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第70节(1 / 2)





  可她并没有因心中那点不忍与歉意,就选择站出来抗议朝廷的安排。

  因为亲自面临过抉择的人,更清楚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选择的痛苦,可是他们要顾全大局。

  而她会在听到太子在水利官员临行前给出的建议后,决定听从水利官员们的建议,将东合府选为泄洪区,也是因为这里的地势很适合用来作为悬河的泄洪区。

  这里靠近悬河的区域,山多人少,连通地下水的天然沟渠也多,泄洪过来的水消退得快。

  只需迁徙与转移三四个县城中,住在低处的十几万百姓,就能完成泄洪,远比在其它区域,转移上百万百姓的损失小。

  所以抛开那点私人感情,三公主也赞成将东合府设为常备泄洪区的决定。

  “林大人,朝廷是肯定不会亏待百姓的,派人为受灾百姓统一建造房屋,肯定只是第一步,后面还将会有更多的补偿与惠政将陆续到位。”

  只是这番言语太过苍白,根本安慰不了满心焦虑的当地知府。

  东合府的知府林明坤正是当初带着一众官员,再三跟三公主哭求,请她放过东合府的人。

  他自己是外来官员,在本地既无土地山地之类的私产,在被选定的泄洪区中,也没有豪华私宅。

  之所以会在明知三公主什么做出那个决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仍然试图阻止对方,实在是因不想看到自己多年的心血,就这么被毁去。

  如今事已成定局,只能想着要如何帮助受灾百姓们重建家园,结果,朝廷摆出负责任的态度,派京中官员来善后的同时,还带来将东合府正式设为常备泄洪区的噩耗。

  这让林明坤实在忍不住为自己治下百姓感到不平,就算朝廷会给补偿,对这些受灾百姓们而言,只能弥补一部分经济损失而已。

  在洪水中被毁去的家园,精心打理的土地庄稼被淹,所能给百姓们带去的伤害更大,难以衡量其中的打击与损失。

  “何大人,这次是受形势所迫也就罢了,朝廷怎能这样做呢?这也太苦了我们东合的百姓。”

  听到这话,三公主在深感愧疚之余,也感到心酸与无奈,可她还是认真解释道。

  “所以朝廷这次对泄洪区进行统一规划,房屋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尽量避免再出现这种突如其来的强制迁徙,等到悬河水位再下降一些后,朝廷打算在炸开的大堤那里,建起泄洪闸,利用得好了,对东合府也是个机会。”

  迅速思考能有哪些好处的同时,林明坤面上仍然苦笑道。

  “希望如此吧,这次被淹区域的庄稼算是彻底绝收,下官知道,朝廷肯定会给补偿,不会让百姓饿到。”

  “但是作为他们的父母官,下官不得不为这些可怜的百姓们求个情,还请何大人出面帮忙争取一下,看朝廷能不能将那传说中可以亩产五百斤以上的新作物种子,赐一些给他们。”

  高产作物的种子与种植技术,谁都想要,可是谁都知道在东西有限的情况下,像东合府这等在产粮方面没优势的地界,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或是需要花大代价,才能有机会购买到良种。

  像东合府这种山多地少的贫困区域,要不是因为这次泄洪,上边可能根本想不起来大安还有个东合府。

  从三公主的反应中,不难看出东合府成为常备泄洪区的事,已然成为定局,林明坤已经顾不上为此感到伤心难过,只能尽量为这些百姓们趁机争取一些看得见的好处。

  面对这么个要求,三公主着实有些挠头。

  哪怕她因这几年常年都在京外,对高产作物事情不太了解,也知道朝廷既然没有主动在大安境内推广,肯定意味着种子不够多。

  可她也确实感到对不住这里的百姓们,所以她在稍作犹豫后,还是选择一口应下。

  “行,今年已过春种之季,我不确定京里还有没有剩余的种子,但是明年,最迟明年我保证会给你们送来一批土豆玉米的种子。”

  达成这个约定后,两人都感到松了口气。

  三公主是因觉得承诺的事问题应该不大,大不了拿她的功绩去兑换,能让她少承受些良心上的煎熬就行。

  林明坤盘算着的则是若能得到那高产的种子,能让这些受灾百姓弥补一下今年春种绝收的损失,多少也算是个安慰。

  第七十四章

  继统一规划受灾百姓的房子后, 等到朝廷按土地、人头与户头发放的补偿款,以及免税三年的惠政等相继到位后,卫合府的善后事宜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三公主何欣月也才正式起程上京,虽然不喜别人总喜欢将她公主身份放在首位, 可是她也不得不承认, 公主这个身份确实为她提供许多便利。

  按照朝廷的意思, 早在确定河原省的危机已解后,她就该奉诏进京述职,只是后来她为给自己尽量求个安心, 才会一直推迟回京。

  因为她想亲自确保各种补偿款到位,盖房子的事不会偷工减料。

  在外巡察多年, 她见了太多朝廷拨款, 被层层官吏贪污挪用的案例,也曾亲自处置不少涉案人员。

  只是这几年下来,她已深刻的意识到,能被她与相关方面查出来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更多贪官污吏的手段更为隐蔽, 更为残酷的真相被掩盖在各种官官相护、官绅勾结下,她能做的终究有限。

  所以三公主早已不会天真的认为, 只需朝廷严厉的吩咐几句,她再多威胁几句,经手的官员们就会有所收敛。

  相信那有些官吏有良心,还不如相信这世上能够永远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当然, 三公主在外多年下来,也见到过许多有能力, 真正心怀百姓与天下, 值得信任的官吏。

  可是她更知道, 因人心难测,只要这其中稍有疏忽与遗漏,权力落到某些官员手上,让其有了可趁之机,那些属于百姓的补偿款就会被扒掉一层又一层皮。

  即便被人从中贪走的只是几百上千文,对于受灾百姓而言,也是大过天的要紧事。

  所以三公主要亲自从旁监督这件事,亲自查帐,去那些受灾百姓家里走访,派人暗访,一旦发现没有如数发放的现象,不仅会给涉及到的百姓补齐,还会追究层层经手人,施以严惩。

  这种特别严谨细致的作风,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三公主的态度,成功震慑住东合府上下的官吏,再不敢在暗地里耍花招,暗动手脚。

  而她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点,重点依仗的也是她的公主身份,要不然,换成其他人,怎么也不敢在接到京中诏令后,一再拖延。

  等到三公主回到京中时,已初秋时节,看到阔别数年的三女儿,正宁帝的心情十分激动,只是胸中纵有千言万语,见面之后却只剩下一句。

  “乐平辛苦了!”

  穿着一身官服的何欣月笑容爽朗,“儿臣不辛苦,能有机会为我们大安效力,是儿臣的荣幸,儿臣非常感谢,也很珍惜父皇与太子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