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农家老太后第7节(1 / 2)





  “这桃河镇的环境虽然不错,但是我们在此毕竟只是外来户,与本地人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在此既不便置产,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营生。”

  “之前是因为孩子小,不便让他们跟着长途迁徙,我们才不得不在这里暂居,一住就是这一年多,现在,我们也是时候开始考虑一下将来的安排了。”

  听到陈凤琪这么一说,高管家立刻拱手请示道。

  “太太心中可有什么打算?”

  陈凤琪拿出一纸地图道。

  “具体的打算还没有,就是过去的时间里,我大概了解了一下这周围一带的环境,发现这桃河镇往东南方向的高台县,位处三州交汇处,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就是不知道那里的环境如何,我打算先过去实地考察一下那边的环境。”

  看到陈凤琪亲自手绘制的这份地图,高管家不禁目光微凝,只见地图虽然画的简单,上方却标注着颇为详细的山水道路的走向,很有章法。

  “仅凭这份不知真假的草图,太太就这么冒然前往,实在不妥,还是让我与成锋公子先去探探路吧?”

  这是陈凤琪根据书中介绍,以及市面上打听搜集到的一些信息,再结合自己的记忆,亲手绘制出的一份地图。

  虽然对于这个在她所熟知的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安国,她并不了解,过去的一年里,由于她能买到的书籍资料有限,让她掌握的信息也很有限。

  但是她完全可以确定,这里仍是华夏大地,仍是她所熟知地球,整个世界版图应该没变,所以过去的一时间里,她不仅已根据记忆绘世界地图,还已绘制出印象中的华国地图。

  当前的时代,距离她在另一个时空中生活的后世,大概相隔七到八百年的样子,除一些沿海区域,华夏域内的其它地区山川江河的变化不算太大,就是古代与现代对某些地方的称呼不同。

  但是对陈凤琪而言,这些影响都不大,她有跟途经镇上的行商打听过想要的信息,大范围的不敢说,附近这些府县,尤其是往高台县方向的地图,她自信自己画的不会错。

  “家里还有这么一大摊子,有高管家帮忙看着,我才放心,此去路途遥远,还不确定具体情况如何,很有可能是白跑一趟,还是由我亲自去看看,才好确定。”

  在别人看来,陈凤琪是个年近四十的‘老寡妇’,比年近六旬的高管家更经不起长途拔涉,但是在陈凤琪自己看来,她还正值青壮,区区一两百里路程的来回,完全不在话下。

  知道在这个家中,陈凤琪才是能够当家作主的那个,所以高管家在稍作犹豫后,就没有再继续坚持。

  “母亲,您和高管家都不用去,您只需告诉我,去后该打听与注意哪方面的消息,由我一个人去趟就行。”

  李成锋不仅年轻体壮,还有功夫在身,对他而言,去一二百里之外的邻县,三两天就能打个来回,完全是桩不值一提的小事。

  “还是我亲自跟着去看看比较放心,那里若是不合适,我们还要再另做打算。”

  陈凤琪既已做出决定,无论是李成锋,还是同样持反对意见的江燕娘,都没有办法让她改变主意,只得让她带着何柳,在李成锋的陪同下,前往那高台县进行实地考察。

  桃河县的水系发达,虽然没有直通高台县河道,但是前往高县的近两百里路程中,有大半都可乘船,需要走陆路的距离较短。

  所以一路下来,在陈凤琪并不晕船,也不急着赶时间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受到颠簸,还欣赏到许多风景,让她深感心旷神怡。

  与此同时,也让她对自己当下所身处的时空与环境,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确认自己已经莫名身处这异时空的事实。

  高台县位处松河府、湖州府及西山府交汇处,属湖州府管辖,距离湖州府城的距离,比文河县更近一点。

  但是那里的经济水平远不如文河县,山多地少,产出有限,虽有一条可以连通三府的陵江流经县内,也没能为县内带去什么经济效益,毕竟县里并不属于交通要道。

  在实地考察的同时,打听到高台县里的情况后,李成锋觉得与其来这高台县,还不如继续留在更繁华热闹的文河县。

  陈凤琪却在了解过高台县的经济民生,尤其是县内治安,官员作风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后,对这里相当满意,当即决定将在这里安居落户。

  虽然心中不解,李成锋在听到义母的决定后,还是毫无异议的按照她的吩咐,开始联系县里的牙行,开始在高台县内买山买地。

  听到陈凤琪打算带着全家人来这高台县定居,何柳直接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太太,这县城看起来还不如桃河镇热闹,我们在桃河镇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到这里来啊?”

  第十一章 心思

  陈凤琪原本考虑的是要去湖州府城这样的大城市,受在现代时的观念影响,她一直认为,大城市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更好,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可是背井离乡在桃河镇生活一年,切身了解过这个世界的大环境后,陈凤琪已经放弃原本的打算。

  在当下这个时代中,大城市固然依旧有其诸多好处,可是与此同时,也存在更多的潜在风险。

  尤其是在时局有些动荡,她家中有几人的身份还挺敏感的情况下,还是找个治安环境较好,周围百姓生活虽然不算富足,但在总体上还过得去的区域苟着,才是比较稳妥的生存状态。

  经历过一次死亡,虽然这辈子凭空多添了近十岁,陈凤琪也很珍惜自己现在的生命,不仅想要在这辈子活得长寿些,还想尽可能的让自己生活得更舒服一些。

  更何况她这因缘际会才凑齐的一家人,已经共处一年多,对彼此都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相处得还算和谐。

  就算各有各的来历或小秘密,最为难得的是,大家人品都还过关,已经处出感情,陈凤琪不希望看到他们中的任何人出事。

  所以她在几经思考分析过后,才会选定高台县这个地方,经过实地考察,确定这里的真实情况是真的还不错后,她才下定这个决心。

  何柳他们在桃河镇住了一年多,不仅已熟悉那里的语言与习俗,还与周围一些同龄人结为小姐妹,已经在那里住出感情,想要在那边定居的心情,陈凤琪可以理解。

  可是正如她对高管家他们说得那样,桃河镇经济富裕,他们作为外来户,手里的这点家产,在那里根本不够看,不便置产置业,只能是坐吃山空,时间久了,还有可能会因为与本地没什么牵绊,遭人算计。

  在这高台县就不同了,无主的荒山荒地价格相当便宜,官府还会给出大量优惠政策,他们来这里里置产,相当于是‘投资者’,可以趁此机会与当地打好关系,建立起一些联系。

  接下来,只要她再投资几个作坊,多请些当地百姓帮忙开山开地与做工,让他们可以在领取酬劳之余,生活方面也能得到善待,获得周围百姓的好感与口碑,乃至维护。

  这样以来,等到他们一家正式迁居过来后,就可以很快融入到当地的生活,而不是成为受人排挤的外来户。

  不过她的这些想法与盘算,跟何柳说了她也理解不了,所以陈凤琪并没有解释这些。

  “桃河镇太热闹了些,河又多,南来北往的人也多,什么人都有,等到阳阳他们再大一些后,家里肯定关不住他们,大人一不留神没看住,就容易出事,还是这边的环境清静,适合长住。”

  听到陈凤琪的话,何柳连忙点头,以充满敬佩的语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