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权御山河第275节(1 / 2)





  这一路上再无话,许安桐原本可以温润草木的脸,变硬了许多。

  进宫之后,许安桐先是去了兰香殿,给惠妃请安。每次只要许安桐来,惠妃都会准备许多他喜欢吃的糕点。

  “快来让我看看!”惠妃伸手,让许安桐来她身边坐下。

  许安桐走过来,坐在惠妃的身边:“母妃。”

  “你去南境去了那么久,又瘦了。”惠妃看见许安桐脸上的棱角变得更加尖锐,忍不住伸手去摸他的脸,“墨染到底是怎么照顾你的!”

  许安桐微笑着,望着惠妃,一言不发。

  惠妃道:“要我说,还是要给你找个王妃照顾你的生活才是。你是男子,墨染也是男子,怎么能有女子照顾的细致?”

  许安桐没有接这话,只是道:“母妃,我回许都这两天,听到了一些有关于我与太子妃的流言蜚语。”

  惠妃闻言,脸色微变:“谁跟你说的?!”

  许安桐回道:“不是在宫里。方才我去过大理寺,见了郭若水。她告诉我的。”

  惠妃慈眉善目的那张脸瞬间变得阴沉:“她们斗她们的,非要把你拉下水算怎么回事?看来皇后这些时候过得太舒服了些,忘记了自己日日在明堂忏悔的日子!”

  “所以,宫里流传的郭若雪之所以不愿意让东宫与皇后知道她怀孕了,是因为那孩子是我的,是确有此事?”许安桐问道。

  惠妃立即竖眉:“你即便是那段时日住在宫里,可你身边到处都有内官侍女跟着,她身边也有侍女跟着。你与郭若雪有没有私情,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偶尔碰见了,在宫里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什么大惊小怪?!”

  许安桐望着惠妃,目光沉了沉,脸上的笑容不减:“所以您就替我去东宫教训了那些嘴碎的?”

  “现在皇后后宫权力分了我一半,她管不好的,我自然有资格替她管。”惠妃提到这事就觉得胸口有一口气堵着。

  “麻烦母妃这么替我着想。”许安桐道,“我以后再也不会做那么没轻重的事情了。”

  惠妃望着许安桐:“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个善良的孩子,贤妃与你有生育之恩,你感恩挂念,这才找了空档去见见她。贤妃与我也有赐子之情,若不是她舍得,也不会成全我们母子的缘分。我心里是感激她的。”

  话说着,惠妃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我又惹母妃伤心了。”许安桐抬手轻轻拭去,“母妃一直替我操心,我是知道的……不然,母妃帮我选一个女子,选定了吉日,我便娶了罢。只是我们说好,就一个人。我不再纳侧室了。”

  惠妃没想到许安桐从南境回来竟然想开了,当即喜笑颜开:“当真?”

  许安桐点点头:“当真。”

  “如此甚好!”惠妃拿绢帕擦了擦脸上的泪,“我其实早就替你相看好了。工部尚书李涵李家,累世官宦,世代簪缨,家风严谨,府上四小姐,正当妙龄,及其擅长书画,与你一定说得到一起去!”

  许安桐静静地望着惠妃:“母妃喜欢便好。”

  “那孩子我见过,长得清秀。”惠妃完全没有注意到许安桐眸中的冷色,她握住许安桐的手,“一手好女红,不愧是李家的女儿。哦,对了,你的清王府,工部已经给你修缮好了。我给你从解府找了一个可靠的管家,以及一些侍女小厮……”

  惠妃絮絮叨叨地说着,许安桐静静地坐着听着。

  窗外的雨势减弱,连续下了两日雨的许都,终于在朦胧的雨雾中有了轮廓。

  *

  许安桐从兰香殿出来没有立即去天鉴院见许安归,而是又出宫去拜访了自己的外祖父,解和。他去解府的礼,是惠妃给他准备的。

  解府在皇城附近的西南角,独占一隅。

  解和这一生只娶了一个女子,膝下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痛处。现在三个女儿陆续出嫁,解夫人已经归天。偌大的解府中,现在只有解和一个人跟一群伺候他的下人们居住。

  许安桐还没到解府门口,解府管家解昌就在门口等着许安桐。

  许安桐从马车上下来,解昌微微欠身:“见过殿下。”

  许安桐点点头:“外祖父在做什么?”

  解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在前面引路回答道:“老爷在书房作画。”

  许安桐跟着解昌绕过前院回廊,穿过两个花园,雨幕砸在院子里的绿叶之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吵杂。

  许安桐望着身旁廊外被雨水洗的明亮的草木,有些愣神。

  走过一个转角,便到了解和的书房。

  解昌站在外面,毕恭毕敬道:“老爷,清王殿下来了。”

  “进来罢。”解和苍老的声音从书房里传出。

  许安桐推门而入,看见解和站在书桌前,手拿毛笔,一直犹豫不决:“桐儿来得正好,快来帮老夫看看,这鸟儿要用什么颜色才好看。”

  许安桐走到解和的身边,身姿挺拔,高出解和一个头。他垂眸,看见解和做的是一副山水春画,一只鹂鸟站在盛开的桃花树枝上,俯下身子,张开翅膀,仰面看天,张嘴鸣叫。

  “鹂鸟眼睛周围的羽毛是黑色,身子明黄,羽翅上有黑色文理,喙处粉红。”许安桐缓缓道,“外祖父不想画黄色鹂鸟,也可加深鹂鸟身体的颜色,变成橘红。羽翅做黑,留白纹理。正应了这画的春景——满面桃花,正当红。与整幅画的颜色协调。”

  解和听着许安桐的解释,盯着这画上的鹂鸟,觉得颇有意思,看向许安桐赞许道:“许多年不见,你的丹青确实独树一帜。”

  许安桐垂目:“是外祖父教得好,基础打得牢,我这才能在作画上游刃有余。”

  解和调着颜色,在纸上试色,问许安桐:“陛下是把安王府的两件案子都交给你,让你与宁王一起查案子?”

  许安桐应了一声:“方才从大理寺出来,问过安王妃话,才进宫去给母妃请安,这才转道又来了外祖父这里。”

  “南泽事务交接一切顺利吗?”解和在纸上试好色,提笔勾勒。

  “外祖父给我的名单,很是受用。”许安桐伸手指了指画上鹂鸟的腹部,示意解和在这里下笔,“他们做事勤恳,接收一切都很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