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785章:陷阵营(2 / 2)

当时大家称呼刘表为八俊之一,你以为人家是软柿子?其实刘表凶悍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含糊。比如说刘表曾经干过这么几件大事。

事件一:诛杀张济。

张济过去是董卓的部将,曾经联合李傕郭汜一起打下过长安。后来汉献帝册封他为骠骑将军,也算是一方诸侯了。

等到张济的部队缺粮食的时候,就到荆州的南阳郡来抢粮食。这下子可把刘表给激怒了,刘表一顿操作,在穰城将张济诛杀。

张济被杀了以后,荆州将士们很兴奋,认为跟对了主人,所以纷纷向刘表表示祝贺。可刘表在干啥呢?他对这帮人说:张济很可怜,诛杀他那是不小心,你们应该吊唁才对!

其实这话是说给张济的那些部下们听的,尤其是张济的侄儿张绣。张济死后,张绣统领了叔叔的部队。他得知这件事以后,大为感动,立刻选择与刘表联盟,因此刘表大方地把南阳郡的宛城交给张绣驻军。

为啥刘表要联合张绣呢?其实这是有意图的。当时刘表的重心都放在了南方,可北方却是东汉末年的主战场。而刘表结交张绣,正是将其留在了北方,伺机而动罢了。

当刘表在扩张的时候,曹操也没闲着。曹操不仅接管了汉献帝,还吞并了徐州。此后更是把手伸向了南阳郡。

当时南阳郡是天下富庶之地,谁都想将其占为己有。但是这地方从名义上来说,归刘表管,从实际上来说,归张绣管。因此曹操要想夺取这里,必须要跟刘表、张绣打交道了。

张绣这家伙很有意思,当曹操刚来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投降了曹操。可当曹操霸占了他的婶娘邹夫人的时候,张绣又犯了曹操。此后张绣再次与刘表结盟。

这回曹操和刘表算是正面较量了,曹操派遣曹洪迎战刘表,结果被各种击溃。等到曹操自己来的时候,刘表和张绣可就都完犊子了,完全不是对手嘛!

恰逢袁绍要偷袭许昌,所以曹操只好撤军。刘表这下子又兴奋了,果断派兵切断了曹操的后路,打算跟张绣联手夹攻曹操。可惜这两伙人又被曹操揍了一顿。

两次被曹操击败,这让刘表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等到官渡之战的时候,大家都劝刘表偷袭许昌,而刘表这才犹豫了起来。

官渡之战打响之前,刘表意气风发,完全不是在演义里那种韬光养晦的样子。谁也想不到,刘表居然也有争雄一方的时候。

当时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都背叛了刘表,其实就是不服刘表这个荆州牧的管辖。结果刘表很生气,一言不合就带兵收了这三个郡。

你以为刘表收手了?不好意思,刘表的野心远没有结束他。建安四年,刘表又盯上了交州这片地盘,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和广西等地。

交州牧张津心里很不爽,主动找刘表打群架,结果被刘表给干得服服帖帖的,以至于手下人觉得他太窝囊,索性把张津给宰了。

此后刘表迅速做出反应,他趁着交州无主的时候,在建安八年果断派遣手下人赖恭担任交州刺史,同时派遣手下人吴巨担任苍梧太守,好以此牢牢控制住交州。

可惜曹操才不会让刘表称心如意,他派遣士燮总领交州,担任交趾太守。所以说,不是刘表不肯努力,只是当时他的着眼点都在南方。

如果当时刘表先把交州的事情放一放,转而北上偷袭许昌的话,那曹操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从刘表夺取交州的势头来看,当时的刘表充满了斗志,完全有可能跟曹操一较高下。尤其是趁着曹操不注意偷袭曹操后方。

腹背受敌之下,曹操怎可能抵挡得了袁绍和刘表的同时进攻呢?可惜的是,刘表当时对曹操还抱有幻想,认为曹操会认可刘表对交州的统治,我认为曹操当时应该也以汉献帝的名义,做出过某些承诺,要不赖恭和吴巨是不会贸然前去上任的!

可惜曹操解决了袁绍以后,腾出手来就翻脸不认人了,而刘表当时已经错过了最佳进攻时期。所以说,还是曹孟德会玩啊!

刘表总喜欢在南方玩,可真正有本事的诸侯,当时都想在北方混出个名堂来。甚至于刘备这种一穷二白之人,也在北方混了20年之久。

为啥?因为稍微有点志向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中原在北方,谁能夺取北方,谁就能操控天下。中原地区是全国人才、人口、赋税的集中地,不在这里玩,又能去哪里玩呢?

刘表的胆子还是小了点,他先占据荆州,后又打算占据交州。曾经试探性地到北方晃了晃,被曹操揍了两次以后,就再也不敢继续北上了,甚至失去了南阳郡的控制权。

所以说刘表是没法子抓住官渡之战的机会,偷袭许昌的。换句话说,如果刘表是那种有胆子偷袭许昌的人,那么曹操也就不会贸然让许昌空虚了……

如果照此逻辑,刘备死后,蜀汉存续了42年,是否说明刘备的贡献不大?西汉共211年,刘邦死后存续203年,所以刘邦的贡献也不大?

那么在三国里边,曹操在位0年,魏国存续46年。所以孙权对国家的贡献最大?

放眼望去,整个华夏历史,比孙十万厉害的皇帝也没有几个呀。所以,丞相真可怜!稍微高级一点的喷个“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导致蜀国速亡的也就罢了。如今都知道诸葛亮死后蜀国延续30年了,反而又说他的贡献不大?

明确几个事实。其一:说诸葛亮埋没人才,大权独揽的。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位12年,为国举荐共计63位。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其中刘璋11人,刘备24人,个人28人,收魏将2人。

又分荆州28人,益州29人,豫州1人,雍州2人。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故后,维持国家基本运营的“三相一将”皆为诸葛亮所荐。蒋琬、费祎、董允3人,《出师表》就直接讲明了。

——此皆良实,志虑忠存,愿陛下亲之信之。姜维: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这才是最早对“德才兼备”的诠释。如果非要拿马谡来黑他,那么说实话,诸葛亮用人失误仅此1个,是三国里失察率最低的。

因为刘备也曾看走眼过张飞(徐州)、糜芳、庞统(县令)、刘封啊。曹操看错了魏种(“魏种不弃孤?”),老家兖州都快被端了,你问问冤死的典韦、曹昂、曹安民怎么说?于禁是五子里面唯一被授予假节钺的,结果最后反成了“吾知禁三十年,何以不如庞德焉”?

诸葛亮是权臣?是的,那是“所谓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真有那个野心,为何他不去来个九锡,晋公、魏王,简直易如反掌。至死也不过一个武侯而已。清贫简素,竭尽心力,至死方休!

古今中外,哪个大人物不是功利主义,先乱后治?如东汉外戚?董卓废帝?曹操奉天子?还是曹丕称帝?司马氏直接不说了,废、杀,玩,不嗨皮吗?

东晋南朝你方才称孤,我方又兴帝,更不值一提。唯独诸葛亮,专权而不失礼。政我摄了,臣礼不失。最后两袖空空拂手而去,这才叫姿态。

其二:说诸葛亮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导致“民有菜色”的。那是公元261年的事。此时离诸葛亮去世多少年了?28年。《三国志》对诸葛亮的为政评价是“军资所出,国有富饶,乃治戎讲武,以备大举。”妥妥富国与强军相结合。

“物理其本,人怀自励”,妥妥的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开诚布道,约官示仪”,妥妥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论政绩实践,远超先秦诸子百家之理论预期。而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祎先后执掌蜀国朝政20多年,蜀国的治理还是可以的。

首先,蜀国没出现过一次饥荒。而无论是《文帝纪》或《吴书》都有提到魏、吴两国存在饥荒的情况。

其次,国内没有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反倒是经常大赦。最后,军事方面北用王平守汉中,东用邓芝御东吴,南用马忠定南中,基本安稳没事。

王平甚至还取得了兴势大捷,成功抵御了曹魏的一次大攻势。董允在世时,刘禅、黄皓都很怕他,因此宦官不敢造次,阿斗不敢瞎玩。结果董允一死,陈邸、黄浩乱权,诸葛瞻无为,姜维无权。刘禅“不闻政事、不听直言”。

这才导致了最后十年的民有菜色。东吴使者出使蜀汉,回禀吴侯说:这个国家快完啦。可见国家治理水平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而但凡奉孔明衣钵的历届所谓权臣:蒋、费、姜、董哪个不是清素节约,恪尽职守、公平布道。

虽位极人臣,却无一人行损公肥私、徇私舞弊之事。大将军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藤妾,后庭无声娱“。

基本把自己搞成一个清修苦行的求道者模样,试问古今哪一朝、哪一代能做到这一点?

家道败落还要讲个区间,更何况是国家兴亡。大清国也不是圣母皇太后瞎搞几年就废了的。从蜀汉建立到武侯死,差不多10年时间。从费祎死到蜀汉灭亡又是一个10年。中间20年诸葛亮推荐、重用的出师表群臣功不可没。

他们或”整有威重“、或”宽济博爱“,或”以俭持家“,”咸承诸葛之轨“。有了负重前行,这才会有如此安定的一段时光。看了几部清宫剧,就觉得庙堂内都像格格、答应那样无事生非,是妄自揣度?还是忘了汉人本来的风尚。

其三,说北伐无功、军事能力堪忧论。五次北伐。第一次,因马谡败北,主动降为右将军。第二次,粮尽而退,杀王双。第三次,取魏国2个郡。第四次,”甲首三千“,打得司马懿”畏蜀如虎“。粮尽退军,杀了张郃。

五伐,打得魏国君臣唱双簧。死后还闹个”死人吓死活仲达“的《晋书》谚语。而且要搞清楚,比起民政工作,军事仅仅是他的副业。如果把三国比作一场即时战略游戏,夷陵之后,基本是一矿打九矿的局面。

前期只能带点侵略性,先搞几个副矿。把差距缩小,后期才有资格跟别人拼运营。

整个三国也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内政外交军事一把抓的。治国不是玩游戏,点几个鼠标就能快速攒兵。活的时候已经那么累了,死了还要被一波鞭尸。

当然了,也不是强行黑阿斗。打个难度比方,蜀汉就好比一张答卷,满分100。

低于90分(不是80更不是60)就死。诸葛一直等考到120分的附加题,各种争取加分项,没等到,一直小心翼翼地考个99、100直到死。终于轮到刘禅了,考了个90。终于,考场大乱,卷子没做完,挂科了,罢了!

最后经济方面也举个例子。都不想提什么都江堰、盐火井、锦官城等等至今还在造福成都GDP的例子了,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仍然是汉中地区最大的水利灌溉项目。前两年用于扶贫攻坚的塘、库、坡等水利设施。

也不过是在继承蜀汉时期的开发经验,在原有基础之上的增、修、扩而已。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区域至今尚在使用的古堰约有70余处。如今所能产生的实际效能,与诸葛亮当时驻军汉中,开田养桑、兴建水利,提升粮产的伟大功绩是分不开的。

哦,对了,水利工程真是绝了。北方曹魏发展是最好的,其次就是蜀汉,而坐拥长江三角最佳位置的吴国工程垫底。

东吴真的是牛啤。开局难度之高,结局之盛,中间始终不用作弊器和无耻手段,末了还给整了套亦步亦趋的官僚班子,历史上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贡献,好像很少很少吧?

(PS:太困了,码字了一夜,把784章写了2个……一样一样,就当分段看……另外,均订破550,感谢各位大老爷们的支持,这个月,试试看战力榜?另外说明一下,每打赏500,截图放书友圈,加更1章,各位老爷们,高抬贵手啊!先去睡会儿,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