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女场长第85节(1 / 2)





  小刘真是无言以对,转载是想就能的吗?他只是一个农场内刊编辑而已, 但领导却拿报社编辑的标准来要求他。你杀牛就用牛刀呀, 为什么要用鸡刀?

  但领导的要求无论多离谱,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执行。他这次没去找马师傅, 他决定厚着脸皮来找杨君苏约稿。

  杨君苏见到小刘是热情招待, 还请他吃了几块井镇西瓜解暑。

  吃完西瓜,小刘就说明来意。

  杨君苏爽快答应:“咱俩是什么交情,这点小忙我还能不帮?你说吧, 你需要几篇文章,我就算熬夜也要给你赶出来。”

  小刘心中十分感动, 说道:“版面其实已经凑够了, 我还没拿给纪书记看, 主任先就不满意了。说想要几篇让人振奋的稿子, 最好能让《农垦报》转载的那种。这可把我难住了, 现在农场麦收已经过, 秋场没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发生,平平淡淡的,实在没什么内容可写。”

  杨君苏给他出主意:“刘同志,你可以试着打开一下思路,咱们农场可是一片广阔天地,到处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可写的东西多得很。就拿我们四分场来说。第一批新房已经建好,大家准备搬新家。领导政策好,人民生活好,这是不是值得一写?还有那些转业军人的家属,思想觉悟高,经常参加义务劳动,是不是值得一写?还有革委会的事,革委会出了个蛀虫,妄图打击革命群众,结果被大家及时发现,及时揪出了隐藏在阶级内部的坏分子,维护了无产阶级的阶级纯洁性,是不是更值得一写?”

  小刘被杨君苏这一启发,感觉别说是这期的内容,就是下下下期的都有了。

  他感激地说道:“杨同志,你真是我的福星,跟你这么一聊,我的思路真的打开了。那你能不能抽空帮我写一篇?”

  说到这里,他再次表示想请杨君苏吃饭,总不能老让人家白帮忙。

  杨君苏说道:“稿子我可以帮你写,吃饭就算了,我是科长,你是宣传干事,咱俩这身份比较敏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小刘一想也有道理。但他总觉得欠了杨君苏两份人情,不还也不好,就恳切地问道:“杨同志,你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帮忙,千万不要客气,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帮你。”

  杨君苏一想,人与人之间,就得有价值交换,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入党的事不知道找小刘行不行,权且试一试。

  她想了想便说道:“刘同志,我个人生活上基本没什么难处,就是思想进步过程中出现了瓶颈,你知道的,我一直忠于领袖忠于党,可说起来让人遗憾,我到现在还不是党的女儿……”

  小刘惊讶道:“你还不是党员啊?”

  “不是。”

  小刘一拍脑袋:“瞧我,早应该该跟谢秘书或是纪书记提起这事才对。你放心,我会帮你的。”

  杨君苏感激地说道:“谢谢刘同志,你才是我的福星啊。”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君苏入党这事十分顺利,小刘是真心帮忙,回去就趁着纪书记审稿子的时候提了此事。纪书记考虑一会儿,决定当杨君苏的入党介绍人,另一名介绍人是宋要武。宋要武接到纪书记打来的电话时也是暗自惊讶,她本来打算等明年再推荐杨君苏入党的,这样也挺好。

  杨君苏入党的消息传回家里,杨利民激动得在院子里转了三圈,杨富贵也是心神恍惚。谁能想到,他们老杨家的官运竟会在君苏这个孙女身上?他打算明年祭祖时一定要跟祖先好好说说这事。

  想到这里,他特地去告知杨利民:明年清明祭祖要带上杨君苏。他们杨家的规矩是,祭祖只允许男的参加,女的没资格。

  杨利民非常激动,赶紧把这个特大好消息告诉杨君苏。

  杨君苏的反应很平淡,甚至有些傲慢:“老杨家的祖宗我就不祭了,他们也不怎么灵,天天保佑你们这些男人,结果就没一个有出息的。不让我们女孩去,却出了我这么有出息的。看出来了吗?他们保佑谁谁不行。”

  杨利民:“……”真是长能耐了,怼完活的,怼死的。

  杨利民把消息反馈到杨富贵那儿时,杨富贵气了个倒仰。

  叶老太也气得不行:“真没见过这样的女娃,给她面子,她还不要。”

  在叶老太看来,能让孙女参加祭祖,那是天大的体面,她为杨家生儿育女,辛辛苦苦几十年,都没去祭过祖呢。

  叶香云也不理解,不过她已经学乖了,不会像以前那样,出口就是一通指责,而是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君君,我觉得这是多好的事啊,你为啥不愿意去?”

  杨君苏漫不经心地道:“全家的女人不允许上桌,就让我上。全族的女人不让祭祖,就让我去。你还觉得这是荣耀?这就好比,邻居拿走了咱家的家具,最后还回来一部分,我应该对他们感激吗?那本来就是我的东西好吗?”

  叶香云似懂非懂。

  杨君苏又说:“再说了,祭祖是封建糟粕,我还真瞧不上。什么祖宗保佑,大多数人的祖宗跟他们一样贫穷愚昧无知,活着的时候都活得不像人样,还能指着他们死了能保佑你?想啥好事呢。我敢肯定,杨家的祖宗在地下也是一群一事无成、碌碌无为的鬼。”

  叶香云:“……”

  她看看四周,紧张地说:“可不能胡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杨君苏镇定自若地说道:“没事,我可是天选之女,他们捧着我还来不及呢,不会真敢怎样。他们要找也会找杨大宝,他做为长孙不争气。”

  叶香云不敢再跟闺女聊这个敏感话题了,她怕杨家的祖宗夜里来找她聊天算帐。

  杨君苏懒得理会祭祖的事,转而忙自己的事情。她答应了小刘的事情自然会做到,抽了两天时间写了三篇文章,一篇写他们的新房,题目叫《领导政策好,人民生活好》;一篇歌颂军人家属的《这里的江山格外娇,这里的妇女觉悟高》;歌颂赞扬开荒队的《战天斗地当愚公,幸福花开万代红》。

  写完三篇稿子,杨君苏觉得还有余力,就顺手写了一篇关于宋要武的《昔日铁姑娘,今日女场长》。领导的威望不是一天树立的,你得慢慢积攒,润物细无声地宣传。写完,她想了想,也没拿给宋要武看,这种赞扬的文章,你拿给当事人看,人家也为难呀。她只是纯粹有感而发而已。

  杨君苏把四篇誊写好的稿子交给小刘,小刘看了一会儿,惊喜、震撼、佩服各种表情一一闪过。

  看到最后,他只能佩服地说道:“杨同志,我感觉咱们农场埋没你了,你这样的人才应该去大城市一展手脚。”

  杨君苏谦虚道:“我身为农场子弟,所有的一切都是农场给的。什么埋没不埋没的。三百六十行,都是好行;农业战线才是第一线。”

  小刘点头:“你说得对。农业战线是才第一线。那什么,你先在办公室里坐会儿,我拿给何主任看看。”

  何主任一看,立即拍着大腿说道:“对对,就是这个味道。光看题目就令人振奋。小刘,你以后多跟杨同志学学。看这题目取的,这就叫画龙点睛。”

  小刘:“好的何主任,我会好好跟她学习的。”这话是真心诚意的。

  何主任拿去给纪书记看,纪书记看了也说好,拍板定案:“全发。”接着又补充一句:“以后小杨的稿子直接发。”

  何主任点头:“好的好的,纪书记。”

  杨君苏的4篇稿子同时上了内刊,杨利民一看,又忍不住炫耀。大家自然乐于捧场。耿忠假装听不见。

  耿忠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前段时间革委会的葛红生和宁雷去四分场批判杨君苏,结果反被斗倒。很快就有传言出来,说举报信是他们父子写的,大家对他们是敬而远之,明里暗里排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