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农家老太后第17节(1 / 2)





  老者没有说的是,能让那个唯利是图,心眼比筛子都多的家伙大力推崇的东家与书院,本就没什么好质疑的,毕竟对方绝对不会愿意在他面前落了面子。

  对外说他只是过来看看,不过是他的矜持而已,两人暗地里相互较劲多年,对方愿将自己亲手创立的书院交到他手上,就是对他的最大认可,他当然不会拒绝,还没到地方,就已经憋着一口气将这家书院发扬光大。

  少年没有直接去排队,而是先去队伍旁边的一张桌前登记信息,坐在桌后的南江书院学子问完他的姓名籍贯,确定他已有举人功名后,接着问道。

  “是你一人过来报名,还是有家人陪同?”

  虽然不明白对方问这话的意思,少年还是实话回道。

  “有家祖陪同。”

  已经登记好少年信息的学子,边将一枚对牌递给他,边介绍道。

  “不知学兄的祖父在哪里,书院在那边设有茶水室,学兄可先将祖父送过去休息,这边排队尚需较长时间,莫让老人在此久候.”

  “学兄的对牌上有考核编号,按号叫人,不会耽误考核。”

  少年祖孙站在一旁观察招生现场时,已经注意到这边的招生规则,书院共设有九处考核点。

  他们这种参加报名与考核的少年,分别在九处排队,先在队列旁边的书院学子那里登记好信息领对牌,领完对牌后,就要等着叫号。

  三个招蒙学的考核点,一个幼学点,都是逐一叫号,接受每处考核点的五名学院学子的面试甄选,其它五处分别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除蒙学外,人数最多的初级班,也有三个考核点,每次叫过去十到二十人不等,考核时长为两刻,上批参加考核的人交卷后,才会叫下一批。

  中级班与高级班,尤其是高级班的人数最少,考核方式也有所不同,虽然也是逐一叫号,考核点却设在旁边的一排房舍内,少年排就是高级班的队,前面只有一个人。

  这与少年附学过的书院招生方式完全不同,每一个参加考核的学生,答完试卷后,都是一脸茫然,或是轻松的模样,都没有什么担忧懊恼之色,看得出考核内容应该比较简单。

  只是书院有言在先,并不会在现场宣布考核结果,次日会在书院与县城中同步公布通过考核的名单,只是这个初录名额会相对较少,到第三次公布考核名单时,会附上一张补录名单。

  少年拿着对牌想去找祖父,却发现祖父与老管事已经不在原地,他倒没感到担心,知道他们应该是去别处了解情况去了,便安心的回到高级班的队伍中。

  排在少年前面的正是苏庆安,看到少年那年轻到有些过分的外貌,就知道对方的年龄可能比他还小,却已取得举人功名,顿时生出结交之心。

  “在下西江府苏东谨,字庆安,不知这位仁兄怎么称呼?”

  少年斯文有礼的拱手还礼道。

  “原来兄台就是西江府大名鼎鼎的苏贤兄,幸会、幸会,在下张益言,字文谦,乃是这南安省的会安府人士。”

  第二十七章 此话当真?

  南江书院将招生年龄卡得很死, 只招收二十周岁以下的,连准入门槛为举人功名的高级班在内,都需在二十周岁以下。

  安国是每隔两年举行一次乡试,能在二十岁以下就成功考取举人功名的少年, 各行省的加起来都不多, 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可是南江书院不仅敢开高级班, 还设下二十周岁这一年龄限制,其中所透露出的信息,让苏庆安不得不深思, 所以他才会在稍作犹豫过后,再次临时改变主意,加入到报名队伍中。

  不过他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眼前这位在文坛上的名声与影响力,都很大的张解元, 会来这南江书院报名参加考核的行为,实在让他感到极其费解。

  “在下久仰张解元大名, 本打算趁这次游学之机, 前去会安府拜访仁兄,却未料到, 你我竟能在此相遇, 实在是天随人愿,希望此事过后,在下能有机会向仁兄请教一二。”

  张文谦的身上并没有少年成名所常见骄气,态度谦和的回道。

  “苏贤兄过誉, 能有幸与苏贤兄这位江东才子相互探讨学问,也是文谦的荣幸。”

  两人刚聊了几句,就轮到苏庆安去参加考核。

  在一位南江书院学子的带领下, 进入到不远处的一间砖房中,映入苏庆安眼中的,是坐在前方的七位先生,只见年龄阶段不一,即有须发皆白者,也有看上去比他大不了几岁的青年。

  领他进来的那位南江书院学子,则与另外一名学子坐到靠近门口的位置。

  七位先生中,年龄最大的那位率先开口道。

  “先介绍一下你的个人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姓名籍贯、师从、性格、理想、特长与爱好等个人信息。”

  七位先生的态度都很平和,衣着也很普通,与南江书院的学子般,身上的气质略显矛盾,可是不知为何,他们仍让苏庆安感到巨大压力。

  那是一种有些类似他在乡试中举后,参加省府举办的鹿鸣宴时,被学政大人叫上前问时,面对一众官员时的压力。

  “学生苏庆安,西江府人士,此前于江东省府墨香书院就读,拜在恩师余东泽门下……”

  考核对方的许君延等人没有问他为何会来高台县,并报名参加他们南江书院的考核,只是按例抽出十道问题,对他进行考核。

  答完之后,又让他亲自确认两位书院学子做的考核记录,并在上面按下中指与食指的手印后,才送他出去等候录取结果。

  可惜的是,那位学子将他送出门后,示意他从另一个方向离开,没能与接下来将要参加考核的张文谦照面。

  如此严谨的作风,结合那十道根据他的自我介绍,特意抽选出的颇具针对性的问题,让苏庆安对这南江书院更感好奇与期待。

  因为他已发现,这场考核过程,对他而言,其实也是一个让他自我剖析内心,加深自我认知的过程,让他意识到许多自己过去一直忽略,或者说是无视的问题。

  苏庆安没有留在原地等张文谦,而是去找自己的书童与小厮,他们两人已去参加初级班考核,南江书院虽然要求报名者身家清白,没有作奸犯科之类的污行,却没有禁止卖身为奴者参加考核,只要能在正式进入书院前消去奴籍,回归自由身即可。

  考虑到机会难得,苏庆安便让青书与青墨都去试试,只要这两人能通过考核,他不仅愿意放还他们的身契,还可以帮他们出学费,也算是成全他们主仆一场的缘分。

  太阳将要西落时,书院这边忙碌了一天的招生工作,终于到了即将告一段落的下班时间,陈凤琪一行驾车自红薯地返回,忙了一下午,总算获得几十亩红薯地产量的大概数据,让人感到十分欣慰与振奋。

  身为南江书院的院长,高显同样穿着一身短打,落魄的这几年,他已经感受到这种衣服的便利之处,为陈凤琪驾车,是他早就干得十分顺手且熟练的活。

  看上去跟普通车夫没什么差别,不管是庄上,还是书院里的学生,也都早对这一幕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