而且一定和多尔衮,济尔哈朗两人有关。

但是碍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人牢牢地控制着朝堂和军队,豪格一时也不能发难。

豪格不除,多尔衮就无法安心地当这个摄政王,范文程一再劝谏发兵南下,但是多尔衮迟迟不肯发兵,就是担心豪格在后方搅乱。

最后经过一番布置,得到太后古特氏的同意,多尔衮以豪格忤背,将豪格贬为庶人,多尔衮这才放心南下,于是立刻领兵来到了宁远城。

就在多尔衮准备攻打山海关吴三桂的时候,李自成已经攻占了京城,并且吴三桂很快就投降了李自成,这让多尔衮有些始料未及。

此时范文程送来了情报,吴三桂又叛李自成,多尔衮顿时大喜,他知道战机已经来了,甚至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招降吴三桂。

现在多尔衮就等着李自成和吴三桂两人开战厮杀在一起,在多尔衮看来,吴三桂手下的两万关宁军虽然勇猛,但是李自成兵多,吴三桂讨不到便宜,那时大清的军队再杀到,如果吴三桂不想死,那他就只有选择投降多尔衮。

很快,多铎和阿济格两人就来到了多尔衮的府院里面,阿济格和多铎都是多尔衮的亲兄弟,同母所出,两人已经得知了消息,立刻明白他们的机会来了。

“眼下吴三桂又叛李自成,两位看咱们该何时行动最好?”

多尔衮朝着多铎和阿济格两人问道。

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阿济格随后说道“启禀摄政王,自然是在吴三桂败局已定的时候出现,那吴三桂只能向我们投降,不然必死无疑。”

听了两人的话,多尔衮顿时大喜。

“好,两位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本王现在就领兵出战山海关。”

多尔衮随后欢喜地说道。

今年说

希望大大多多支持今年的《晚明之我是崇祯》,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