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第118节(2 / 2)


  说一句两句是不打紧,但刘大嫂都三十多了,又是四个孩子的娘,别人说她她能骂回去。可是姜棠年轻,脸皮薄。

  巷子里都是三四十岁的嫂子,还有五六十岁的大娘,聚在一块说的就是各家的事。

  刘大嫂没少被说过,也没少跟她们说过别人。

  她以前不觉得有啥不对。

  说谁都行,就姜棠不行,她家吃的肉是姜棠给的,赚的钱也是,小囡囡脸圆乎了,为了这些她也得向着姜棠。

  刘大嫂道:“咋就穿一条裤子了。”

  “还说没有,刚才还给她送肉了。”

  刘大嫂:“那么一点肉,我把她哄好了能拿到的肉多着呢。”

  这话一出,屋檐下安静了好一会儿,都在脑子里琢磨刘大嫂是啥意思。

  很快,一群人围着刘大嫂一个,争先恐后地打听到底咋回事。

  刘大嫂挑拣着说了,“我跟着她做生意,姜妹子有一手好手艺,做的菜好吃的不得了。刚来那天不是给各家送肉吗,你们没吃呀?”

  “是好吃……”

  “真是她做的,她出手忒大方了点,都不知道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刘大嫂哼了一声,“有本事的人干啥不能赚钱,你们看我啥都不会,大字不识一个,还能跟着做生意赚钱呢。”

  她去卖馄饨的事街坊邻居都知道的,但没人知道是因为姜棠才去的,更不知道她赚了多少钱。

  简单几句话,在这群人眼里,姜棠已经从不知道哪儿来的脏钱变成了一个有本事赚钱的人了。

  等人问赚了多少,为啥能赚刘大嫂这回不说了。

  有人不信,“就一个小姑娘,她有十七吗,还赚钱。”

  刘大嫂道:“嘿这事儿谁信谁能赚,反正谁带我赚钱,我就把她供着,谁敢说姜姑娘的坏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刘大嫂说的是真是假。

  真能赚钱的话,谁还会说姜棠的闲话。刘大嫂最后那句不错,谁要能带着赚钱,就把她供着。

  刘大嫂又抓了一把瓜子,“我不跟你们闲唠了,我婆婆买了两斤肉,今儿打算炖肉吃。”

  住在巷子里的人们家里都有七八口,大大小小一堆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就散了。

  今儿下雨,姜棠也没往外跑,在屋檐下摆了个小炉子,搓着手赏雨烤栗子。

  烤栗子之前她每个都剪开了一个小口,这样烤的话不会崩开。

  炉子上头烧着热水,一旁还烤着鸡肉和猪肉干。

  姜棠揉了个面团,准备中午吃面。

  她今天想吃热干面,来这儿这么久还没吃过呢。

  平日里肉吃的多,但面食带来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一小碗热干面,煮熟之后不过凉水,还热气腾腾的。

  再浇上麻酱和香料调出来的酱汁,撒上一把炸黄豆,一勺油辣子,最好再来两大勺肉臊子,搅匀拌开了,趁热才好吃。

  每根面都裹着酱汁,酱汁里藏着酸豆角和萝卜丁,夹一小柱面,什么都有了。

  真的是又香又辣,吃完再喝口面汤,浑身上下都暖和下来了。

  姜棠看乌金点金馋的直叫,把炉子上的烤肉干给两只小狗一人一条。这个好吃还能磨牙,姜棠就指望它们看家护院了。

  姜棠望着细密的雨幕,也不知道这雨何时能停。刘大嫂那边卖了三天,总共赚了五两二钱,除去刘大嫂分成分走的五钱银子,这边已经回本了。

  就是自己还没拿到钱罢了。

  她带过来的十三两银子又回来了。

  日后摊子有刘大嫂看着,她把着大致上的方向,就不用投入太多心力了。唯一要紧的是维持和刘家的关系,虽然文书上约束很多,但刘家真要毁约离开盛京,姜棠也没处找人去。

  这边银子回来了,她可以想想新的生意。这回,姜棠可以去送吃的,但做生意,她得等着别人找上门。

  她的方子是多,但做生意有前有后,越早做赚的就越多。

  看刘家,现在已经赚了快一钱银子了。

  再过个三四天把成本填上,刘大嫂拿的银子还能翻一倍。

  街坊邻居知道刘家做生意,指定会想,然后找上来。

  到时候她就轻省了。

  姜棠其实也庆幸自己在侯府待了五个多月,她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然,可能真就起早贪黑,走街串巷叫卖了。

  第69章 独自生活的第七天

  因为跟着陆锦瑶看的多了, 姜棠的经验也多了。怎么做生意、定价几何、利润多少……这些姜棠自己心里就能估算出来。

  不同的东西卖给不同的人,商品的定位要搞清楚。

  就比方说馄饨好吃,但去靠近皇城的朱雀街是卖不出去的, 还会有护城军把你把你赶出去。像锦棠居的大多数点心,只卖给有钱有势的世家贵族, 在她住的街上是卖不出去的,哪怕是最便宜的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