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不干了(快穿)第64节(1 / 2)





  他的折子快马加鞭送去了京城,此时景安帝已经知道了匈奴大军袭边的事情,正和朝中大臣商讨,为了这件事整个朝堂都吵成了一团,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此次匈奴不同以往,大规模南下,一定是为了给两年前死在望北城的右大王巴图和坦报仇。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一部分主和派的认同,但景安帝却听得黑了脸。

  他依旧坚持当初的看法,那位单枪匹马立下汗马功劳的少年有功无过,完全没有做错。

  怎么的,战场上杀死敌方主帅,还害怕敌方报复不成?他们本来就是敌人,而且巴图和坦带人袭击望北城,企图以望北城为跳板进入中原,他大景的将士将他杀死,有什么错?

  还有当初闻人奚有功无过的圣旨是他下的,他们是对他当初的决定有什么意见吗?

  感觉到大殿越来越低的气压,原本还在争吵的大臣慢慢安静了下来。

  景安帝冷笑,看着这群将朝堂当做菜市场的大臣,“都吵完了?不知道还以为这里不是朕的朝堂,而是菜市场呢!”

  大臣们:“……”

  这不就是骂他们是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争吵的妇人吗?

  “皇上,如今最紧要的并非是两年前巴图和坦之死到底是不是此次匈奴大举南下的原因之一,而是尽快往陵安城调兵。”兵部尚书出列奏道,“一旦陵安城破,不说城中百姓,就是附近的城池都会危险,相当于打开了本朝门户,长驱直入,抵达京城也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话真的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事实,朝中的大臣也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主和派才会想要推出替罪羊,万一这次匈奴大举南下,真的是因为巴图和坦之死,那么他们交出杀死巴图和坦的人,主动议和,自然可以解了这次之危。

  但景安帝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这相当于杀鸡取卵,伐木取暖,自己将自己的老窝给掀了。

  日后将不再会有将士愿意为这天下搏命,遇到敌人也不敢进攻,因为他们害怕奋勇杀敌,立下功劳的他们会成为下一个方仁温。

  更何况,景安帝对匈奴的态度,也从来不存在示弱这个选择。

  他要战,那便战。

  “黄爱卿此言有理。”让景安帝生气的也是这一点,兵部尚书的话他们其实都懂,即使不懂兵法也能看得出形势,可就好像不吵两句,就不够表达他们的存在感一样。

  平时他看着他们争吵,就当看戏了,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是能浪费时间在这种事情上的吗?

  最终景安帝拍板,调派大军前往陵安城,还有,从户部调拨粮草,绝对不能在这件事上松懈。

  感受到景安帝的态度,大臣们都不再说话了。

  好不容易被到了散朝的时候,大殿上的大臣三三两两离开了,不知道是谁突然轻声叹了一句,“若是武昌侯还在……”

  如今武昌侯府,连唯一的主子都下落不明。

  怀安郡主作为一个弱女子,其实很多人都猜测她已经遭遇不测了,只是没有证据,而景安帝对武昌侯显然有几分君臣之义,即使怀安郡主下落不明,也并没有收回武昌侯府。

  想到当初煊赫一时,为景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武昌侯府,所有人心中都叹了一声,随后就去忙碌了。

  兵部尚书也摇了摇头。

  当年怀安郡主出事,他就极力主张必须要彻查,可惜后来这件事还是不了了之,当初有人为怀安郡主惋惜,但更多的是担心自己哪天也会遇到怀安郡主那样的危险,又有几个是真心在为那个失去父母兄长的可怜女子惋惜的?

  现在,匈奴大军南下,都开始惋惜武昌侯府了?

  嘁!

  虚伪!

  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笑意的秦国公看了谢平晖一眼,注意到他平静的目光,心中满意。

  尽管当初选择谢平晖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但是谢平晖对那武昌侯之女没有过多感情,对他的女儿好,他心中自然会更加满意。

  为了秦家,将他的嫡女嫁给谢平晖这个不受重视的光头皇子,秦国公对谢平晖其实并不满意。

  在他看来,谢平晖配不上他如珠似宝的女儿,如果不是谢平暄是皇后之子,与秦家有怨,他怎么也不会选择谢平晖的。

  谢平暄比谢平晖强很多,而且深受景安帝器重,手中还有兵权,谢平晖有什么?

  不过谢平晖有一个好处是谢平暄所没有的,那就是他势单力薄。

  将来若是成了大事,不怕他秦家不会辉煌,因为谢平晖母族已经没了,即使将来他登基为帝,手中没有可信的人,也只能靠他们秦家。

  届时再扶持有秦家血脉的皇子登基……

  那宁家出了一个皇后有什么用,有皇子有什么用,谢平暄明显志不在此。

  而且老天都在帮他。

  此次负责调拨粮草的户部左侍郎与秦家有旧,秦国公也不是要让大景战败,只要拖一拖,陵安城被困,负责守城的谢平暄自然逃脱不了责任,甚至可能会死在陵安城。

  秦国公虽然希望谢平暄死在陵安城,但他还没这个胆子,只敢稍微拖延一下,让谢平暄失利,之后再由大军将匈奴拦住,事后谢平暄势必会吃挂落,说不定还会让景安帝对他失望厌弃。

  谢平暄一直知道京城那边不安生,但他没想到秦国公居然会在这个时候为了给他添堵,用整个陵安城的安危来做筏子,此时正对着沙盘皱眉。

  闻人奚也在屋子中,和谢平暄手下的副将一起,包括顾问西都在。

  这种关键时刻,顾将军和谢平暄都不是那种为了争权夺利的人,对他们来说,如何在匈奴马蹄下守好了陵安城才是最重要的。

  “殿下最好还是要考虑到,朝廷那边粮草比较迟的情况。一旦粮草不能及时到,将士们饿着肚子无法战斗,而且也容易引起恐慌。”等到几人商量完,闻人奚突然又说了一句。

  她知道,这次粮草延误了。

  这很重要,也容易造成城中人心惶惶。

  士气,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