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第157节(1 / 2)





  这话让沈卓的思路变得豁然开朗,朝廷往安宁岛迁民近十万,是为了确保安宁岛的首批居民都出自大安。

  那些居民哪怕远居海外,肯定依旧会坚持并发扬大安的习俗,对大安保持认同与归属感。

  朝廷往新三省迁民,名义上是考虑到新三省因多年来遭遇战乱,人口凋零、土地荒废现象严重,从大安迁居一些百姓过去,可补充当地的人丁缺口,帮助推动当地建设与发展。

  可事实上,朝廷还有借迁居百姓影响新三省的百姓,帮助新三省加速融入大安的目的。

  大安早在多年前,就在境内全面推行统一的官话,想让语言文字与习俗都与大安存在不小差别的新三省,彻底融入新三省,仅靠他们这些大安官员的努力,势必需要较长时间。

  但是随着大安直接往新三省境内迁民,相当于是直接以强势的态度,帮助新三省的本土百姓归化并融入大安。

  这次的迁民,也算是给他们这些官员提供莫大的帮助,虽然与此同时,也相当于是添了不少事,但沈卓觉得,相较于收益,值!

  而沈卓不知道的是,何殊决定再次大规模地迁民,固然有着他所分析出来的这些文化交融之类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她发现朝堂上的这些官员的‘门户’之见实在根深蒂固,用语言很难说服他们,所以她干脆做出这个决定,让大批原大安的百姓迁去与原西月百姓混居。

  这样一来,看他们还如何坚持那些内外之分?给新三省的百姓提供的优惠待遇,迁居过去的大安百姓也能享受到,看他们再以什么理由拒绝她的一些提议?

  第一百九十八章

  往新三省迁民的事告一段落时, 时间已经来到正宁十五年秋,返航船队带回了幕浮岛的瑞国因频繁遭遇海盗袭击,从而导致瑞国边境护军损失惨重,希望能够得到大安水师的援助的消息。

  虽然这是何殊早在将瑞王一行送到海外时, 就已等着的消息, 但是这个消息的到来速度之快, 还是让她感到有些意外。

  距离瑞王开国,时隔仅两周年,就已走到这一步, 可见在这个可以称得上是大航海时代的大环境中,瑞国所面临的压力之大。

  当然, 这其中所关系到的某些权力和利益的算计, 何殊也能大致猜得到。

  毕竟正像她最初所预想的那样,幕浮岛外来户的身份,将会成为瑞王统治幕浮岛的最大短板,很容易因此而受钳制。

  如今看来, 他应该是已经感受到其中难处, 并主动做出了选择。

  所以何殊欣然收下瑞王托船队带回的那些礼物,没有拒绝瑞王的出兵请求。

  不仅如此, 她还让人将这件事大大方方地公开在邸报上,让大安境内百姓知道,朝廷是出于人道主义,才会应瑞王所求, 派兵支援海外邻国。

  这是展现大安的强大,扬大安国威的大好机会。

  而大安的百姓在听说这件事后, 也确实都因此而生出与有荣焉之感, 为大安的强大而感到自豪, 认为大安派兵帮邻国打海盗之举,乃是充满仁义的正义之举。

  与此同时,何殊还不忘让人在里面带私货,借此机会一再强调国防的重要性,这难免会让朝堂上的部分文臣感到有些不爽。

  可是随着何殊正式走到台前后,所展现出的施政能力不在正宁帝之下,还完美继承了正宁帝一直以来的执政理念与风格,积威日重,他们也不敢将那点小心思露出来。

  许多大臣都不明白在大安国泰民安,边境威胁也被逐一清除掉的情况下,为何正宁帝和太子不仅没有减少对各军的投入,也没有裁军,甚至还有年年增兵的计划。

  对屯居边境的各军训练也抓得特别紧,说是时刻都在准备战斗中也不为过。

  要知道以往的那些帝王,在这种盛世太平的大环境中,基本都会选择重文抑武。

  何殊没法给任何人解释一个国家若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力,会在未来遭遇怎样的欺凌,她只能直接付诸实际行动。

  看着瑞王这次献给大安的这些‘出兵资金’,正宁帝心情复杂的感慨道。

  “看来瑞王这次又大出血了啊,出这么多,莫说请水师帮忙打海盗,就算是请水师直接驻扎到幕浮岛,我们也划算啊。”

  何殊笑着回道,“父皇怎知人家不是本就打着这个主意呢?”

  听到她这话,正宁帝顿时面露惊色。

  “这怎么可能呢?让其它国家派兵帮忙驻守自家,莫说瑞国现在是个独立的国家,就算是大安的属国,他也不能这么做啊,瑞王又不傻,怎会不知这里面的轻重。”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看到何殊那一脸笃定的神情,正宁帝的底气逐渐开始变得有些不足,但他仍然想不通,毕竟在他的印象中,瑞王可是个十分厉害的精明人。

  “正因知道轻重,瑞王才会做出这个决定,对他而言,大安可比幕浮岛上的那些本土势力可信多了,是我们帮助他、扶持他在幕浮岛上位,幕浮岛上的本土势力,却有可能做出挑唆岛上本土居民,一起针对他这位外来王的行为。”

  正宁帝若有所思地点头道,“看来瑞王在那幕浮岛上的处境看着光鲜,实则有些艰难啊,若我们大安真应瑞王所求,往幕浮岛派驻将士,岂不相当于是将瑞国变成我们大安的属国?”

  何殊却道,“变成属国,会让瑞王在幕浮岛的处境变得更为艰难,更受当地百姓的排斥与反感,不过我们可以结为盟国,以和平友好的名义建交结盟,帮瑞王增强他在幕浮岛的威望与影响力。”

  正宁帝有些狐疑的转头看向她,“皇儿该不会是早就打着这个主意吧?”

  要不然,她的反应能这么迅速?让他感到有种‘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的早有预谋感。

  “怎么会?儿臣现在所做的这一切,都不过是顺应其势而已。”

  听到这个回复,正宁帝心里就有数了,在心中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对于皇儿到底在谋划些什么,朕不知道,也不打算过问,朕只希望皇儿在遇事时,要三思而后行,万不可顾此失彼,毕竟大安才是我们的根本。”

  这两年来,大安先是在海外多了一座岛,又将原本的西月国划拉到自家版图中,如今又要以友好盟国的身份,出兵帮瑞国打海盗守地盘,实在让正宁帝感到压力山大。

  毕竟他深知海外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便的种种弊端,有些担心何殊将大安的势力触角扩大到如此地步,容易陷入尾大难掉的窘境。

  何殊知道他在顾虑些什么,态度认真地解释道。

  “父皇不用担心,儿臣做这些,都是有考量的,从船队与水师带回的信息看,外海的一些国家都已开始在海上发力,他们的舰队驶向哪里,就会将哪里据为己有,而且是以残暴的殖民方式占据那些地盘,我们做不来那种事,但我们也必须要做好应对,不给那些外海的异邦留下可危及我们大安的机会。”

  考虑到管理等方面的不便,何殊没有建立日不落帝国的野心,但她想要做的是,让大安与周围的岛国结盟,结为以大安为主的利益共同体与防御战线。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之尚早,毕竟现在的大安在海外所拥有的除了安宁岛,就是目前已经主动伸出橄榄枝的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