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0章这个小兵不一般(2 / 2)


  李轩占的是先知先觉的光,真正看出张辽是可造之材,亲手教导张辽武艺的人,是有勇无谋的吕布。

  李轩对吕布佩服死了,感觉这家伙应该教学,真是个名师,成廉、宋宪、魏续、李封,李邹等教出了一堆将佐。

  若高顺未在冀州就揭榜投效,本应也是吕布培养出来的,再加上张辽,吕布带徒的本事何其高也。

  李轩特意把高顺安排至吕布麾下,就是自认教徒不如吕奉先,怕毁了好胚子,才物归原主,把璞玉交给名家雕琢。

  张辽是一样的,没心没肺的小兵痞一个,吕布也不把张辽当回事,他做了十年主薄,闲得无聊,教的徒弟多了。

  更渗人的或许是主薄后遗症,张辽都不是“战兵”小卒,因为张文远认字识数,文化水平在并州那地界算高的,故而被吕布当成勤务兵使了。

  招兵写个布告啊,把布告去贴了呀,就打发张辽贴布告去。

  吕布怨丁原不会用人,换自己一样,也是把张辽朝主薄的邪路上带,还一无所觉,没感觉有什么不对。

  可李轩急啊,把名将胚子培养成主薄,算怎么回事?

  但他又不愿把张辽调入士校,更不认为能比吕布教的更好。可助长不可拔苗,又不愿外来突兀力量的介入,打破吕布与张辽浑然不觉的师生氛围。

  吕布重义又轻义,但不善妒,不是个敝帚自珍的人,从他闲得无聊就教人武艺,就知道他不怕别人有本事,不是个怕下属蹿上来的官员型将领,他不是个深思熟虑的将官,就是个随心所欲的黑老大。

  对脾气,我就教你。秉性不和,懒得理你,不听话,就揍你。

  这个氛围对吕布是否会本能教授张辽真本事,是至关重要的,真传就一句话,不想传教一身好武艺,还是假把式。

  对吕布这号偏执狂式的天才将领,李轩采取的就是忽悠策略,就说:“奉先啊,我看见文远啊,就看见十年前的你了。我看见你呀,就看见丁原了。张辽这小子挺适合当主薄的,真的,不信你就试试,任它小昭虎之姿,照样练成老主薄。”

  吕布软肋被一刀捅入,疼的眼前就发黑,可黑后再一亮,毕竟有了忽悠垫底,竟是越看张辽,“果然”越是像十年前的自己。

  我吕奉先英雄盖世,怎会是丁原?

  于是,得了个“小昭虎”评语的张辽,迎来了“春天”。

  加练!

  吕布把张辽看成了十年前“我”的“倒影”,从像是对待曹性等漫不经心的随手点拨两下,变成了“亲传督导”。

  张辽就此成了吕布的亲兵,李轩叫张辽来家玩,同样是以亲随打发,干点杂活,没有升官,没有笼络,没有封侯之许,就是对身边卫士的一般态度。

  可谁都看的出来,这个“小兵”的未来,怕是不一般。

  关羽好奇,不知谁人竟得自家小弟看重,待之如贾诩,就刻意认识了下小张辽,结果脾性极为契合,特意将张辽的方天画戟断去一半,改为月牙戟。

  因为马戟在北地就已渐被淘汰,更别说双月牙的方天画戟,那是只有吕布那号天姿超绝的大将才能用,寻常骑将马上轮起来,平衡都保持不了,更别说斩将。

  于是,关云长以运刀之法,融入吕奉先戟法之中,将方天画戟折去一半,让张辽戟以刀运,冲刺为枪,劈砍化势为刀。

  吕布大郁闷,却也自知,教那么多徒弟,真没一个能使方天画戟的,本就说明了问题。

  他又很得意,以关云长之矜傲,都称其是唯一能使方天画戟的,那再让第二个人能使,岂不辜负了“绝世无双”四字。

  于是,跟着感觉走的吕布,对自家徒弟半戟半刀的怪模样,还挺认同,刀戟融会不了的地方,帮着融融就是。

  张辽是天佑,属于人缘天生就好,不像吕布一样人厌鬼憎。骄傲的关羽就与同样骄傲的吕布犯冲,可对张辽就一见如故,秉性如此,谁也羡慕不来。

  可张辽又是极聪明的,天赋很高,军事天分比张飞还要强,成长极快。

  与踢球的球员一样,视野,大局判断,带球时眼里是否只有球,球会朝哪传,战术理解与执行,拿着战术板的教练,场外一看就知道。

  而好的球员,同样是会看教练的。

  教练水平如何,瞒的了情绪化的一般球员,瞒不了传奇球员。

  因为传奇球员都有一颗冠军之心,耽误其成长,阻挡其夺冠的教练,不是师傅,是敌人。

  吕布的悲哀,就是一个传奇球员,在庸师的指导下踢球,想换个球队,却被人骂不忠诚。

  而张辽就是庸师最爱的好球员,没成绩,没高薪,没冠军,照样不闹离队,不怨教练,不叛变。

  这种好球员,谁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