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院娇美人[年代]第51节(1 / 2)





  他说呐,那年招聘的大部分都是女孩子,怎么着铁路大院里面那些个长得还算可以的都被选上了,他丽丽却落了选。

  也是很奇怪,明明男的那么难考,一向不优秀的唐大虎却考进去了。

  唐爸只觉得脑子嗡嗡嗡在想,光想想脑子里面就炸开了一锅粥。

  当初花个五百块也能给丽丽换个稳定工作,可于晚枝她不同意,她哭着闹着死活就是不同意。

  说是她自己的儿子都是自己考进去的,有本事唐小丽也自己考啊。

  唐爸再也不是那个温柔的丈夫,抓起于晚枝就开始吼:“你给我说清楚,你怎么要这样算计我闺女,当初你要给大虎买工作我都没意见,可是你干嘛黑心顶掉我闺女的岗位,你家儿子是人,我闺女就不是人啊,你还好意思开口要小丽给你每月交钱,你怎么能说出口,还有她小时候的钱,你可别不承认了,她小时候卖水卖瓜子儿给人带路挣几个小钱容易吗,你自己怎么答应孩子的,一笔一笔给她算清楚都还给她,这么大个人也真是好意思找个孩子哄钱花!”

  这脑子一上头充血,完全就忘记了于晚枝是个大病初愈的人。

  好嘛,添一把火,再添上一把柴,这门面就轻轻松松的,没有任何负担的拿到手了。

  作者有话说:

  我的更新是早九点晚九点哈,因为要上夹子的关系,刚入v的时候会爆更,但是后期基本是保证日9000+,写多了就肥一点

  第37章

  以前一到晚上,就忙的鸡飞狗跳的,一回来就要准备晚饭。

  这段时间倒是得了闲,唐小丽每天换着花样给孩子给男人做点好吃的,萌萌的个头眼看着就窜上去了。

  至于韩学礼,也没有以前那样瘦,手臂上精装的肌肉分明,还是跟以前下地干活时候一样结实。

  这晚上,买了二两瘦肉,细细的剁碎了,丢两片生姜进去,隔水炖上半小时,就是粤省有名的瘦肉汤了,又方便又简单。

  焖上瘦肉汤就去接孩子。

  萌萌在幼儿园待着这几个月,学了唱歌跳舞,现在在幼儿园里面就是玩游戏,唐小丽教她拼音认字,现在也能看的懂简单的连环画了。

  比起后世的人来,萌萌这个阶段的孩子幸福太多了,压力也没这么大。

  一看见妈妈,萌萌就跟个小炮弹一样冲出来,抱住妈妈的大腿好不亲热,唐小丽还想抱她已经是不肯了。

  “我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来。”

  “哟呵,老师教的?”上学还能学上不少好东西呐!

  “妈妈,晚上吃什么好吃的啊。”萌萌这个小馋猫,一说起吃的就馋的要流口水了,自从唐小丽每个下午都给孩子准备点好吃的,这孩子就形成了习惯,一放学就要问妈妈有什么好吃的。

  胆子也大了很多。

  想想当初唐小丽刚穿越回来,那时候萌萌还有几分怯意,现在跟个皮小子一样。

  “有瘦肉汤,再烫个青菜,晚上爸爸回来带米饭跟馒头回来。”唐小丽说。

  “有瘦肉汤喝吗。”萌萌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嘴角挂都挂不住,眼下吃的对她的吸引力比爸爸还要大:“那咱们什么时候去三舅姥姥家?”

  每次去三舅姥姥家里,也有好吃的。

  唐小丽手里拎着一网兜的橙子,就是要准备拿去三舅家里呢。

  从幼儿园过去近,绕过几条巷子就到了三舅上班的地方。

  三舅妈看到萌萌自然是欢喜,粗粗的胳膊贼有劲儿,一把就抱住冲过去的小牛犊子,把人给举起来:“重了好多咯,三舅姥姥以后都举不动了。”

  萌萌在空中晃悠着小短腿儿,笑得可欢乐了。

  比起沉闷些的三舅姥爷,还是三舅姥姥有意思。

  三舅妈也很喜欢小孩子,不管谁家的孩子看见她都能跟她搭得上话,她性格也开朗并不像有些老年人看见小孩子淘气就嫌弃的不行。

  唐小丽把手里的那一网兜的橙子放在门口,问:“舅妈,我三舅呢?”

  三舅妈:“刚才还在这儿呢,看我在可能出去遛弯儿了,你现在过来为了什么事儿?”

  唐小丽上下打量着这里,一间逼仄的小房子,三舅跟三舅妈就住在这儿,因为无儿无女单位条件也很一般,单位也没给老两口分别的房子,外面就是一条大马路,早上卖早餐的打孩子的一吵闹起来,就跟住在大马路上差不多。

  “这儿住着吵吧。”唐小丽皱了皱眉。

  “已经比大多数人好了,至少有个清静地儿。”三舅妈嘴里的清静地方,是不用跟老老小小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的日子:“你瞧瞧你们家,十来口人住在一起,我们老两口这样也未必不好,等办好退休我跟你三舅就回老家住去。”

  三舅妈话匣子一打开,忍不住提起以前的日子:“咱们家兴盛的时候,可是有好高的一栋楼的,后来咱也没守住,可咱们在乡下还有地,我跟你三舅商量着以后回老家起个房子养老,你姥姥在的时候就特别想在老家盖个房子,可惜以前什么都没有,吃都吃不饱饭了,哪还有余粮请工人。”

  在三舅妈这里玩了一会儿,三舅妈又是小麻花麻杆糖各种零食哄着孩子,把萌萌逗得都不想走了。

  “三舅妈,你知道我妈妈的事儿吗?”唐小丽问。

  “你妈,哎哟可惜她走的早了,要是你妈在,你们两姐妹现在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三舅妈一声叹息,絮絮叨叨的讲起往事:“你妈妈在的时候家里条件还算好的,她又有做饼的手艺,就算是成分不好,政府都巴巴的请她过去当大师傅。”

  “您见过我妈做莲蓉馅儿吗?”

  三舅妈一提起往事就唏嘘:“你妈做的莲蓉馅儿啊,可是一绝,就算后人拿到方子,也未必能做到她的味道,我跟你说啊,你三舅可能还知道一些,三舅年轻时候给你妈打过下手,不过死老头子口风紧,这些都不会跟我说的。”

  原来三舅还是妈妈当年的助手啊。

  唐小丽也按着方子炒过几次莲蓉馅儿,都不得其法,不知道是用的材料不对还是哪个步骤没做好,总之没有唐小娟说到的细腻入丝,入口即化的感觉,给唐小娟尝过以后她也说不出门道来,但今天三舅不在,于是打算下次来了再找三舅问。

  带着孩子回到家,又吃过晚饭,唐小丽再一次把母亲留下来的方子翻了出来。

  “你这个方子如果用我们实验室的办法,精准的计算好克度跟时间就完了。”韩学礼跟她说:“你去买个克重称,每次实验之前都记录好实验数据,觉得甜了就减少一点糖,觉得腻了就减一些油,像这种方子都是记录人凭着感觉写,很多地方模糊不清,教授过程中也都是口口相授,凭的都是感觉跟经验,你要不试试我们实验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