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女场长第133节(2 / 2)


  马翠花此时心里爽快极了,差一点就喜形于色。这个杨君苏可真厉害,这一番话把她婆婆怼得哑口无言, 替她出了一口积攒多年的郁气。而且人家都不认识自己,竟然还替她说话。

  马翠花决定试着结交一下杨君苏, 大家都是当儿媳妇的, 就应该互通有无、团结互助。

  马翠花哼着歌儿去做午饭,今天的午饭是蒸包子, 面早上就和好了。可能是因为心情好的缘故, 包子馅调得咸淡正好,皮也擀得正合适。

  等到包子蒸好, 马翠花咬咬牙, 决定大方一次,端了四个包子去隔壁找杨君苏。

  小黄见有人在门口汪汪叫了两声,杨君苏闻声出来, 一听说是隔壁的马翠花,自然是热情招待。

  马翠花说道:“妹子, 你别跟我婆婆一般见识, 她那人整天说我说习惯了, 管着我还不够, 这手都伸到你家来了, 我都替她不好意思。我公公和刚子都说她来着。”

  杨君苏一脸同情地说道:“我没事, 我这人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嫂子,我就是同情你呀。你说你这么好的人,胡大妈竟然还不知满足,真是太不应该了。你在赵家过得也挺不容易的。”

  这话说到马翠花心坎里去了,她恨不得拉着杨君苏把这她么几年的委屈细细诉说一遍。

  “妹子,你是个聪明通透的人,我这么多年确实过得不容易。你说都新社会了,有些婆婆咋还跟旧社会的婆婆一样呢,总想作威作福。明明都是小门小户的,却整得跟高门大户一样,家穷还规矩多。”

  杨君苏说:“封建旧思想它不是一下子就能消除的,得经过好几代人才能把这些遗毒清除干净。咱们这一代女同志承上启下,正处在新旧思想的交替时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今天教育胡大妈,就是想告诉她,时代不同了,有些老规矩该改改了,革命就是要从身边人革起。”

  马翠花佩服地说道:“你果然不愧是当领导的,这看问题的高度跟我们就是不一样。”

  马翠花的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不多一会儿,就把周围邻居们的底子给抖落得差不多了。

  杨君苏听得时不时面露惊奇之色,马翠花受到鼓励说得更来劲了,要不是还没吃饭,下午还得上班,她还能再说两个小时。

  而且两人毕竟是初次见面,自然得收着点。马翠花只呆了半个多小时就告辞离开了。临走时,杨君苏硬给她装了几块桂花糕当回礼。

  马翠花说道:“妹子,跟你聊天可真舒坦,咱们以后有空多唠唠。”

  杨君苏笑道:“好的,嫂子有空常来。”

  其实今天她根本就没说几句话,主要是马翠花一直在说。

  马翠花刚走,温明知买菜回来了,他买了一大筐萝卜和土豆。

  他问道:“苏苏,你饿不饿?今天排队的人太多了,耽搁了一会儿。爸妈中午不回来吃饭了,我这就去做饭。”

  杨君苏说:“刚才隔壁的翠花嫂子送了四个包子过来,你再做个白菜豆腐汤,咱们就着包子吃就行了。”

  温明知惊讶道:“翠花嫂子送的呀。”

  “嗯,是的。”

  温明知心想,自家媳妇就是有面子,还能吃到赵家的包子。他长这么大就都没吃过几回。

  温明知去做了盆白菜豆腐汤,用香油拌了个咸菜丝,两人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饭。

  午饭后,杨君苏坐在院子里晒了会太阳,便抱着猫去午睡。这猫有些慢热,这么久了,跟她还是不亲。每次抱它的时候都是一副不太情愿的别扭样。

  杨君苏才不管,你越高冷,我就越撩拨,瓜多扭几下就甜了。

  她抱着猫睡了一会儿,迷迷糊糊中,怀里空了,猫溜走了,不过很快又补充进来一位。温明知顶替了猫的位置,紧贴着杨君苏睡。他以前本来没有午睡的习惯,现在也有了。

  午睡半小时后,杨君苏打着哈欠起床。温明知给她泡杯热茶醒醒神。她去书房里深度思考一会,顺便写点东西。

  温明知忍着不去打扰他,自己在外面干活。

  经过一上午的传播,杨君苏怼胡美平的那番话在附近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大家议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庆,觉得杨君苏骂得太好了,骂到点子上了。胡美平这人就是欠骂。

  也有人说,这个杨君苏果然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家的媳妇,哪怕是性子厉害的,刚嫁进来也得老实一阵,她倒好,一点都不带忍耐的,直接开怼。你说她没心眼吧,不像,没心眼的人怎么可能当上领导?你说她有心眼吧,又跟平常人所说的心眼不一样,他们认为的心眼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你一个新媳妇刚嫁到婆家就得罪了胡美平这种嘴碎的邻居,以后名声就可完了,邻居们也对你敬而远之。反正大家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杨君苏这种人,就觉得很少见。

  于凤华一下班就有人把此事加油添醋地跟她说了。

  于凤华听罢是无言以对。

  这个胡美平自己日子都不过了,专门盯着他们家?真是闲吃萝卜淡操心。

  说起自家儿媳妇不做饭这事,她倒没什么意见,一是因为相亲时就说好了的,你不能出尔反尔吧;二是杨君苏不是不愿意做,是她厨艺实在不行,前天她试着上手去炒了一道菜,油和作料都倒没少放,可就是不好吃。

  她这么多年来,胃口被丈夫和儿子给养得越来越刁,连自己做的饭都不爱吃,更何况是儿媳妇做的。以前家里是闺女静宜的厨艺垫底,现在儿媳妇抢了她的位置。

  菜做出来倒掉浪费,而且是儿媳妇辛苦做的,他们三人怕君苏没面子,硬着头皮把菜分着吃了。吃完以后,一家三口默契而又坚决地让杨君苏以后不要再下厨房了。

  至于洗衣裳,君苏前几天来月事身体不舒服,大冬天的水凉,儿子帮着洗那不是很正常吗?关她胡美平什么事?

  君苏骂胡美平骂得挺好的,真不愧是她儿媳妇。

  于凤华还没到家呢,胡美平就过来了。她一见着于凤华就开始诉苦告状:“老于,我今天上午碰到你儿媳妇,就想着我是长辈又是老邻居,就说她几句,让她有个当媳妇的样子,得孝顺公婆,不能一天到晚揣着手啥也不干。哪里想到,人家那小嘴叭叭地把我一顿数落,我这一张老脸全都丢光了。我就没见过这么不尊敬长辈的年轻人,我说她可都是为了她好。”

  末了,胡美平还假惺惺地说道:“老于,咱们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我不会害你的,我劝你一定小心些你儿媳妇。我跟你说,刚结婚,你就得给她立规矩,要不然,她以后得骑在你们头上。大家都说,你们一家三口都被她拿捏住了。哎哟歪,老于,你聪明一世,咋就糊涂一时呀。”

  于凤华淡声说道:“老胡,不是我说你,你管得确实宽了点。我这个当婆婆的都没舍得说她,你先说上了。我们家跟你们家不一样,我家一向都是明知和他爸做饭。君苏刚嫁到我们家,哪能天天就让她干活?她这孩子性子耿直,别说是你,连领导做得不对,她都敢顶撞。好在,我们相处得挺好的。以后,你就管好你自己的事吧。上午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咱们做长辈的心要大,要宽容,别跟年轻人计较。”

  胡美平气得直跺脚,就没见过这么不中用的婆婆,媳妇一进门就把她拿捏得死死的,于凤华真是婆婆界的耻辱和叛徒。

  胡美平气哼哼地回去了。

  胡美平刚走,又有别的邻居跟于凤华聊天。

  马翠花一下班就偷偷地跑过来告诉杨君苏,“我婆婆刚才去找你婆婆了,肯定没少说你的坏话,你可一定要小心些。”

  杨君苏笑着道谢:“谢谢嫂子提醒我,咱们做儿媳妇的可真不容易。”

  马翠花附和道:“那可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