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8章 城(2 / 2)

分出去,和那些穷酸族人们一样靠着族中给的那点子出息过日子,王氏想想都发愁。

可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毕竟可没有一辈子不分家的兄弟。

也许有,可是这里头却绝对不包括贾赦兄弟就是了。

她最是知道大房到底和有多厌恶贾赦的,所以这真是分家的话,二房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

可是王氏也说不出来让大方不分家的话来,这些年大房虽然厌恶丈夫,可是对于自己,对于几个孩子,人家已经是仁至义尽,尽到了责任了。

王氏的忧心在贾珠与元春看来完全不值得一提。

“太太,其实早点儿分家才好,而且我们主动提的话更好,等老太太烧周之后儿子就会提出分家了,这样的话,彼此之间能多留点儿余地,多几分情分,日后即便是儿子有了麻烦,大伯也好帮衬的。”

听着长子之言,王氏也知道挺有道理的,可还是下不了决心。

“再等等看吧,总得老太太三周之后再说。”

这是她心理预期最快的分家时间了,

“也好,正好趁着现在不忙,儿子先寻摸宅子,一大家子,搬出去总得有个大院子,尽管不能和国公府相比,五进总得有,而且需在内城,这样的宅子可不是价钱的问题了,而是有价无市。两年多的时间倒也够了。”

贾珠对于这个处处为自己着想的母亲他很尊敬,很大的程度上也愿意与她商量,听她的意见的。

“好,如果为难的话就去求了你大伯,他不会嫌你麻烦的。”

王氏理所当然地吩咐道。

听着她这话,贾珠更是坚定了要搬出去的决心了。

贾珠的小动作和小心思瞒不过贾赦父子,他能有这个心思,贾赦觉得很欣慰,好歹地自己拉拔了这孩子一回,跟亲儿子没差,他出息能干了贾赦当然高兴。

他也没想过要养着老二一家子一辈子的,不过也没这么快就分家的打算,总得先将小一辈的嫁娶完成了再说。

二房还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没成家呢,年纪这都差不多,三年后基本上也都差不多了。

听了父亲的安排之后,身为长子的贾瑚持赞成意见,二房负担重,又有那么个二叔在,遭罪的只有贾珠,这个弟弟从小爱黏着自己,他当成是嫡亲的兄弟的。

而且上次父亲出了意外之后也是他稳住了府上,精心照顾父亲的,比起愣头青的琏儿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这样的一个好弟弟,他怎么能不心疼他?

“我同意您的意见,最好就是一起地分家,直接一步到位,也省的累着了珠儿,分开了各过各的,即便是帮衬,到底有限,您觉得呢?”

贾瑚对着贾赦建议道。

“让我想想,左右不急,你去账房上支上三万两银子给珠儿,让他寻摸好一点儿的宅子,别委屈了那孩子。”

贾珠在拿到这银票之时,很没出息地哭了一鼻子。

“别担心,也别怕,以后我们兄弟齐心,总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你被人欺负的。”

这算是承诺了,贾珠虽然感动,可也不好意思厚颜之人。

“大哥,我只是不愿意离开伯父,并不是不想分家。”

听着他这话,贾瑚哭笑不得,这也好办啊,分家不分府可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

“不行,还是分家吧,迟早有这么一遭的,早点儿分我早点儿适应。”

贾珠想想,迟早还是要分的,早点儿搬出去也好,让伯父减轻些负担。

“老爷说了,最快也是三年后的事情了,你也别着急,宅子也慢慢找,总要找上合心意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开口。”

贾瑚完成了任务,剩下的就让贾珠自己看着办了,也算是锻炼了。

安葬了史氏之后,贾府就安静下来了。

贾赦将史氏留下来的那个锦盒一起地埋在地下,再也没有人知道那个秘密了。

史氏想说什么?他一点儿也不关心。

送走了史氏,府上贾赦继续守孝,贾珠,贾琏夺情,两个小字辈儿的成了贾府的两个上班族。

贾珠的岳父李守中高老还乡,带着子孙回金陵去了,皇帝没有挽留,让这个疑似墙头草的人物回去了。

李守中如今悔不当初的同时又在庆幸,得亏自己这是有个强力的亲家,不然的话,想想当今的手段,他不心寒才怪。

贾珠带着妻儿去送李守中一家回乡,听着他明示暗示地让自己多在太子面前提携李家时,贾珠的脸色就有些不好。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最后还是李纨看出了丈夫的不悦,制止了父亲的言语,谁知道这场送别宴会闹成什么样子。

李家虽然是书香之族,可作为族长的李守中迂腐至极,将女儿看的太轻,与李家相比,贾府的姑娘们简直就活在天堂的。

贾珠虽然心疼妻子,可到底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他也不好再追究,不过内心到底是有些不喜的。

现在听了这话,能高兴才怪,得亏以后不会多往来了,不然还不知道得憋屈多久呢。

送走了李家,轻松了的只有贾珠,李纨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神思不属的,显然是在担心离开的父母。

人之常情,贾珠也不强求,索性地随她去了。

其实李纨也不过是在偶然闲下来之后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平常她忙着照顾丈夫孩子,哪儿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胡思乱想?

时间过的很快,史氏三周之后,贾府出孝,国公府难得的热闹了起来。

贾赦并未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一切都是贾瑚带着两个弟弟的接待的。

对于贾赦的心思,孩子们已经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之前也劝阻过,现在倒是已经可以接受了,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左右他们兄弟如今已经长大了,可以为家人撑起一片天了,让他休息也好的。

贾赦的告老折子皇帝已经压了有一阵子了,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虽然觉得贾赦这样挺识趣儿是不错,可总觉得心里是有些不痛快的,这人未免也太识趣儿了些,总是让人觉得有些郁闷的。

到了最后没办法了也就答应了。

贾赦彻底地成了老太爷了,过上了自己一直追求的生活,看着他成天地瘫在榻上,完全是一副没骨头的样子,张氏有些担心,所以重新地提起了他之前的话题,要带着自己四处走走看看的。

贾赦想想也有道理,顿时来了兴致,使人打点行装,安排行程,然后离开了京城。

这一次离开,彻底地远离了京城的风风雨雨,他自己高兴,索性地乐不思蜀起来,去了山清水秀之地住上三五个月,吃喝玩乐彻底地满足了,厌倦了之后就离开此地,去下一处。

贾赦时常地也会写上一些文字,点评自己的行程,聊聊当地的特色,然后将这些东西当成了家书寄给了贾瑚。

贾瑚感念父亲的一片慈心,特意地这些书信刻印成册,然后相熟的几家,姻亲地都送了一份儿,后来的这封儿家书成为了一部分人按图索骥的旅游指南了。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再次回到京城已经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了,他倒是无所谓,可是张氏的身体渐渐地不好了,这是其一,其二么,她惦念孙子孙女的厉害,所以贾赦便尊重她的意愿,返程回京了。

他们刚刚结束了西北之行,去的是贾赦曾经的流放之地,这里的依旧荒凉,破败,可不知道为何,贾赦竟然觉得在这里心底里很踏实。

他们在这里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现在终于要再次地离开了。

张氏虽然想儿孙是没错儿,可是她更担心老爷,明明身子骨儿越发地不如以前了,可是在这边城,他似乎是变了一个人一般,勤快能干地让她心中十分地不安。

总觉得这个人陌生地不像话,完全就不是京城那个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他总是用一种怀念,祭奠的态度来做着这些事情,张氏如何能不担心?

写了书信给长子,让他劝了老爷,总还算是听话,终于不再似是要扎根在这里一般,要启程回京了。

贾赦对于张氏的行为从来都带着一股子纵容,既然让她担心了,那回去也好。

这次,自己果然是任性了。

不过他不后悔。

离开了西北,到了山西之后,如今位高权重的贾琏亲自地来迎接父母双亲了。

其实大哥更想来,可惜的是,他忙着调遣兵将和茜香国玩呢,所以抽不出空子来,至于珠大哥哥更想来,可谁让嫂子快要生了,他更没法抽身了呢?

所以他就得了便宜,带着妻儿来山西候着父母了。

自家闺女巧姐儿可正是老爷子的心头肉,有了她在,一切不都迎刃而解了?

巧姐儿也快要说亲的年纪了,老爷子不满意的话,谁敢越过他定下巧姐儿的婚事?这不纯粹是找抽的举动么?

“老太爷,二老爷他们到了――”

听着这话,贾赦还能端着几分,可是张氏已经伸长了脖子,朝着门口盯着了,总算是见着孩子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