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古代打更的日子第246节(1 / 2)





  “在我心里,葵娘和你都是我的家人,你瞧,元伯带着我去靖州城卖鱼获,赚了银子,我头一件事就是给你买银镯子,给葵娘买耳珰,老爹买了上好的烟丝,牛娃买城里娃娃爱玩的风火轮。”

  他摊了摊手,耸了耸肩。

  “我嘞!自个儿一个都没买呢!”

  孙氏想着银镯子,心里熨帖了些,嘴上仍然犟道,“她那耳珰是金的,我这是银的,你还是向着她!”

  张庆喜叫屈:“可是你的镯子大,她的耳珰小,都差不多银子的。”

  孙氏还想再说什么,张庆喜终于耐心告罄了。

  他将脸板了板,“再闹闹我就生气了,你们说,我这天还没亮便起来出门捕鱼了,到了天黑才回来。”

  “到家后,热水都没能喝上一口,你还和我闹闹,我这心里也心寒呢。”

  “娘啊,你到底当不当我是你的儿啊?”

  孙氏绷脸,“自然是当的。”

  张庆喜不想和自家老娘闹,他四处寻了寻,没有寻到江葵娘,当下便问道。

  “葵娘呢?”

  孙氏没好气:“刚刚不是说了嘛!她不听人劝,自己跑出去了。”

  张庆喜看了眼天色,天已经黑了,他不禁有些着急。

  “她干嘛去了?”

  这话一出,孙氏和张立德窒了窒。

  他们两人对着儿媳妇,当然是能绷着脸,让她不和大姑姐阿月计较,但是对着这当家做主的儿子,两人却又有些不好启齿了。

  毕竟,这事儿真真是阿月做错了。

  原先,他们打算不提这事儿,儿子那儿,也打算不给他知道。

  老俩口子沉默。

  张庆喜也沉了脸,“娘,爹,夜里天黑,葵娘一个妇道人家独自出门,这可不容玩笑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搅家精!”孙氏再次恨恨的骂了一声,这才不甘不愿的将事情的缘起缘落说了一遍。

  最后,她道。

  “庆喜啊,你别和你阿姐生分了,她也只是听说过,这喜堂里搁扫帚,家里会迟一些时候生孩子。”

  “你也知道,她那时候孩子刚生,家婆又不给帮忙,日子难过着呢,就指着我搭把手了。”

  “她一时心里犯糊涂,做了昏头的事儿,她知道错了,还给我和你阿爹也道歉了,这事儿……咱们就算了吧,啊?”

  “够了!”张庆喜越听越是愤怒,手捏得紧紧的,难得暴戾的喊了一声。

  孙氏被吓了一跳。

  张立德原先要抽旱烟,听到动静,默默的将火折子收了回去。

  张庆喜怒不可遏,“爹,娘,你们是长辈,你们吃过的盐比我和葵娘吃的饭都多,一些事儿,我们都听着你们的,但这事儿,你们真的是糊涂了。”

  瞧着孙氏的不以为意,还有张立德皱着眉,嘴里念叨家和万事兴,张庆喜心中寒了寒。

  “这事儿,到底是谁在搅家了?是葵娘吗?不是!搅家的分明是阿姐!”

  “葵娘寻她说理有什么错?是,阿姐是向你们赔礼道歉了,那我和葵娘呢?”

  “那几年,日子过得苦的,是我和葵娘啊,尤其是葵娘,娘,你都记不得了吗?因为没有孩子,她听了你多少回的数落和埋怨,背后吞了多少的眼泪。”

  张庆喜恨恨,“别说葵娘了,我都要寻阿姐说理说理呢!”

  他有些心寒,喜堂搁扫帚,扫帚通瘟,吉时吉地被污,这是邻居街坊都做不出来的事,她哪里是阿姐了?分明是将他当仇人了。

  张庆喜想着爹娘只收了他们的衣裳,独独留了葵娘的在院子里,心里又是一怄。

  大家的衣裳都是葵娘洗的呢!

  牛娃抓着张庆喜的衣裳,心里有些怕。

  张庆喜起身,“不成,我去六马街寻葵娘回来。”

  孙氏面上一喜。

  张庆喜脸一沉,“等明儿天亮了,我和葵娘一起去阿月姐家,爹娘,你们不让葵娘讨公道,我这做弟弟的,同时也是苦主,我总能为自己讨个说法吧。”

  张立德叹气,“庆喜啊,家和才能万事兴啊。”

  孙氏捂住胸,“你也是做人家舅爷的,你不给你阿姐撑腰,倒要上门下你阿姐的脸,你你……唉,气死我了。”

  “……都这么久的事儿了,左右无事,庆喜啊,你和葵娘一向大气,就别和你阿姐计较了。”

  孙氏硬话不行,试着说软话。

  张庆喜憋闷得不行,这一刻,他分外理解自家婆娘的感受。

  憋屈啊!

  这个爹娘太让人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