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第36节(2 / 2)


  这些吃的,应该是给顾见山的吧。侯府里只有他要去军营,四十斤而已,肯定能做完。

  米面小厨房是不缺的,大米小米都有。肉有前腿肉,做梅干菜肉丁锅盔五花肉更好吃些,梅干菜剩的不多了,就让怀兮买了这两样。

  锅巴可以做大米和小米的,味道多来几样。顾见山路上若是赶不及烧热水煮菜泡着吃,干吃也是好吃的。

  五香味、香辣味……姜棠记得顾见山爱吃甜的,那就再做一个甜口的好了。

  甜口的锅巴姜棠倒是想到一个,糯米糍粑锅巴。

  只不过小厨房没糯米,姜棠那会儿嘴馋想吃粽子,端午又还有几天,自己买了点,拿来应急好了。

  米饭先蒸上,等东西一送过来,姜棠就立刻把五花肉用盐腌上,咸一点的东西能久放。梅干菜多泡点,留着一会儿用,弄好这两样,姜棠就开始做锅巴了。

  大锅蒸米饭火烧大了会出来锅巴,但只有一层,剩下的剩米饭一分为二,放到旁边晾凉。小米饭和糯米饭也是这样弄,不过也有区别。

  大米、小米锅巴要把饭铺平用平底锅煎,糯米做的需要把糯米饭捣成糍粑,然后把锅烧热,用糍粑团在锅边蹭一下,锅巴就出来了。

  大米、小米锅巴要做两种口味。

  五香味的锅巴好做,用盐、五香、桂皮、陈皮、草果这些香料熬出五香味的酱汁,往里头加上两把白芝麻,因为米饭蒸熟之后还有些粘性,想要把剩饭和五香酱拌匀废了好大劲。

  姜棠刚来这儿的时候力气不大,后来颠勺练的,力气都比原来大了不少。

  香辣酱味道不能太辣,为了好吃,姜棠还往香辣酱里加了炸过的猪肉丁和炒酥了的花生碎。

  两大盆拌剩饭,看着并不好看,闻着味道也有些呛。但给平底锅刷层薄油,然后把拌饭用力压成半个手指厚的薄片,只需等一会儿,香味就出来了。

  大米变焦之后的锅巴香,香料被油和热气煎熟的香味,时不时看看下头那面,等颜色金黄了翻个面,两面全煎成金黄色,这么大块锅巴才算做熟了。

  盛出来的时候就硬硬的,用刀给切成四面见方的小块,放在一边晾凉,等凉透了更脆。

  姜棠做的时候赵大娘就在一旁看着,她还从未见过这种吃法。她尝了小块,热气熏着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咬一口,只听嘎巴一声,锅巴出现断层。

  做菜味道调的好这才就成功了一半,锅巴特别脆,香气十足,慢慢嚼还品出米粒的甜来。

  赵大娘三两口把脆锅巴吃完,“我跟你一块儿做,好快一点。”

  从早到晚,姜棠和赵大娘都在小厨房,香气也在宴几堂的院子上方盘旋了一天。

  从小厨房门口经过的丫鬟总是忍不住往里面看一眼。

  都不知在做什么吃的。

  白日陆锦瑶饿了,露竹端进来一个攒盒,摆在贵妃榻前的小几上。

  一共八个格子,左边两个分别放着五香味和香辣味的锅巴,锅巴切的更小了,用银签子用力一插就能吃。

  往右看是切成小块的锅盔,在陆锦瑶看来有点像烧饼,但要比烧饼薄得多。再往右是两个白饼皮裹着内馅儿,没吃之前也看不出是什么馅儿。

  剩下四个格子放着花生碎、红糖汁、黑芝麻芽儿和葡萄干。

  陆锦瑶这会儿正饿着,高嬷嬷问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露竹道:“大娘子,这个叫糍粑锅巴。奴婢给您弄一个,好尝尝合不合口味。”

  露竹手脚利落地拿了一个,姜棠教的好,听一遍就能学会了。把糯米皮打开,里面是捣过的糯米饭,软软糯糯,往里头加上四样小料,再卷起来,便能吃了。

  陆锦瑶先咬了一小口,先是脆后是粘,里面又香又甜,尤其是黑芝麻芽儿,好像是黑芝麻捣碎加上白糖炒的,无比香甜。陆锦瑶的眸子微微瞪大,惊讶于这么一个小点心竟然有三种味道。

  露竹在一旁道:“这个姜棠做的少,因为里面的糍粑是糯米做的,久放会坏。五公子前两日吃还行,不能多拿。锅巴和锅盔各做了二十多斤,小厨房还有些,大娘子若是爱吃,可以当零嘴儿。”

  陆锦瑶当然爱吃了,这多好吃啊。总是吃包子饺子的她也吃够了。

  姜棠不会让她失望,这事做的不错。

  高嬷嬷一听是糯米做的,忙道:“糯米不易克化,这个得少吃些。”

  露竹:“姜棠是说了,这个不能多吃,所以就拿了两个。”

  陆锦瑶是个听劝的人,她又尝了锅巴和锅盔,竟然没法儿从中选出一个最爱吃的。

  “露竹,你去妆匣上头那层拿个金生肖给她,姜棠是属什么的来着。”

  露竹:“属兔的。”

  陆锦瑶道:“那就拿个兔子的好了。”

  那是陆锦瑶找工匠打的生肖属相小把玩,虽是空心的,但做工极好,是她留着逢年过节给小辈的。

  露竹应了声好,等她拿了东西出去,陆锦瑶又吃起小吃来了。

  她把攒盒往高嬷嬷那儿推了推,“嬷嬷也尝尝。”

  高嬷嬷拿了块锅巴,陆锦瑶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说一就是一,不会跟你客套。

  高嬷嬷微微眯起眼,“老奴盯着姜棠,她没再往四爷身前凑过。”

  基本上看不见,快一个月,见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出来。

  撞见了低头避过去,根本看不出是哪个丫鬟。

  陆锦瑶顿了一下,她把签子放下,“以后不必盯着她了,她那相貌对她来说是祸端,平日你多留意着点,人不在宴几堂太长时间让人出去寻寻。别大张旗鼓的,就说我首饰丢了。”

  “大娘子真是心善。”

  陆锦瑶不置可否,又拿起银签插了块锅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