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个招娣的重生第33节(1 / 2)





  “对呀!”宋招娣小声说,“不瞒您,我和姐姐们今年花市真赚到钱了,不想再站生产线了!大姐和姐夫想做个小生意,二姐和我还想继续读书,那可不就得在市里找房子租?这房子还真不好找呢!”

  她顺便托黄阿姨帮忙留心租房的事,要是能租在大学附近最好了。

  黄阿姨一口答应了,踌躇一会儿又问,“妹妹,我朋友还给我推荐了其他几支股票,喏,你再帮我看一眼?”

  宋招娣连说“我不懂”,可黄阿姨已经把写着股票名字和代码的纸放在桌上了,一眼瞄过去,两三个后来退市的股票。

  确定了,黄阿姨那个大户“朋友”就是个割韭菜的。

  g市现在商品房才三四千一平方,只要买了握在手里,十几年后能涨到几万到十几万一平方,用“遍地是黄金”形容一点不夸张,她是买不起,黄阿姨是有钱要往水里扔。

  这话她是没法跟黄阿姨说,即使说了,恐怕她也不会信。

  g市是全国最早建商品房的几个城市之一,不过直到这时房地产业还是半死不活,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搞的香港恒生指数两天内跌了快三千点,g市也受到不小的波及,商品房房价跟着香港跌了一波,完全看不出十几年后会一房难求。

  她想了想,换个说法劝,“阿姨,你现在的房子有电梯么?”当时家属院的房子大多数是六七层,有顺口溜这么说,三楼四楼厂长书记,二楼五楼会拍马屁,工人阶级顶天立地,也就是顶楼和一楼了。

  黄阿姨和老公现在的两套房一个在四楼一个在三楼,都是好楼层,但真没电梯。

  宋招娣提醒她,“新商品房都有电梯的,小区还有喷泉,有花园。我听说香港的房子也都有电梯。”

  黄阿姨一想,是啊,现在爬楼梯当锻炼了,以后七老八十了,还要爬楼梯锻炼?要是像隔壁老太太那样,腿脚不好了,要嘛会乡下老院子住,要么一整年下不了一次楼,连地气都接不到了。

  可她还是犹豫,“最近房价跌了那么多,珠江花园那房子刚打广告的时候四千一平,这才半年,降到三千了!”

  “阿姨,你买股票不也是有升有跌?买股票,你是买在高点还是买在低点?房子当然要趁它降价买啊!何况,股票呢,要是公司破产了就是一堆废纸,房价再跌,它毕竟还是一套房子呢!租出去每个月有固定收入,不也很好?”

  她怕黄阿姨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股票不搞了,钱又放银行里等着贬值,又说:“钱存银行是有利息,可是物价会涨啊,你想想,95年那会儿物价涨得多快?钱放进银行时10元可以买两斤猪肉,一个月后拿出来,一斤都买不到!房子面积可不会缩小。再说,物价涨,房租肯定也跟着涨啊。”

  两人正说着话,宋改凤和宋秋凤回来了。刚开学时ic卡需求量很高,一会儿工夫就卖掉了一套卡。

  宋秋凤今天摩拳擦掌,一进宿舍就大胆开口推销,有一半的卡是她卖掉的,兴奋得双颊发红。

  她给自己定了目标,第一步就是先练好说话不胆怯。以后做生意,进货、砍价、招呼客人,人情往来,她可不能指望徐山平。他广东话还没她说得好呢!

  今天她就做得不错,看看,一会儿工夫,二手传呼机的钱就赚回来了!

  这时下午两点多了,姐妹仨告别黄阿姨,随便吃了点东西,去成教学院的教务处。

  进去一打听,今年成教3月16号开学,可选择的专业有十几个,她们来的正是时候。

  宋秋凤本来只是陪妹妹们来,可看着各种专业课程的介绍就看花了眼,什么课程都觉得自己以后用得上。

  教务处的老师听说她们是女工,稍微惊讶,又微笑说:“念书好呀,趁年轻多学点东西,艺多不压身嘛。成教考试要比自考要简单些,容易拿文凭,不过能报的科目没有正经大学那么多。我带你们到成教的教务处问问。至于妹妹嘛……”

  他有点为难,“唉,你得等两年,要么,可以试试自学考试。”

  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都是国家开设的继续教育,自考不限年龄,不过,考试难度要比成教高。

  另一个老师说,“我听说最近有建民办高中的,没有户口也可以上,但是……没有学籍还是没法拿毕业证,也没法参加高考。”

  其实宋招娣早就猜到会是这样,但仍不免失望。

  她安慰自己,没事,条条大道通罗马,大不了自考。上辈子她看到过“北大保安自学成才”的新闻,人家在北大看着大门都能考下来大学文凭,她只要抱着这颗求学的心,肯定能行。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宋改凤最想要学的是服装设计,但是中大成教没有这门课程,一个年轻女老师建议,“我有个同学在艺术学院当老师,他们今年搞了个继续教育的部门,有教成人画素描、水彩之类入门课程的,学了这些基础课程之后,明年可以来报平面设计。我先打个电话给她,待会儿你去问问。”

  姐妹几个谢过几位老师,拿上一堆材料又跑去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的继续教育的课程选择很多,不仅有素描水彩这些,还有一些雕塑、陶艺之类的短期兴趣班,还不限选课数量,只是价钱要比成教贵不少。

  改凤看了课程表,心动得很,可时间不行。所有课程都是周一到周五晚上七点到10点上课。这必须得住在市里才行。

  幸好每门课程都是十节课,一周一节,一期结束再开一期,寒暑假也有,那等她辞工了,再来也能跟得上。

  绕来绕去,还是得先找个住处。

  改凤拿上课程介绍和报名表,又问了许多问题,三个人一起去学校书店买了几本老师推荐的基础书。

  姐妹三人高高兴兴坐车回厂区,都觉得今天收获满满。

  “报名成教以后,会不会也有中大的图书证啊?

  “我问了,有!”

  “那太好了,以后咱们就能去图书馆借书了!”

  “不知道一次能借几本?”

  正说得开心,秋凤忽然问,“要是学校借的书弄丢了怎么办?”

  三个人心一沉。

  她们已经渐渐变成工厂里的异类。

  春节花市摆摊当然有人看见,于是有人传她们赚了大钱,但他们一概不认,只说是给隔壁铺子的老板打工的。打工仔谁能想到那什么胶囊衣橱的想法啊?

  可依然有人怀着妒意打听,那你们春节打工一共赚了多少钱啊?老板包的红包厚么?

  最近还流传起谣言,说她们春节白天在花市摆摊,晚上到酒店给小老板“打工”!

  怎么不是真的?没钱赚干嘛一休假就往城里跑?嘿嘿,肯定又去“打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