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第49节(2 / 2)


  向远处眺望,高山上还有积雪,早晚尚能感觉到一丝凉意。

  就还剩两斤锅巴,顾见山收起来不再吃了。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能省一点是一点。

  他算着,就算那边有消息,到西北也得半月后了。

  徐将军说得不错,唯有等。

  六月初,宣礼太监直接来到永宁侯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昭信校尉顾见海于社稷有功,授武略将军。赏赐绸缎十匹、翡翠如意一对、红珊瑚一盆、玉观音一柄……”

  顾见海还在军营,家中的男子都在上职,郑氏替顾见海接的旨。

  让南雪给了宣礼太监辛苦钱,郑氏妥妥贴贴地把人送出去,这才带着圣旨回了正院。从始至终,云氏都低着头,态度分外谦和。

  韩氏和许氏不明所以,待人散了回自己的院子了。三房升官,跟他们有点关系,可关系不大。

  赏赐郑氏让小厮送到了宴方堂,赏赐是不少,但郑氏不是眼皮子浅的人,圣上赏给顾见海的,那就是三房的。

  至于这些赏赐是云氏自己留着,还是私下分一部分给四房,那得看云氏自己的眼皮子是深是浅了。

  得知顾见海升职,还是升成了从五品的武略将军,陆锦瑶还有些诧异。

  按常例来说,顾见海应该升成承信校尉,毕竟做官的多,都是一点一点往上爬的。一下升了一级,看来圣上是真的满意。

  陆锦瑶回到宴几堂没一会儿,露竹就过来说三娘子来了。

  陆锦瑶:“快请进来。”

  云氏带着贴身丫鬟过来的,两个丫鬟,每人怀里都抱着不少东西。

  尤其一个丫鬟抱着的还是今儿早上刚见到的绸缎。

  云氏笑着走进来,“过来看看你。顺道把我给未来侄子做的小衣裳送过来。”

  云氏一个眼色,丫鬟就把怀里的东西交给露竹。

  云氏道:“这些日子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做了不少小衣裳,瞧你爱吃酸的,生下来的应该是个小公子。”

  陆锦瑶看着小衣服应是几个月孩童穿的,大大小小的都有,光看着衣服就能想到孩子穿上有多可爱。

  这些衣服自然不是云氏闲着做的,每日看账本管家都忙不过来呢,哪儿有闲心干别的。是因为上个月月底她家三爷受了四房的好处,云氏就想准备点礼物。

  送礼是有讲究的,得送合乎对方心意的。

  论缺什么,陆锦瑶自然是不缺的。平阳侯府的嫡女,十里红妆嫁进来,连韩氏都不用避讳。

  这等身份只有令人羡慕的份。

  陆锦瑶不缺什么,云氏只能投其所好。陆锦瑶头胎没有经验,云氏就做小衣裳,虎头鞋,虎头帽。她的针线活好,应该能帮到陆锦瑶。

  还有就是今儿圣上的赏赐。

  绸缎十匹,云氏给正院送了四匹花色大气稳重的,给陆锦瑶送了四匹颜色鲜亮的,剩下两匹云氏自己留着了。

  宫中赏的玉如意也给拿过来了,摆着好看,就希望陆锦瑶事事如意。

  观音送去正院了,宫里的赏赐,云氏并没有留多少。

  赏赐只有布匹、摆饰,也是因为如今滇南水患,朝廷赈灾,国库空虚。自然不会赏下银子,偏偏云氏最缺的就是银子。

  但能升官拿赏赐就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陆锦瑶把小衣裳仔细看了看,针脚细密,不比府上绣娘做得差。

  “多谢三嫂,可算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

  云氏知道陆锦瑶说的是场面话,孩子还有六个多月在生产,哪里算得上是燃眉之急。

  她没提赏赐的事,只放在了桌上,待了一刻钟,云氏就告辞了。

  等云氏走了,陆锦瑶翻看一番云氏带来的东西。绸缎都是时兴颜色,有淡茜红、竹绿、云山蓝和一匹玉色的。

  这些东西应给姜棠的,但财物招人眼,便是同一个院子的丫鬟也得小心这个。

  三爷得宫中赏赐的事都传遍了,陆锦瑶打算先给姜棠点银子。

  陆锦瑶道:“东西收到库房里,单独整理出一个匣子来放着。”

  露竹:“奴婢这就去。”

  各院与各院虽离得远,但丫鬟们哪个院子的都一块儿说话,故而宴方堂得了什么赏赐,又给了谁,其他院子一清二楚。

  许氏倒是没多在意,给谁与她无关,宴明堂还一箩筐事忙不过来呢。

  自打月娘走了,顾见水就常去吴小娘那儿看睿哥儿。

  虽看不惯这个庶子,许氏还真狠不下心对一个孩子做什么,就按照庶子的分例来养着。

  听下人说,月娘在庄子过得并不好,没人磋磨她,硬生生自己把自己折腾病了。

  请了大夫,只说郁结于心,怕也是想借此叫顾见水过去,可是顾见水硬是没去过一回。

  这几日顾见水也不总去吴小娘那边,听说睿哥儿总是哭,吴小娘又哄不好,大概是心里生厌了。

  这会儿记起来有个嫡子,就去辅导瑜哥儿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