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2 / 2)


  可花钱送小姨子去上学?

  宁爸爸想大闺女受的那些罪,他真是各种不甘心。

  财会和裁缝现在一样受欢迎,很多女儿家都会在这里头二选一。

  可不管是送小姨子去进修会计还是去学裁缝,宁爸爸都不愿意!

  和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这样的做法反而是给了小姨子一条更好的路,人生由此得到改变也不一定。

  思前想后,宁爸爸叹了口气,他还是狠不下心来。

  算了,就当是为了家庭和睦吧!

  不过这样的事情只此一次,以后他是绝对不会再做这种烂好人了!

  宁小姨听着姐夫的话,一脸的不可置信,她也没想到,姐夫人会这么好,在自己犯错之后竟然还对自己这么好!

  宁爸爸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忍不住地翻了个白眼,和这种东西,他简直一句话都不想说。

  “我学裁缝!姐夫!”

  宁小姨想也不想地就选择了现在的热门行业,想想那些好看的衣裳,自己学会了的话,不仅可以自己打扮的漂亮而且还能赚钱,这种好事儿上哪儿找去?

  至于学财会,她厌恶读书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再回学校去受那个罪?

  听着她的选择,宁爸爸不知道自己该叹气还是怎么着?

  果然是目光短浅的蠢货!

  “成,你自己决定吧,那明天我就带你过去。学费你先别担心,我和你姐姐先帮你垫着,等你学成之后挣钱了再还我!”

  宁爸爸想起一个月三十块钱的学费,有些肉疼,两年下来就是七百多,这完全就是肉包子打狗呀!

  宁小姨听着还要还钱,这脸上的笑容就有些挂不住,不过她也晓得这样的机会难得,绝对不能错过,所以狠心地点点头,然后在宁爸爸早就准备好的欠条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牛茉莉。

  宁爸爸看着一脸兴奋的小姨子,有些肉疼地安慰自己,想想吧,如果真是要去学财会,他不仅要找关系花钱,还有这每年的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这些的,肯定比现在要花的多吧?而且最主要的还是会欠人情,这完全不划算!

  这样安慰了自己一通,宁爸爸这心里好受了很多。

  一旦决定了,宁爸爸的速度就快了很多,县城虽然不少家的裁缝铺子,可常年收徒弟的也就那么两三家,找了一家离宁家最远的,送了宁小姨过去。

  这个时候学徒,主儿家是提供食宿的,所以学费才会那么贵,当然学徒的日子肯定不会有多好过就是了。

  这年头市场上的成衣不多,而且价格还贵,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选择自己做或者去裁缝铺子做,所以铺子里的生意很好。

  宁爸爸选择的这一家的手艺是满县城有口皆碑的,不过对着学徒也是严厉的出名。

  这个时候奉行的棍棒教育,大家也都觉得严师出高徒,完全没觉得师傅这样做有哪儿不对,宁爸爸这心里总算是痛快些了。

  宁爸爸做事儿当然是滴水不漏了,尤其是在大面上,更是一点儿错也不会让人挑出来。

  送小姨子去学裁缝这事儿,被宁姥姥显摆的人尽皆知,谁人不说牛家得了门好亲事,这宁家的大孝子可真是厚道人。

  宁奶奶虽然不痛快,可是对于儿子做出的决定她从来不反对,夫死从子,作为旧社会过来的女人,宁奶奶费心扒拉地将几个孩子抚养长大,等丈夫没了之后,大儿子也成人了,能挑起来家里的一滩事儿,宁奶奶刚好不用费脑子挂心这个,操心那个的。

  对于一心一意替自己操心,从不反对自己的老娘,宁爸爸除了更孝顺之外,他还能有啥意见不成?

  至于她挂念弟弟妹妹,偷摸用自己的私房填补弟弟妹妹的,宁爸爸也没意见,不过是点儿粮食和小钱而已,自己有本事能挣来更多,计较那些干什么?

  以前的宁妈妈可没现在这么张狂,虽然对着婆婆贴补小姑,小叔子的有些不满,可是这些不满她可不敢说出来,压在心底从来没有表露出来过就是了。

  偏宁奶奶不大拿儿媳妇儿当回事儿,就算是有意见你也得憋着,谁让你是个妇人家,吃穿都要靠着我儿子呢?

  至于宁妈妈在地里的辛苦,务农的那些艰辛,宁奶奶从来都是视而不见的,她也是这么过来的,儿媳妇还能更金贵了不成?

  宁家的这些风风雨雨地听着都是些小问题,小矛盾,所以谁也没当回事儿,以前家里也忙,地里也忙,大家累的也顾不上撕撸这些事情。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全家搬到了县城,这人闲下来就不消停了。

  宁妈妈生了五个孩子,两个儿子,三个闺女,算的上是劳苦功高,外加上这些年她受过的那些委屈,当然不甘心再被婆婆压一头了。

  迫切地有股子想要当家做主的念头,这大半年地也的确不错,没有婆婆压在上头,吃啥喝啥地都随自己,日子简直不要太舒服。

  现在听着丈夫的意思,打发了自己妹子,以后婆婆又要和自家一起生活了,宁妈妈这心气儿能顺了才怪!

  人都是领地动物,这被侵犯了领地,就开始龇牙了!

  宁奶奶当然比谁都更能感受到儿媳妇的改变,也晓得她这种变化的原因,不过大风大浪过来的宁奶奶完全没把儿媳妇儿的作放在眼里,这都是小事儿,等她出了月子,她有一万种法子能让儿媳妇儿有苦说不出!

  宁奶奶觉得自己还是太仁慈了,不过她还是能忍受,像她的婆婆,完全就是个妖婆,她月子里也不让用热水,冬天刺骨的凉水洗衣服做饭啥的不干?

  都说这新社会好,宁奶奶也赞同这一点。

  不过这新社会总不会提倡不孝吧?想想孝顺的儿子,她底气十足,完全不把咋咋呼呼的儿媳妇儿放在眼里。

  还是太年轻呀!

  宁奶奶有些嫌弃地想道。

  宁妈妈可不晓得婆婆是这么想自己的,反正她自己也不痛快呢,这别人也甭想痛快了。

  妹妹能有出息,去学个以后养家糊口的本事,宁妈妈这才高兴了,她觉得这是当家的重视自己,重视娘家的表现。

  至于宁秀这事儿吧,她也晓得自家妹子不对,可毕竟宁秀也没啥事儿,这不好好儿地回来了吗?

  所以这会儿宁妈妈的心态又回到了以前的那种不以为然中去了,对于宁秀的态度还是以前那样。

  如果是以前,宁爸爸其实是不会多嘴的,毕竟宁秀这个闺女在他眼里也没多重的份量,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自从宁秀失而复得之后,宁爸爸对着这个闺女就彻底地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