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知青前妻重生了第3节(2 / 2)


  “行,你等着。”

  她越是如此慎重,老太太越是放心,这是负责任的表现,不是随便骗人。老人在门口扬声喊,很快一个小男孩应声后进来。他个头跟画画差不多高,五官眉眼柔和,望着她有些发怯。

  “这是奶奶给你找的新妈妈,快叫啊。”

  孩子嘴唇翁动,对陌生人明显在抗拒,望着她满是审视。李霞赶快先开口:“别,别,别急着让孩子叫。那啥,你叫阿姨就好。”

  这回小家伙乖乖点头:“阿姨好。”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叫沈晖,七岁。”

  沈晖、这名儿咋这么熟悉。李霞想了想,发现前世报纸新闻里看到过,一个过失杀人弑母案的凶手就叫这名字。九二年十七岁,年龄也对的上。

  但那案子里的孩子是单亲妈妈没有父亲,所以是凑巧了吧?

  她这边在想事儿,老太太望着她目光灼灼。“闺女,你想的咋样?我知道这负担不轻,可晖晖越来越大,他也能帮着照顾他爸,不用你一直太劳累。”

  小家伙闻言点头,“我会照顾爸爸。”

  孩子如此懂事,应该不难养。“我就负责照顾他们,吃饱穿暖就行是吧?”

  “嗯。”

  “那行,这事儿就这么办。”

  事情说定,留着明日再一件件的办。老太太起身去做饭,李霞赶快跟上说自己来。擀面做了一锅面片,大家吃的很开心,老人夸她做饭好吃,小家伙被奶奶推了一下后跟着奶奶点头。

  夜里睡觉时得知东面两间耳房也是她家的,李霞顿时更加舒心。不用老太太说自己去打了水给躺在床上的男人洗了脸和脚,细心的问老太太照顾他需要注意什么。

  跟老太太聊了半天照顾男人的注意事项,晚上娘儿俩被安排睡西面卧室。流浪好些日子,终于可以安安稳稳躺倒睡觉。有被褥床单枕被,洗漱后四平八稳的躺下,舒展的感觉让她俩都不自禁发出喟叹。

  “妈妈,躺床上睡觉好舒服。”

  “嗯,赶快睡。”

  接连这么折腾,母女俩都很累,躺下很快睡着。翌日天刚亮李霞就被生物钟叫醒,起床穿了衣服先打扫卫生,三间堂屋被她打扫的一尘不染。老太太平时也还算干净,但人老了体力精力跟不上,家里多了个她,立马焕发了生机。

  老太太进来看她在给床上的儿子翻身,然后犹豫了一阵后脱下了他的衣裳。她年纪大了得费好大劲儿才能做到,她好像没费多少力就将他侧了过去。擦干净后背又将他翻过来,擦干另一侧给他换上干净的衣裤。

  “还早,我先去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了,早饭咱们就熬粥您看行不?”

  好利索的女人,老太太含笑点头。“你洗衣裳吧,早饭我做。”

  “您歇着吧。我干活很麻利的,不耽误时间。”

  李霞不是说说而已,她干活是真利索。先到厨房捅开炉子锅里添水熬粥,等水开下了米后将下面的风口关闭,这样火力变小省煤又不会扑锅。蜂窝煤,她前世在外开早点铺的时候用过。

  火上熬了粥,她到院里麻溜的洗衣。有那之前看热闹的邻居发现了熟悉的她,好奇的问她咋在这儿。

  “以后她就是我们沈家的媳妇了。”

  “啥,你们家媳妇?”

  老太太开开心心的跟院里邻居报喜,李霞在一旁默默干活,跟谁的目光对上了她就笑笑。这喜事在旁人眼里那么奇怪,但在她看来的确是喜。从今往后,她就在

  省城安家了。闺女以后可以在省城上学,她能做生意挣钱,这不是喜是什么,是天大的喜事。

  看热闹的围了一圈,老太太越说越起劲儿。她想奠定李霞的地位,想让她撑起这个家,想自己死后她能名正言顺的待在这儿。

  吃了早饭急切的带她去民政局,一对对男女中她们老少俩女人好奇怪。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得知情况后告知她们这不可行。

  “结婚需要男女双方自愿,都得是有行为能力的人。老太太,您儿子都成植物人了,是不具备结婚条件的。”

  老太太不懂这些,李霞前世生活在小地方,好多知识都是从电视电影中来的,对此也不太懂。俩人基本都法盲。以为结婚就是自愿就好,老太太顿时拉着李霞的手问。

  “她同意的,她同意的也不行吗?我儿子那里我同意了,我同意。”

  第4章

  “不行。结婚必须男女双方自愿,记住是男女双方。要亲自到场亲自签字才可以。”

  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又解释了一遍,这回老太太蔫儿了,好像受了多大打击。费劲儿找来个她自觉可靠的接班人,结果被告知不可以。

  李霞扶她到一旁坐下,老太太缓了一会儿重新站起来,找到工作人员再次问:“要是我们自己在家摆酒呢?”

  “办婚礼吗?”看老太点头,女同志继续道:“办婚礼我们管不着,算是事实婚姻。可你儿子这……”

  “那就行。”

  老太太不等她说完拉着李霞走了,只要算事实婚姻不登记也没啥。李霞刚还想要不签个协议什么的东西看行不,没想到转眼老太太来这么一出。

  后世好像取消事实婚姻这一说了,具体什么时间她不确定,但可以肯定近十几年是承认的。至于他们这种情况法律保护不保护她觉得不重要,只要能给她们母女落了户口,她就愿意养活那爷俩。万一男人醒了恢复了不乐意跟她过,那她走就是。

  俩人当即去买了材料,将粮本上的菜油蛋等都买了个干净。回家李霞下厨做饭,老太太去通知亲朋。

  晚上准备了丰盛的一桌,一对新郎新娘的别针花分别戴在她和床上男人的衣襟上。墙角的脸盆架放着新的红色搪瓷脸盆,搭着崭新的毛巾。老太太还手脚麻利的剪了红喜字,衣柜啊什么的上面都贴着,一进门就一副办喜事的气氛。

  老太太依次给她介绍。堂叔两口子、还有个男的是沈海阳的同学死党、剩下几个是相处很好的邻居。大家对此都压着好奇没当面问,含笑跟她打招呼。沈海阳那位死党在派出所工作,对于落户口已经私下跟老太太说过情况。

  农转非很难,不过沈海阳是因工受伤。为了让英雄能有人照顾,李霞母女俩落本地户口,还说可以给李霞安排工作。事实婚姻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沈海阳这情况没法安顿。

  李霞对此点头同意,最难的户口问题解决了她就满意。在城里落脚了,她以后给人当媳妇,给小家伙当妈,以后好好努力吧,担子不轻。

  沈海阳同学看她眼神温和坚定,阅人无数的他觉得老太太眼光还好,这人看着是个可以托付的。至少在老同学有呼吸心跳的时间得到好的照顾,别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