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第71节(2 / 2)


  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这样是好,但不诚心相待,谁又会诚心待他。顾见舟又不是傻子,他两边都扒着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几个兄弟只有顾见山是武将,想要更进一步,只能靠顾见山。

  他也想靠自己,但顾见海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他没那个本事。

  云氏叹了口气,“这圣旨一下来,就得去贺礼了,看你的意思,我好准备。”

  若是投诚,礼物得丰厚些。

  也得问问二房和四房,大家差不多才行。

  顾见海想了又想,“大哥被请封世子,但说实话,和我没什么关系。”

  以顾见风的职位,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就算侄子顾宁远学问好,等他长大也得几年,顾见海借不着侄子的光。

  所以还是得跟着两个弟弟。

  不承爵的子弟分的家产少,以后分家,长房占六成,其他几房各占一成,顾见海想为孩子多置办些。

  虽然只有一个女儿,那也是他的心头肉。

  “你问问老四媳妇,准备什么样的贺礼。我找老五说说,他还没成婚,不懂这些。”

  给长房的贺礼是姜棠对照以往礼单操持着准备的。

  总共有烧酒两壶,烤鸡两只,本来是烧鸡,但陆锦瑶觉得烤鸡更好吃,就把这两样给换了。

  五香居的点心两包,姜棠倒是想用锦棠居的点心,但锦棠居的点心现在还不如五香居的拿得出手。

  三样礼,加起来有七两银子,并不算薄。

  小说里也有这段,只是没出周辰远的事,立世子还要晚些。永宁侯请立世子,各房送礼,这时陆锦瑶还没想过争爵位,只是后来长房犯了错,爵位才落到四房头上。

  凭心而论,陆锦瑶比韩氏更适合做主母,顾见舟也比顾见风更适合光耀门楣。

  顾见舟是二十一年的状元,而老大顾见风的官位是永宁侯托人找的。只是古代讲究立长立嫡,只要顾见风不犯错,爵位就是他的,跑都跑不掉。

  姜棠有些明白为何永宁侯在这个档口请立世子了,周辰远被废,最不安心的就是大房。世子都能被废,更何况永宁侯府还未请立世子。

  永宁侯是想让大房安心。

  宴几堂的丫鬟们从没想过爵位,便是本来就是永宁侯府的丫鬟,想的也是日后分家,跟着陆锦瑶一起走。

  顾见舟就更没想过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爵位是兄长的,不能染指。

  唯一有过这个念头的人是陆锦瑶。

  她以为永宁侯久不立世子是对长房不满。论才华,顾见风连顾见水都比不过,更何论两个嫡出弟弟,或许是有不满,但嫡长子……到底是看重的。

  陆锦瑶心里有些许失望,但并未表现出来。若是郑氏知道有人对立世子不满,只会对这个人更不满。

  说一千道一万,这个爵位是永宁侯的,承爵的事,她想也没用。

  陆锦瑶为人处事的原则便是,若是没人害她,她就不会出手。倘若有人把手伸到宴几堂来,那就别怪她。

  其实,成婚两年多,新婚的时候让她相信顾见舟能为她挣一个诰命,那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她信。

  陆锦瑶才明白顾见舟的心思。

  去滇南不全是因为抱负和百姓,也有一部分原因在她。

  就算没有爵位,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差。既然如此,那还总想着这事儿做什么。

  顾见舟没说过这些,是陆锦瑶自己感觉到的。

  顾见舟离开已经半个月了,早就到滇南了。陆锦瑶给他写了封家书,又去正院问郑氏有没有要捎带的东西,一并寄过去。

  郑氏想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又亲自准备了吃食衣物。

  这些陆锦瑶都有准备,但这是郑氏的心意,她不会扫兴。

  收拾好东西,郑氏拉着陆锦瑶坐下,细细问了她近来的饮食,“可用再给你一个经验老道的嬷嬷,宴几堂现在只有八个丫鬟,应该再来两个的。”

  陆锦瑶摇头道:“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多丫鬟。”

  八个丫鬟已经足够了,现在姜棠和白薇也能顶事,其他丫鬟都不是冒失的性子。知道顾见舟不在,各个严防死守。

  郑氏是觉得走了一个一等丫鬟和一个二等丫鬟,陆锦瑶这儿没得用的人。

  便想把南香或是南雪拨过去,再从府上调一个小丫鬟跑腿干杂事。

  没想到陆锦瑶不用。

  “南香能顶事,在你身边我也放心些。”

  陆锦瑶知道郑氏是为她好,但真的用不着,而且,郑氏身边就两个大丫鬟。

  她当儿媳妇的哪儿能要婆婆的丫鬟。

  “那母亲给我一个嬷嬷吧,年纪大的人经验多。”陆锦瑶冲郑氏笑了笑,这样她安心郑氏也安心。

  “那好。”郑氏还想说说顾见舟的事,但顾见舟不在,怕是越说陆锦瑶越是伤心。

  郑氏:“平日里缺什么想吃什么直接让丫鬟去找管事,回去的时候你带点燕窝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