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女场长第123节(2 / 2)


  “王同志,你还没下班啊?”

  王宏声笑着说道:“杨场长,我看你的自行车胎瘪了,顺便给你打个气。”

  杨君苏客气地说道:“谢谢。”

  王宏声连声说:“不客气不客气。”

  杨君苏冲他一点头,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王宏声站在原地琢磨着,她刚才没发火,说明不排斥我的接近;但态度也挺冷淡,这也正常,毕竟两人以前有点恩怨。结论就是要再接再厉。

  接下来的几天,杨君苏经常外出考察,这次要搞的动作很大,当然不能拍脑袋做决定,方方面面地都要考虑清楚,实地考察,群众意见,科学规划,一个都不能少。

  大家见她这么认真,自然也跟着认真起来。

  王宏声这几天已经适应了新状态,拍马技巧愈发娴熟。朱明成直皱眉头,王宏声他是了解的,这人心眼子活,脑子也聪明,如果他把脑子用在正地方,对自己肯定有威胁。

  以前他不觉得有什么,但这几年,他切切实实地享受过杨君苏给他带来的好处。这人,一旦得到过,就不想再失去。

  王宏声的动作让朱明成有了危机感,他回去后就对媳妇杨梅说道:“你有空多跟杨场长走动走动。”

  杨梅立即会意:“好的。”

  杨君苏最近挺忙,既要忙工作,还要忙着接待各种新老朋友。

  前脚杨梅刚跟她聊完纺织厂的近况,后脚王宏声又来了。

  王宏声说道:“杨场长,我最近听到一个消息,三分场的游场长要退休了,你听说没有?”

  杨君苏点头:“听到一点风声。”游场长身体不太好,之前她在三分场时,场里的工作主要由何书记负责。

  王宏声接着说:“那你听说了接替游场长的人是谁吗?”

  杨君苏没听说,但能猜出个一二。不过,她没有明说,只是等着王宏声继续说下去。

  王宏声说:“听说是谢秘书,他跟着纪书记干了几年,纪书记很看重他。”

  杨君苏假装惊讶了一下,王宏声心中略略得意,他到底还是有点用的。

  在他看来,谢秘书跟杨君苏是胜利农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杨君苏想往上走,迟早要与谢秘书对上。他们俩以后肯定是竞争对手。杨君苏不可能不关注谢秘书的消息。

  王宏声观察着杨君苏的神色,趁机表忠心:“杨场长,以前我被一些小人蒙蔽了双眼,做出了一些觉悟低、不利于团结的错事。我深感后悔,希望你大人有大量,原谅我的过失。我以后一定会积极改正错误,将功补过。”

  第一百三十八章 野炊联谊会

  杨君苏看着王宏声, 陷入了思考。

  这个王宏声就是个小人,欺软怕硬,见风使舵, 浑水摸鱼, 样样都干过。能力有一些, 心计也有一点,但都不太行,属于跳蚤级别的, 会给你造成困扰,但危害程度不太。所以, 她也就没费力, 摁个半死就放那儿了。

  你对一个跳蚤费大力气去打,一是浪费体力, 二是容易暴露自己的实力和底牌, 让别人的对手心生忌惮。

  现在这人要来投诚,她到底是接收还是不接收?她是一个当过老板的人, 对人才没有道德洁癖, 有的话很多人没法用。王宏声这种人不是不能用,是要用对地方,比如用他来对付小人, 那就是棋逢对手。但是用小人也有技巧,得压着用。

  杨君苏在思考的时候, 王宏声的心也在提着, 生怕对方会拒绝。

  好在杨君苏考虑的时间不长, 她慢悠悠地开口道:“小王啊, 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挺好。阶级斗争的形势是错综复杂的, 咱们面临的敌人也是多种多样的, 偶尔被蒙蔽也属正常。”

  王宏声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赶紧附和道:“杨场长你说得对,阶级斗争的形势太复杂,一不小心就着了别人的道儿。我到底还是太年轻。”

  杨君苏叹息一声:“你说你挺好的一个苗子,可惜错过了最佳时机。”

  王宏声也深感懊悔,可不是嘛,现在四分场的大体格局已定,张书记对他的印象已经基本固定,大好时机错过了,要是刚开始他就有现在这觉悟,哪至于轮到那个朱明成?

  杨君苏接着说道:“但亡羊补牢到底比不补得好。你虽然错过了太阳和月亮,但后面还有星星。”

  王宏声重重点头。

  杨君苏夏然而止,撂下一句:“你的道歉我接受了,其他的以后再说。”

  接着她话锋一转试探道:“对了,刚才你说谢秘书的消息从哪儿听说的?谢秘书是党委办公室的,按理应该是分场的党委书记吧,怎么是当场长?”

  王宏声耐心地解释道:“要是从前场长负责制的时代,就是你说的这样。但现在不一样嘛,革命时代,好多单位都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党委书记的地位高于场长。而且总场的罗场长身体不好,基本不管什么事,现在场里大事主要是纪书记在管,不说别人,就是你升职,也是纪书记提名的。”

  王宏声见杨君苏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心中愈发高兴,接着又压低声音说道:“当然啦,这个消息我只是听说,也不一定作准。听说纪书记想先让谢秘书当场长,之后等何书记退休,再让党委的人接何书记的班。这样,纪书记不就更方便管理三分场了?不过罗场长虽然不太管事,但他毕竟是总场长。听说他想让陆长安当三分场的场长,要是那样,谢秘书就得等何书记退休接他的班,当三分场的党委书记啦。”

  杨君苏微微点头,她态度矜持地说道:“小王啊,你这人脑子不笨,心思灵活,只要用对地方,还是可以挽救的。”

  说罢,她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王宏声站在原地仔细揣摩杨君苏的话,道歉她表面上接受了,消息她也听了,而且很感兴趣。还夸自己脑子聪明,心思灵活。看来以后,得多打听些跟她有关的消息。罢了,他也不能太着急,得慢慢地来。杨君苏早晚会发现他的价值,他比朱明成那个不知变通的货要强得多。

  王宏声信心满满地离开了。

  杨君苏在路上稍稍思考了王宏声的话,跟自己猜测的有些出入,但也差不离,不得不说,这个人在打探消息方面有点才能,而且挺善于抓时机。不过不着急,先抻一抻它,对小人,就得用手段降服他;对高手,得用境界征服他;对人才呢,得用利益、愿景、尊重笼络他。这是杨君苏前世总结出来的用人经验,现在也可以拿来参考。

  杨君苏实地考察了几天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总结,便开始制定计划,这项计划就算能够通过,也得是在秋收之后实行。所以她也不着急,力求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完善了。

  ……

  李卫红考虑了几天,最终接受了小路,小路满怀惊喜和感激,他感激的是杨君苏,杨姐不愧是杨姐,肯定是她做通了卫红的工作,因为卫红连爸妈的话都不听,就听她的。小路为了表示感谢,带着杨二宝去网了三条鱼送给杨君苏。要不是杨姐不收礼,他何至于要绕这么一圈子?

  李卫红和小路突然从同志变成对象,在他们那个小圈子里引起了轰动。

  有人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怎么把窝边草都给啃了?

  也有人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大家见了两人都是挤眉弄眼,出言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