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第135节(1 / 2)





  “家里还在做饭,我下地犁会儿地。”他在鱼馆做活儿,地里的活计只能趁着早上这会儿忙一阵。

  春婶在院子里听到说话声,催老坤头洗手,“我去端菜端饭,你把桌子摆好。”

  “还剩几株,我摘完了再弄。”

  程石跟杨柳进门,老头刚拽下最后一颗花生,看花生秧堆在过道上乱糟糟的,他起身拿木叉叉了挑出去。等春婶端着红薯稀饭过来,就看他拿着扫帚扫得灰直冒,立马背过身后退,骂道:“喊你吃饭了你扫什么地?晚一会儿它跑了?”

  “等一会儿,等一会儿灰就落下来了。”老头冲她笑笑。

  春婶嫌糟心,“哎呀哎呀”叫了两声,端着盆饭进退不得,余光撇到月亮门洞外过来俩闲人,心里越发不痛快:“吃顿饭都吃不爽快,饭做好了人不齐,三催四请请来了,饭都喂嘴边了,你又忙着铲灰扫地,没喊你的时候也没见你忙这忙那。”

  奶娘胆子小,挨了这番排揎面红耳赤,手脚没地儿放,抬头瞄了眼罗婶,见她像是听不懂意思,满脸含笑地接过饭盆,说:“春姐,大早上的别生气,对身体不好,不就是一星半点灰嘛,住在乡下哪有不吃灰的。”

  春婶的脸皮抽动了几下,假意笑笑,扭身去偏院端菜。

  杨柳跟程石在屋里对视一眼,摆好饭桌,等人进屋,她把青莺给奶娘抱,坐下准备吃饭。

  一顿早饭吃得别别扭扭的,饭桌上只有程石跟杨柳偶尔说句话,还有一旁青莺吃蛋羹的咂巴声。

  “我去牵马回来套车,春婶,今天要我捎什么菜回来?”程石放下碗筷搭话。

  “肉菜都不缺,就是没新鲜猪肉,你看你们要是想吃就割一刀回来。”春婶缓和了脸色,又说:“村里多数人家都把红薯从地里挖回来下地窖了,咱们也该挖了吧?有把锄头豁口了,你顺带拿去铁匠那里让他融了重打一把。”

  程石一一应好,弯腰出门去撒网逮鱼。

  稍后,甄厨娘师徒四人也吃完了饭,她们饭前自然听到了那几句指桑骂槐的话,吃完饭也没如往日那般离桌,等其他人都放下碗筷了,帮忙捡碗端盆收拾残羹。春婶开口说让她们歇着,“待会儿去镇上有你们好忙的,大半天不得清闲,又是油又是烟的,屋里的活儿不让你们插手。”

  “顺手的事,不妨碍什么。”甄婶子塞了混了菜油的剩饭给她,指了指门外的狗子,“喂狗去,它们都还在眼巴巴等着。”

  奶娘把青莺没吃完的炖蛋端出去喂狗,保母抱着脏兮兮的小孩回后院换衣裳,杨柳站前院等了一会儿,等甄厨娘师徒四人洗过手回屋换衣裳,她才轻步往偏院走。

  “……她俩比主子还像主子,整天躲在后院里,过得像绣楼里的大家小姐,吃饭还要人过去喊,一点也不知趣。两个人伺候一个娃还不轻轻松松的,更何况小柳跟阿石在家的时候,莺姐儿多是跟着爹娘,时不时的她外公还把她接走玩一阵子,有什么好忙的?这不看娃的时候她们也缩在屋里,不喊就不动,我有时候过去看她们就大白天躺床上睡,真是不知趣,比家里的主人还像主人。”洗碗洗碟的乓乓声掩不住春婶话里的怒气,她朝雷婶说:“架子摆得大的很,主人家好说话,她们就得寸进尺……”

  “你就是自己闲不住也见不得别人闲。”雷婶笑着说,“请她们来就是为了照顾莺姐儿的,人家不帮忙做其他事也说得过去。”

  “……我又没说让她们帮着干活……”春婶明显有些气短。

  “话里话外都是那个意思。”雷婶毫不给她面子,见她来气了不紧不慢的安抚:“你也是脾气越发大了,小柳跟阿石都没意见,你气什么?说实在的,我们不都是拿月银的长工。”

  “好啊,好你个雷春秀,原来你还是这样想的,白搭了阿石对你的好意,你见过谁家的长工跟主子坐一桌吃饭的?”碗也不洗了,春婶插腰就想干架。

  门外的杨柳脸上也没了笑,有些失望的准备进去,就听雷婶说:“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想说你脾气大了是因为拿自己当这家的人了,你我是打算在这儿久待,所以家里家外都操心,拿厨娘的工钱操管家的心,好在我们自己乐意。但奶娘跟保母又不跟我们一样,莺姐儿一断奶,奶娘就要走,保母也是,顶多待两年,人家只做职责内的也不是错……”

  听到这儿,杨柳悄悄离开,看来不需要她开解春婶了,只是没想到看着老实话少不冒头的雷婶心里还挺通透。

  去镇上的路上,她跟程石说:“雷婶也不是糊涂的人,怎么还把她两个女儿养成这德行了,嫁了人伙同夫家来扒拉寡母手里的东西,一把年纪了不出来做事就没饭吃。”

  “可能是伤到心了才看开了,不再闷着头一味付出。”程石盘腿坐车辕上,顺手掐了根草茎叼嘴里,想到天天馋饭的闺女,说:“等青莺满周岁了就打发奶娘离开算了,我看她好像不喜欢吃奶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吃奶吃不饱。”

  “行。”

  青莺现在一天三顿饭跟着人吃,大人吃饭的时候,她坐一旁吃蛋羹吃米糊吃肉糜,吃奶也是奶瘾犯了,像她外公一样,叼着烟斗过个嘴瘾。

  快进镇了,一男一女挑着腿高的竹篓子站路边让道,程石往竹楼里瞅一眼,有兔子有麻雀,还有几只鸡。

  “小兄弟,问个路,往杨家庄是顺这条路走吗?”男人问。

  “对,是去卖兔子卖麻雀是吧?”

  “是是是,”男人瘦巴的脸上露出笑,他松了一口气,“我听人说杨家庄有家人收兔子鸡鸭还有野雀子,有多少都要,价钱还公道,不缺斤短两,我大老远过来的。”

  “顺着路走,有弯就拐,拐两个弯后直走。”杨柳从车窗探出头,“看到山了没,杨家庄就在山底下。”

  “哎,谢了啊。”男人高高兴兴挑起扁担,招呼他喘粗气的媳妇继续走。

  程石拿马鞭敲了敲车辕,马拉着马车进镇,他回头看了一眼,走在后面的妇人裤角和鞋底上的露水还没干,沾了水又蹭上灰,脚步沉重,看样子走的路程不短。

  “也不知道是哪个村的。”他嘀咕。

  枣红马熟门熟路拉着马车到鱼馆门口,外面的摊子已经铺开了,守门的伙计小跑着过来帮忙提桶提筐,先把鱼和羊肉提到后厨。

  “我来的巧,你们也刚到。”挎筐的仆妇笑着往车里望,“没拿熏鸡熏鸭来卖?我听说钱家杂货铺从县里进了熏鸡熏鸭熏肉,是你家的吧?”

  “不太清楚,不过我家的熏肉的确都是送去了县里。”程石往正街看了一眼,打听问:“价钱如何?”

  “贵,我算了一下,买只熏鸡能去悦来食馆吃做好的熏鸡了。不过买的人不少,毕竟富户家里的厨娘手艺好,自己做了吃着放心,再一个,来客了家里要准备菜。”说了这么多,仆妇跟去摊前问:“程老板你什么时候带些熏鸡熏鸭来卖,去年还有麻雀斑鸠兔子啥的,今年啥都没,银子进了别人兜里你就不心疼?”

  程石笑笑,银子还是进了他兜里,虽然少了点,但也少了许多麻烦。

  “我吃肉总不能拦着旁人喝汤,嫌杂货铺卖的价贵就去悦来食馆吃,卖给悦来食馆的价低,他的饭菜也贵不了。”程石收了一把铜板扔钱箱里,说:“这也算是我间接造福乡邻了。”

  “自己吃是一回事,做年礼送人有面子呀。”仆妇站一旁不肯走,“到年底了你拿一批出来卖,我们做年礼也有说头,自己镇上的特产,比县里价钱还贵,这说不出口啊。”

  程石没说话,瞅着杨柳。

  “你这人,白瞎了来买这么多回蛋,磨错人了。”后来的人瞅着杨柳打趣:“老板不当家,做主的是老板娘。”

  “姐,你怎么这会儿过来了?”杨柳掩嘴笑,朝看过来的人说:“别听她胡诌,我们回去考虑考虑。”

  “可看见了?做主的还是老板娘。”杨絮又玩笑一句,把篮子递给程石,“妹夫,给我拿些蛋,家里今天来客了。”

  “我去给你拿几条鱼,”杨柳进食馆,不一会儿提了三条串着稻草的鲫鱼和四根羊排一刀羊肉出来,随口问一句:“谁来了?”

  杨絮提着竹篮走到檐下,给其他买蛋的人让路,她神秘地眨眨眼,说:“你肯定猜不到,是你三表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