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97节(2 / 2)


  卫孟喜第一次坐上去并扶到龙头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别怕,三轮的稳固性特好,不会摔。”陆广全温柔地说着,人站她后面,手却覆盖住她的,轻轻拧了拧油门,车子轰鸣几声,“嗖”的就出去了。

  卫孟喜的心差点从嗓子眼蹦出来,但还是忍住了,过了那个劲儿,有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就越来越棒,越来越上瘾。

  其实三个轮子的真的不难,比自行车还简单呢,她怕是因为烧油,这种机械动力的跟纯人力的不一样,给她一种难以掌控的感觉,可陆学神实在是个好老师,不厌其烦的给她讲各种原理,又讲跟自行车的相同和差异,这种对比教学的方式,卫孟喜一下就懂了。

  学到天黑,她学会了基本的启动加速转弯减速停车,还想再趁热打铁多练习一会儿,陆学神不让了。

  “好好休息,明天白天再练。”

  这一夜,卫孟喜第一次没有想生意,没有想孩子,就单纯的在想她那辆拉风的摸托车,这一夜,她就是她卫孟喜,不是谁的妻子不是谁的妈妈。

  第二天,陆学神为了防止她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偷骑,还将摩托骑走,将二八大杠留给了小卫同志。

  卫孟喜心说,这人也太小看自己了,她是想尽快上手,但知道轻重,才不会上瘾呢……嗯,大概不会吧。

  学到第三天,陆学神终于放手,允许她一个人骑几百米的时候,卫孟喜也迎来了她的初中补课班入学考试。因为是补习班,肯定要跟正常上课时间错开,所以是下午六点去矿区中学教室里参加的考试。

  语文、数学、思想政治和英语,一共考四门,每门一个小时,每科一百的满分,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时间很紧题目很多,但卫孟喜是专门练过做题速度的,做选择题特别快,简答和论述也基本言简意赅少写字,就是作文比较难写。

  这是考验阅读量和写作能力的,不是短时间内能补起来的,她又不是陆学神,所以这几项如果丢分的话她也能接受。

  走出考场,卫孟喜就把考试丢开了,公布成绩要几天,但从第二天开始,每晚七点,她就要准时到教室上文化补习课。

  作为第一届恢复高考后的文化补课班,因为省市两级教育局的重视,来给他们讲课的居然还是矿子弟中学的优秀教师,本身教学经验十分丰富,非常有耐心,教学风格幽默,语言通俗易懂,卫孟喜很喜欢,每天下午六点半就提前到教室做好准备。

  至于孩子,苏奶奶给她管得服服帖帖,卤料她提前配制好,老太太捏着鼻子给她煮上,当然她可不会迂回客气,每次下料的时候都直接让孙兰香等人回去吧。

  明显的,赤、裸、裸的,生怕别人偷师。

  要是卫孟喜这么说,煤嫂们可能会有想法,但换苏奶奶出面就不会,所有人都知道这怪老太太的脾气,她不是针对谁或者不喜欢谁,她就是针对所有人,不喜欢所有人!

  人民路上的店,卫孟喜每天进货的路上,骑着摸托车慢悠悠的去溜达一圈,权当练习车技,看见李晓梅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卫生都做得很好,钱款和卤肉数量也能基本对上,她就放心了。

  做生意不是全部,她也得享受一下二十三岁的青春。

  “妈妈,通知书!”根花摇摇手里的纸张,“补习班的考试,妈妈考了好多很多分呢。”

  几个孩子放学早,除了卫红在张雪梅家补习普通话,其他人都一放学就回家了,自然收到补习老师送来的通知书。

  “胡老师。”卫孟喜赶紧招呼老师进屋坐,人家也知道屋子小,进去不方便,只在院里坐小板凳,“卫孟喜同志,我没想到你成绩这么好,当年是什么原因没有上初中呢?”

  卫孟喜老脸一红,怎么敢说自己压根连小学都没上过,只含糊道:“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允许。”

  “唉,真是可惜了,要是能上初中的话,现在也是大学生了。”

  卫孟喜实在是好奇,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能让这位教书育人无数的老教师发出这样惋惜的感慨。她考的时候没觉得难,考完急着回家看孩子写作业,也没跟人对答案,结果一忙起来就把成绩的事给忘了。

  胡老师不看成绩通知单,“你还不知道吧,你的语文考了82分,数学89分,政治80,英语居然是92,四科平均分达到85分以上,已经是优等生的成绩了!”

  卫孟喜一愣,有陆学神的衬托,她对“优等生”的定义已经拔高到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的状态,没想到自己才八十多分就能算……但转念一想,能来参加补课班的,其实都是各种各样原因没能上初中或者上完初中的人,这几天上课的时候她就明显感觉到,很多知识同学们都是不知道的,她是因为提前预习过,又请教过陆学神和苏奶奶。

  能称得上“优等生”,属于矮子里头拔高个儿。

  “鉴于你的成绩比其他同学都好,我想问问你,是否愿意加入我们补习班的快班?”

  卫孟喜毫不犹豫的答应,她现在刷学历的目的是充实自己,顺带弥补上辈子没能读书的遗憾,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已经学会的知识点上,“好,我愿意。”

  “是这样的,快班可能一个学期就要补完初中三年或者两年的所有课程,学习任务很重,你要想好。”

  卫孟喜点头,“谢谢胡老师,我想好了。”

  一直板着脸的苏奶奶,终于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还不算很笨嘛。”

  “我妈妈才不笨呢苏奶奶。”连小呦呦在内的四个崽,异口同声反驳。

  苏奶奶白他们一眼,“赶紧写你们作业,写不完今晚不许睡觉。”

  卫孟喜故意把成绩单放陆学神的书桌上,还是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放了一会儿又觉着这种行为过于幼稚,更何况这么点分数在陆学神那儿真不够看,还是别自取其辱,收起来吧。

  犹豫一会儿,卤肉快煮好了,她出去加煤,正巧听见隔壁有人说话。

  “张川快来试试,这你妹妹帮你们挑的衣服,看合不合身。”这是李秀珍异常和蔼的声音。

  自从侯爱琴来批评过她以后,又找张毅做过思想工作,九月份开学的时候,两口子终于把张川张江送学校去了。

  一个三年级,一个一年级,倒是能续上在老家的课程,而李秀珍忙着做罐头,忙着上山捡菌子,也忙着往市里卖各种稀奇古怪的山货,压根没时间管他们吃没吃饭,还是侯爱琴又来了两次家访,两次均看见兄弟俩没吃的自己啃窝头,老太太生气了。

  生气的后果很严重,直接在窝棚区等到李秀珍和张秋芳喜滋滋回家,兜头就是一顿骂。

  骂得李秀珍屁都不敢放一个,最后只能答应她提出来的,让兄弟俩去学校食堂吃饭,每个月往班上交七块钱。

  她不愿意?侯爱琴刚才可是亲眼听见母女俩说今天又挣了多少的。

  自此,兄弟俩除了晚上睡觉,就不怎么回家了,但捡煤块是依然没放弃的。

  卫孟喜骑摩托车经过的时候见过好几次,有时候就顺路载他们一程,连人带煤块的送到机关大院附近,那里舍得花钱买煤的人多,经常是没多久就能卖光光,下午回家再顺带将他们载回来。

  卫孟喜能做的只是举手之劳,她对自己的孩子都还愧疚没时间多陪陪呢。

  “张江也来试试,好看吧?”

  张江一直是个软萌的小笨蛋,叫试试就试试,压根不管哥哥的眼色。

  “喜欢吗?”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