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3章 蒸蒸盛世(1 / 2)

第513章 蒸蒸盛世

皇宫

首辅温体仁正体若清风般向着谨慎殿走去,因为他是内阁首辅的关系,皇帝办公的谨慎殿就如他家客厅一般的熟悉。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谨慎殿前。

小太监通报之后,温体仁恭恭敬敬地走了进去,行完礼后,崇祯就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招阁老来是想和阁老商议两件事。”

温体仁恭敬地说道:“陛下请直言。”

崇祯说道:“现在豪格在我们手中,但是作为奴酋皇太极长子,处置切不可武断,这件事情我早已交给你,让朝臣讨论,不知你们讨论出了一个什么主意来。”

温体仁高兴地说道:“启禀陛下,此战我军甚佳,俘豪格一人胜于俘建奴十万雄师啊!不日将豪格献俘,足矣宣扬国威,鼓舞军民士气。献俘之后豪格便已失去原来的价值,或杀或囚,皆毫无意义。所以臣等认为,不如赦免豪格之罪,向世人宣示皇恩浩荡。”

有杀有赦,不仅能彰显大明威严,也能显示大明的仁德,崇祯对于这种处置方法非常的赞同,他赞同的点了点头。

又接着问道:“假如赦免了豪格之后,又如何安置于他呢?总不能一放了之吧!”

温体仁笑着说道:“陛下勿忧,献俘之后,豪格对于我们已经没有了利用之处,但是不代表其一无是处。长子被俘,奴酋皇太极必然是寝食难安,到时我们可以将豪格与之交换数城。如此名利双收,百利而无一害啊!”

崇祯听完拂袖大怒道:“我大明冻死迎风倒,饿死靠墙站,不和亲,不割地,不纳款,焉能派人去与建奴做交易。”

温体仁先是见崇祯大怒吓了一跳,听完了崇祯的话后,顿时就不觉得害怕了,他笑哈哈地说道:“陛下,豪格在我手中,主动权完全在我,何需我派人去与建奴谈判,相信不日建奴自然会派人来京,祈求于我。”

“哦!”

崇祯听完一愣,转而大喜道:“是我误会了温公的意思了,温公果然是国之忠臣也!”

温体仁淡淡地说道:“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子之本分也,何需陛下褒奖!”

崇祯笑着说道:“若是朝中大臣皆如温公这般能干忠心之人,朕又何愁流寇不平,外虏不荡,只可惜啊……”

温体仁听完后激动着老泪纵横,连忙跪伏在地道:“陛下,臣为陛下分忧,定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以报陛下拳拳之恩。”

“温公辛苦了,快快起来。”

感动着崇祯亲自去扶起跪在低下表忠心的温体仁,并且还吩咐侍立的小太监赶紧给他赐坐。温体仁遇此大恩,更是诚惶诚恐,感激着泣涕横流。

温体仁虽然在正史中的形象不好,评价很低,但是崇祯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他“纯忠亮节”这也是他能稳居内阁八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温体仁刚刚坐定,崇祯就又继续说道:“前日平虏指挥使赵泽来过了朕这里,对朕说了一个事情,朕心甚悦,很赞成他的想法,只不过此事并非小事,乃是惊天大事,朕一人也做不了主,让他择日在朝堂上说服众臣,温公作为首辅,我想到时让温公帮腔助其一臂之力。”

温体仁惊恐不安地问道:“敢问陛下是何等惊天大事,需要老臣暗中襄助。”

崇祯微微一笑说道:“赵泽跟我说他像攻略河套……”

温体仁一听急了,连忙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声说道:“陛下这万万不可啊!河套地区虽然是农耕之地,但是以入虏手辗转数百年矣!太祖之时亦曾在河套地区设过卫所,可不及几十年的光景,则尽数内撤,前人之鉴不远,为何要来行此不成攻之事,徒为劳民伤财耳!”

崇祯笑了笑说道:“温公所言不虚,我也曾对赵泽说过,但是他轻易的反驳得我无话可说,反过来认同他的想法。”

温体仁擦了一下刚才激动额头上沁出的冷汗,关切地问道:“他究竟是怎么说服陛下的,请将给老臣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