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145节(2 / 2)


  “在老家不也能上,急啥。”

  “老家跟矿区能一样嘛,这里是子弟幼儿园,我看陆工家那老幺,马上就能上了,咱秋芳比她还大呢。”

  李秀珍是真不想接张秋芳来,以前还能用用她的好运气,现在好运啥也没了,落差太大,她不想看见这孩子。

  她说自己很快“过几天”就能怀孕,可这都过多久了,肚皮愣是没反应,她于是把生不出儿子的怨恨加在秋芳身上,更不乐意接她来碍眼了。

  想到生儿子,她又幽怨的瞪了丈夫一眼,一个月也不碰她几次,她一个女人就能生出儿子吗?

  张毅知道她那眼神啥意思,忙装睡,打起呼噜来。

  李秀珍更是恨得牙痒痒,眼看着她年纪一年比一年大,再不怀上,以后只会更难。

  她要是像李茉莉那样,有个当副矿长的爹,有几个当领导干部的哥哥,婆家还是大领导,她也就不执着于生儿子了。

  想着,她就来气,起身披上衣服出门,刚走到石狮子那儿,迎面遇上一名腰板挺直昂首挺胸的年轻男人,顿时笑道:“哎呀杜工也往这边来,有什么事吗?”

  昏黄的灯光下,雪花轻轻的若有似无的飘着,这大概是金水市今年最后一场雪了。她的头发是松软的散落在瘦削的肩上,哪怕是棉衣,她的棉衣也要比其他人的收腰两分,把那肩膀显得单薄又温柔,腰肢更是盈盈不足一握。

  李茉莉是公认的大美人,五官明艳,只是比卖卤肉的小卫差了两分,但胜李秀珍是毫无悬念的。

  可此时,在这样的灯光和环境下,杜林溪忽然觉着,李秀珍有一种李茉莉没有的温柔与风情。

  李茉莉性格执拗,不知变通,很多时候都是一根筋,又正直得要命,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很稀罕这样敢爱敢恨的冰美人,毕竟跟以前那些曲意逢迎追求他的女同志都不一样。

  再加上双方家庭条件匹配,父母也有意让他俩多接触,慢慢的也就有感情了。

  可她太执拗,生气了就是真的生气,可以十天半月不理人,不仅不会委下身段哄哄他,他堂堂矿务局局长的儿子,一名大学生,还得腆着脸去哄她……关键,她还爱答不理。

  这就很难让他接受了。

  再加上,李茉莉从不知温柔为何物,一直对他硬邦邦的,再有身边李秀珍的衬托,忽然就不太得劲了。

  “冒昧的问一句,秀珍姐今年多大了?”

  “二十九。”

  杜林溪大为震惊,居然只比他大两岁!

  要知道,刚认识她的时候,她跟李茉莉走一起,完全就是贴身丫鬟一样的存在,灰头土脸,衣着朴素,笨手笨脚,当时他还暗地里笑话李茉莉怎么跟这种人交朋友。

  再听李茉莉叫她“姐”,说她已经结婚好几年,孩子都两岁了,顿时就将她划入“已婚妇女”行列,没把她当女人看。

  可此时一看,她真的很年轻,还非常有成熟女人的气息。他不是未经人事的愣头青,只知道喜欢那些清纯的大学生,他十分清楚,少妇的美。

  只是可惜了,张干事那样猪头,这样的美妇,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啊。

  他淡淡的笑了笑,“那以后我可叫不出‘秀珍姐’了。”

  李秀珍明明察觉出他语气里的调笑,但依然装听不懂,“瞧你说的,那该叫啥?”

  杜林溪只是笑了笑,走远了。

  就这样,李秀珍痴痴地看着他挺拔的背影,那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张毅的年轻的气息,是她努力抓也抓不住快要失去的东西。

  要说事情咋就这么巧呢,付红娟刚好出门上厕所,这个点儿很多人家都睡了,她是睡前喝了两碗汤现在睡不着,正好临睡前想尿一泡,家里又没尿壶,就只能往公共厕所跑。

  刚出门没走几步就听见他们说话,她身上只穿着线衣线裤,心想看见男同志不好意思,就躲在一边,想等他走后再出去。

  结果,就看见这一幕,心里狂跳,可终于又有大八卦啦!

  过完年,孟金堂受苏玉如所邀,上省城玩几天,顺带把孩子也带走了,卫孟喜终于又能把时间用在搞事业上。

  卤肉加工厂已经完全步上正轨,有信得过的人看着,工作按部就班,她就把重心放书店上去。

  虽然不巧赶上放寒假,学习用品需求锐减,但因为圆珠笔的流行,尤其是那些见都没见过的高档“原子笔”的横空出世,年前进那批货已经卖掉大半了。

  普通小学生们的需求是锐减,但成年人和中学生不会减,甚至因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缘故,送一支新颖的高档的圆珠笔,比送罐头麦乳精啥的便宜,还更能拿出手。

  毕竟,不是谁家都缺那些吃的,但只要是家底不错的,对文化用品都是要向往一些的,再加上她让胡美兰宣传的是“外贸原单”,这可是能卖到外国人手里的,能不稀罕吗?

  有的人买到一次,还会来买第二次第三次,送人呗。

  没买到的,听了口口相传的效果,也要来看看。

  胡美兰一个小姑娘,天真活泼,嘴巴伶俐,很是招顾客喜欢。

  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了,销量不好才怪!

  卫孟喜发现,这卖学习用品是真赚钱啊,除了南下羊城那几天辛苦些,其它时候都有胡美兰看着,刨除各项成本还能把闲置的临街门面用上,她一个月就能净赚九百多。

  当然,这还只是没赶上开学季的,相对淡季的假期来说,要是三月份开学……想想就让人激动。

  有钱不赚是傻子,她想了想,还是赶在二月中旬又下羊城去了一次,这次拿的就全是中小学生开学必备的文具。

  有了前两次南下的经验,这次她直接在去之前就给张兆明打个电话,这家伙的审美眼光卫孟喜是相信的,也不看,只让他有什么价格合适的新款式,各给她准备上一千件,她三天后到达羊城火车站。

  张兆明惊喜,同时也是个闻弦音而知雅意的,立马问几点钟的火车,他来火车站接。

  卫孟喜也不客气,自己每次跟他拿的货都是他半年卖不到的量,每一次都要等着他临时现拿,这一次更多……对于大客户,确实是该有点特殊优待。

  再说了,老麻烦韦向东车接车送,她也不好意思,以后要是来得更频繁的话,会影响人家工作的。

  等她真下了火车,刚走到出站口,张兆明果然在那儿等着她。

  没有小汽车,但他有三轮,从火车站到批发市场不算远,骑三轮也就半小时。

  那边,张兆明的老婆已经在家做好饭,好说歹说一定要让她去吃一顿,卫孟喜也就从善如流,正好将带来的土特产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