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87节(2 / 2)


  在徐良渐渐坐直身子的时候,她继续说,“去年十一月,温市革委会又签发了《关于对个体工商户举行全面登记、整顿、发证工作的报告》【2】,我也琢磨过文件,除了手工业,对咱们餐饮这一块也是有利的……毕竟,餐饮也属于服务业,对吧?”

  徐良下意识点头,确实是服务业,而且去年发布这个报告的时候,确实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他就是相关行业的领导,报告早不知道读了多少遍,都滚瓜烂熟了。

  卫孟喜说的一点没错,她是认真读过的。

  其实,徐良能答应这次见面,就说明他对这个事是感兴趣,有意向的。不然全市这么多人口,每天想请他吃饭的人也不少,他要是谁都答应,他还叫徐良吗?

  人家缺的不是这顿饭。

  姚永贵只是牵线,无论他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哪怕是搬出大姑妈这座“大山”,徐良都不为所动,他真正想听的是卫孟喜的说法。

  而这个女同志,也没让他失望,至少目前没有,她有理有据,引经据典结合时事政策,每一句都说到点子上。

  “本来,我对政策的把握肯定跟您专业人士差远了,但恰巧上个月我看见报纸上说,温市已于去年12月11号,颁发出去新龙国第一张个体供商营业执照,我这心里就觉着更有底了。”

  徐良点点头,这事他自然知道,龙工商证字第10101号,当时也是霸占好几天报纸头版头条的,直到现在八个月过去了,依然还有人在讨论。

  有政策,有先例,是不是可以在金水市也依样画葫芦呢?

  是的,他的思想是更偏向于改革派,但他从来不激进,不然也不可能温市都颁发八个月了他还按兵不动,其实就是在观察风向,感受风从哪儿来的,会吹多久,会不会吹倒风。

  八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又颁发出去不少执照,也没听说谁被抓,更别说扯上“投机倒把”的罪名,负责颁发的单位不仅没受牵连,没被追责,还上了报纸。

  个体工商业的繁荣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很多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社会稳定上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也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更重要的,这是盘活经济的重要手段!

  全国经济一盘棋,盘活了温市的经济,深居内陆的石兰省也感受到那股春风和活力。

  “上个礼拜,省里不是转发了商务部的《个体工商户条例初稿》嘛,说政府鼓励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卫孟喜顿了顿,又道,“可以申请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主要是城镇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村民【3】……我这心里就更踏实了,省里都说可行,我就想既然没人当第一个出头的,我胆子大,我试试。”

  徐良笑了,他的眼睛直直的看着这个卫孟喜。

  这个女同志也不躲不闪,回以同样坚定的目光,“我想,每一个龙国人,都想为建设新龙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吧?我没别的本事,没读过多少书,也没有在坐各位的技术专长,但我跟着政策走,响应国家号召,努力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新龙国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也不枉我做一回龙国人。”

  这话,瞬间就把干个体户拔高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姚永贵和杨梦丽侧目,就是徐良也心生佩服。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心胸之间忽然涌起一股热气,新龙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创造历史的国家!龙国被欺压,被侵略,被封锁的还不够吗?

  如果连她的人民都不爱她,谁还会爱她?

  如果连她的人民都不想建设好她,强大她,谁还会建设她呢?

  他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什么要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呢?一个没读过书的女同志都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他真的是在官位上待久了,没了进取心。

  “好。”徐良起身,伸出双手,握住卫孟喜的手,“既然你有这个勇气,那就试一试。”

  姚永贵挺会来事,见机赶紧端起酒杯,“来来来,为了新龙国的明天,咱们干一杯。”

  就是陆广全,也以茶代酒喝了一杯。

  接下来的气氛,瞬间就和睦起来,徐良直接跟卫孟喜聊起她的卤肉,包括什么时候开的卤肉摊,开了多长时间,每天卖多少,能挣多少钱,十分详细和具体。

  卫孟喜来之前就想到他有可能会问这些,早在心里打好了腹稿,说话嘛,半真半假,钱是肯定挣到的,但不能真说每天五十块。

  开玩笑,人家堂堂一处级干部,每个月也才百来块出头,她一天挣人家半个月工资,这不是拉仇恨嘛?

  当然,徐良也知道,这属于商业机密,保密也是正常的,所以也没较真。

  吃到最后,真是宾主尽欢,卫孟喜还想再加菜,徐良和姚永贵都不让了。五个人吃六菜一汤,荤菜还占大头,茅台也喝了两瓶,再点就是浪费了。

  见大家伙是真吃饱了,卫孟喜也就不坚持,偷偷跟姓林的服务员商量,能不能卖她两瓶茅台酒。

  国酒不是白叫的,香也是真的香,不是上点规格的国营饭店还不一定能有,就是同为干部,级别不到没有特供票,也是买不着的。

  卫孟喜今儿能喝到,纯属运气。

  林姐也不敢答应,“这有点难,你等一下,我去问问曹经理。”

  客人们还在楼上聊天,卫孟喜也不介意等会儿,她今儿带的钱是管够的,晚饭才花了五十多块,这还是加上两瓶茅台的价格。反正钱都带出来了,花完她也不心疼。

  一会儿,不仅林姐去而复返,还带来了一位中等个子的年轻男人,“这就是曹经理。”

  曹经理本来也是好奇,想看看到底是哪位款姐想要买茅台,吃饭已经喝了两瓶,结果还想再另外买两瓶。谁知却是一直在对面卖卤肉的卫同志,“你真要两瓶?”

  “要,麻烦曹经理。”卫孟喜自然不可能细说要这么多干啥。

  很快,林姐提来两瓶酒,卫孟喜检查过跟喝的一样,这才放心的付钱,加上车兜里拎来的香烟罐头点心,卫孟喜匀匀的分成两份。

  等一群人从楼上下来,姚永贵又拿钥匙打开即将易手的小楼,大家进去转了会儿,又聊了一会儿,徐良告诉她,让她尽快准备好各种材料,去市工商局找他,他会嘱咐专人,从快办理。

  卫孟喜心都快飞起来了,忙把东西一人一份塞过去。

  徐良是个正直的好干部,“不要不要,拿回去,咱们这是工作,别搞得像走后门似的。”

  “当然不是走后门,咱们工作是工作,这不我家陆同志跟您投缘嘛,相见恨晚的朋友之间,礼尚往来也是人之常情,我保证只有这一次,以后都不会了。”

  这是实话,不是拍马屁,陆广全压抑许久的谈兴得到充分发挥,整个人看起来都神采奕奕,卫孟喜真心替他高兴。

  在这世上,能有个聊得来的朋友,太不容易了。

  朋友也是需要维护的,他不会,也不屑于去做,那么她愿意为他做。

  更何况,事情是送东西前就谈好的,徐良愿意帮忙不是冲着她的东西,她的东西也不是为着今天的事,何必谈礼色变呢?

  她的话虽然很有说服力,但徐良依然没收,而且还生怕她再塞,招呼都没顾得上打,骑着自行车叮铃铃着跑了。

  姚永贵两口子倒是收得挺快,嘴上也客气多了,他没想到卫孟喜居然这么大方,这么舍得花钱!

  “阿良脾气就是这样,有时候有点不近人情,小卫你别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