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1)(1 / 2)





  小鱼仔拉了拉谦谦哥哥的手:哥哥,那个阿公是不是不喜欢小鱼仔?

  问完后见谦谦哥哥一脸为难的样子,他又说道:他都不喜欢小鱼仔,为什么要来我们家里借钱钱?

  他可是个大孩子了,知道钱钱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妈妈说了,不能随便借给人的。只能借给对自己好的人。他就有一玻璃罐子的钱钱,都是外公、外婆、舅公他们给的。他都把自己的钱钱存得好好的,等哪一天对他好的人要的话,他都给他。

  他不喜欢你,我喜欢你啊!谦谦摸了摸小鱼仔的小脑袋,认真地说道。

  那也是,我又不认识他,不用他喜欢我的哦!

  陈荷花听着两孩子的童言童语:小鱼仔只要知道,除了这个阿公,还有很多人都很喜欢你的哦。

  没过多久,宋财就回来家里了。

  一见到他的神色,陈荷花就知道他肯定是遇上了他那个爸。

  怎么,你爸是跟你借钱了是吗?

  宋财点头,接过小鱼仔递给他的筷子,夹了块鱼肉到他的碗里,说道:是啊!回来路上碰见的。一开口就是借五千块。

  五千块?这也太多了吧!他刚刚来家里也开口了,不过是借两千块。

  陈荷花说着,心里对这个家公有点儿无语。难不成他真以为他二儿子是个傻子吗?

  宋财想起刚刚跟他爸说话的情形,眉头不由地紧锁。

  五千块,不是个小数目。

  五千块在渔屋能买一栋一层的大屋子。要是这借钱是正当用途他还会听一听。只是,他爸说这钱借了是拿去郑老三那里入股,到时候赚到钱再还给他。说什么把钱入股到郑老三那里,然后他会拿着这些钱去深城继续赚更多的钱回来。

  这些话越听他就越觉得不靠谱。

  他觉得做人做事就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像郑老三他们这样子搞法,不知道会不会闹出什么大麻烦来。

  荷花,这钱我们家是不借的。吃完饭我要去一趟郑哥那里,跟他说一说郑老三干的事情。听了我爸说得话,我总觉得心里不怎么踏实。

  宋大新这边在二儿子、二儿媳这边碰壁后,他并不愿意就这样放弃。

  本来他也没想参合到这种所谓发大财的事情来。他埋头苦干一辈子,从不相信这样发财的梦。

  只是自从分家后,他虽然还是一直在打零工,偶尔二儿子宋财还会给他点钱,但是他还要养着大儿子一家子,实在是捉襟见肘。

  这次的事情,是大儿子让他过来的。说二儿子宋财跟着村长那么久,肯定已经存了不少钱。就跟二儿子把钱借来,去参股郑老三的公司。等赚到钱了,再把钱还给二儿子就好了。

  这样多好啊!他家里能多得一笔钱,也不耽误还钱给二儿子。

  不过,现在二儿子这里行不通了,看来要找三儿子了。

  而郑爱国这边,也是被郑老三的闹出的事儿弄得头都有点大了。

  看着专门跑到他家里的几个族人,他只得放下手上的筷子,问道:真的决定了吗?一定要退股?

  当初郑爱国几兄弟创建郑氏鱼制品厂的时候,为了安抚族里的人,有分出一小部分股权给他们购买的。靠着这一点点的股权,虽然不能让他们发大财,但是每年都能分得数额挺高的分红。

  当初,能抽签抽到股份的人是多么的高兴。人人都羡慕他们只要花点钱,每年都能白得这么多的钱。

  现在,这些人里头,居然有几个要退股?

  爱国,我们也知道股份留着,可以长长久久的赚钱。但是,老三那边说了,只要入股他的公司,利润率比在厂子里要高50%。这么高的利润,谁也不嫌钱多啊!

  这个郑家的老叔说完,另一个年轻点的接话:是啊,这样的好事,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了。爱国,我劝你也入股到老三的公司好了。上次拍卖金枪鱼你赚了那么多的钱,你们说来还是堂兄弟,把那些钱入股到老三的公司肯定能翻几倍。

  郑爱国听着这些族人的话,只觉得有点佩服他们的逻辑。

  郑爷爷直接说道:你们就觉得老三那边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吗?

  二爷,这事儿不是明摆着的吗?你看看郑老三第一次去深城,回来就扛了一麻包袋的钱。第二次去深城,带着我们村里的那些人一起去。这才多久啊,就个个一副大老板的派头回来了。

  你看看郑老三他们那些人回来的时那个阵仗吧!他们脖子上的金项链多粗啊!一条最少也要几千块。还有那些大哥大,给我们几家送的那些特产礼物。要不是好赚,怎么会这样大方。

  另一个年轻人边说着边用手比划着金项链的粗细,还比划了大哥大这玩意儿,一副向往得不得了的样子。

  是啊!更何况那天流水席的菜色。不说别的,光是那烤乳猪,就不下几百只了。要不是他人面广又有钱,哪里能搞到这么多好材料。我活了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的流水席。一个小年轻越说越激动,好像马上就跟能跟郑老三他们一样发大财似的。

  行吧!阻人发财如杀人父母。既然你们都决定了,下午两点就去公司等着我。先给你们算好要退股的份额,再把钱统一退给你们。

  郑爱国直接把话都说清楚了。

  等宋财吃完午饭过来跟他说了说情况后,郑爱国倒是一点儿也不奇怪。

  没想到,这老三下了这样大一盘棋。那些心志坚定的人还好,那些想着一步发财的恐怕都会加入到他那边。不止我们郑家,宋家、胡家都有人想要参股进去。这么多的钱,这郑老三是想干多大的事。现在,我只希望他们的钱不会打了水飘。

  不过,他的担忧并不影响一部人的心思。

  下午,来到工厂找他退股的人比中午去他家里的时候还多了两个。

  郑爱国看了他们几眼,按照公司的章程给他们办理了退股手续。好在,这些人的股份并不多,撑死了也就退个几万块。这钱,他还是拿得出来的。

  老叔,你们说入股郑老三的公司,他那边有拿出什么章程来吗?郑爱国本着族长跟村长的身份,再次问了一遍。

  这老叔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钱,正是高兴的时候。听到郑爱国的问话,直接说:老三说他在深城开了一家投资公司,专门在股市做投资的。他就是靠着这股市才能赚这么多的钱。这次本来是想回来看看家乡,顺便请乡亲父老吃顿好的。只是见我们都还这样,一点儿进步都没有,他这才忍不住想拉我们一把。

  这老叔说着,心里有点埋怨起郑爱国来。

  外人都说郑家有钱,但是真正能称得上有钱的就那么几房人。像他们这样的旁支,隔了不知道几个房头,也就靠着族里分的那点钱还有公司的分红过日子而已。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发财的机会,不抓住就对不起自己了。

  郑爱国听明白了这老叔的潜台词,心里只能无奈。算了,钱都在他们自己的兜里。他们要把钱掏给其他人,他实在管不着。

  这样的事情在渔屋这段时间一直在上演。

  那些想着入股的村民们,虽然人数不算太多,但是他们或是卖工厂的股份,或是跟亲戚朋友借钱,或是直接掏空家底,或是卖掉自己的金饰品,这样汇集起来的钱财数额非常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