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娘子金安第72节(2 / 2)


  “娘!”梁晴芳私下里悄悄拉母亲袖子,小声恳求,“就留宿一日吧。”

  梁夫人认真想了想,觉得留住一夜也未尝不可。左右如今是定了亲的了,也不怕什么。所以,梁夫人谢过后,便笑着应了下来。

  那边马芝兰见梁家姐姐晚上留在这里,她也很想留下来继续同他们玩儿。但碍于自己家就住在县里,几步路就到了,她不好意思开口借宿。

  马夫人知道女儿的心意,但若人家不主动留,她也不好开这个口。

  秋穗见状,便笑着接了母亲话说:“今日是咱们三家有缘,才能聚到一起来的。既都聚到了一起,不如多聚一聚,大家一处说说话,一块儿玩一玩儿,也是极好的。晚上咱们一处打牌吧?马夫人不如也别走了?索性今儿晚上大家玩个通宵,你们说好不好?”

  太太们一听说打牌,手都痒起来了。梁夫人也出言相留:“是啊,不若你们母女今儿也别走了,咱们能聚在一起不容易。今儿索性就好好玩一玩,过了今儿,明儿回去后,直到年初八,可都没这个闲暇功夫了。”

  马夫人本就蠢蠢欲动,余家和梁家只稍稍一留,她便样子都不再装一下,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既提起了打牌,立刻就安排上了。余家没有牌,但马家有,马夫人立即差了身边的婆子赶紧回去拿了牌来。叶子牌和麻将,吩咐都给捎带上。

  作者有话说:

  继续掉30个红包~

  傅傅:大家都成双成对的,就我家娘子可怜~不行,我也要去给她凑个双。

  秋穗:啊?我在陪我妈她们打牌啊~

  感谢在2022-06-14 17:26:47~2022-06-15 17:33: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ing颖 5瓶;说走就走 4瓶;鍾情、gill、光脚不怕穿鞋的、56982490、北宸、dr.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七十五章

  梁夫人从叶台回来的第二天, 便带着女儿登了傅家的门,去给傅老夫人拜年。

  京里的规矩,过了腊月二十五后, 便可各家串门走动拜年了。梁夫人想着秋穗从前是傅老夫人身边的爱婢, 深得她老人家的喜欢, 记得上回余家一家登门来提亲时,秋穗还特意来了傅家一趟, 给她老人家磕头请安。

  如今既刚从叶台余家回来, 阖该先去她老人家那里坐坐, 说说叶台的见闻趣事儿, 或许她老人家也爱听。何况, 傅家的五郎还是女儿同余家大郎的媒人,本两家就是姻亲,如今又多了这层关系, 也阖该是要把傅家放在第一个去拜年的。

  梁夫人携女登门, 阖家女眷自然齐聚老太太那儿, 尤其是侯夫人,最不会缺席的。

  梁夫人对小女儿的这门亲事极是满意, 言辞间, 也不乏对未来女婿的夸赞。既然夸了自己女婿, 自然也会夸一夸旁人。说他们一家父子三个都极好, 如今个个闷家里认真温书,都在为来年的考试做准备。

  老太太提起了秋穗, 梁夫人也把秋穗这些日子经历的事儿全告诉了她老人家。

  “当地有个地头蛇,自称自己是望族。得知余家同当地的县令和我们家都定了亲后, 就非要叫余家把余娘子嫁到他们家去。那一家子的郎君都不行, 没一个成器的。你说没有大才, 略普通些,但只要品性好,人踏实本分些,人家也不至于翻脸生气吧?可那家人倒是好,将一个眠花宿柳,秦楼楚馆里的浪荡子常客说给余娘子。见余家不答应,他们竟让那个纨裤子去挑逗余娘子。余娘子不愧是您老人家身边呆过的,遇事不慌,胆子也大,当即就挥了鞭子打了那人。后来,这事惊动了你家五郎,他身为提刑,立即就插手了此案。”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那高家这些年在叶台那地儿横行霸道,一家子身上背负了不知道多少桩案子。这些事儿,呈报到御前,怕是陛下都要动怒。”

  傅老夫人听后,也是浑身颤抖。她一辈子仁德心善,最恨别人仗着家世地位横行霸道了。

  何况,若不是五郎恰好在那儿,秋穗如今还不知是怎么样的呢。

  老太太骂道:“黑了心肝的一家人,仗着祖上有点权势地位,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叶台也不是什么偏僻之地,离皇城也不远,怎的这些人也敢!”

  老人家年纪大了,梁夫人也怕她真动了肝火会伤身,于是忙安抚着说:“谁说不是呢?不过余家还好,我去时他们说给我听,都是当笑话来说的。傅提刑怕有人会暗中报复余家父子,还把自己的宅子腾出来给他们住了。如今他们一家住在城里,有护院,倒也不怕。”

  老太太却重重叹息了一声,颇有些悲春伤秋之意:“不过一个小小的叶台,还算是在天子脚下,就敢有人做出这样的事,何况那些偏远边陲之地呢?我不信那家在当地没有官员庇护。很多读书人,一旦高中后做了官,就失去了读书人的气节。为财为名,也不知做过多少伤天害理之事。”

  梁夫人也忙顺着老太太话道:“谁说不是呢,若这天下能多几个傅提刑这样正直的好官儿,能为百姓们鸣冤情做实事,那是苍生之福,社稷之福。”

  老太太说:“五郎自幼就刚正不阿,他的师父和他的父亲,都待他极严。不是我夸自己的儿子,他长到如今这么大,除了这婚姻之事叫我头疼外,旁的事上还真从没叫我操心过。”

  提到婚姻之事,梁夫人便说:“缘分到了,婚事自然就来了。五郎还不大,有的是机会。”

  “还不大呢,过了年都二十五了。你家郎君同他差不多大的年纪吧?你可是早做了祖母了。”

  梁夫人自也有自己的烦心事儿,她也埋怨道:“我是做了祖母,可又有什么用?儿子在任上呢,一年也见不上一两面。我说叫他媳妇带着孩子回京来,恰好我家老爷如今调任回京了,一家子人呆一起多好?但他们不肯。非说他们一家三口要齐齐整整呆一处。我后来想了想,也觉得对。他们小夫妻两个好好的,没道理为了我的私心拆散他们。如今晴儿还能留我身边,但再过一两年呢?也留不住了。”

  说起这些,梁夫人都要哭了。长子在任上,长女没嫁在京里,如今也就一个次女常伴膝下,也还要嫁人了。

  老太太闻声,便也反过来安慰梁夫人:“只要他们小夫妻俩感情好,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就比什么都好。再过两年,等你家大郎也调任回京了,不就能常团聚了?”

  梁夫人也不愿在人家家里一个劲倒苦水,没的坏了人家的好心情,所以趁着傅老夫人安慰她的时机,自己也就顺着道:“是啊,我如今也是这样盼望着的。”

  老太太喟叹一声说:“谁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各人有各人要劳心的事儿。看得开点,也就好了。”虽是这样说,但老太太心里还是挂念着幼子的婚约的。想着,曾去道观里给小儿子算过姻缘,那观里的老道士说他的正缘在二十五岁这年,若老道士所言不假的话,那也就是过完年了。

  想到这里,老太太心里还有些小紧张和小雀跃。待梁夫人走后,老太太不免又拉着侯夫人说起了此事。

  侯夫人抿了下嘴角,对自己的姨表妹没能嫁给自家小叔这一事,她心中还是颇多遗憾的。她是万没想到,姨父姨母竟真就把晴表妹许给了那个还什么都不是的余家大郎。

  不是不可下嫁,可这下嫁得也太多了些。日后余家待晴娘好还好,若是苛待她,又何苦来着?

  她也是有女儿的人,且女儿再没两年也该议亲了。所以对待表妹这事儿,不免就会想到自己女儿身上。若换作是她,她可不愿给女儿定下这样的一门亲。

  “要说般配,小叔还是同晴娘最般配的。只是可惜了……原多好的一对儿。”侯夫人至今对他们二人没能成一对儿这事耿耿于怀。

  老夫人却笑着说:“姻缘乃天定,人力不可违。他们身份门第差的那样多,如今也仍是力排万难在一起了,说明他们有缘分,这很难得。这事既过去了,之后就别再提了,人家女郎已有未婚夫,而且梁家夫妇都挺满意,咱们再念叨,也实在不好。何况,我五郎如此人才,也不是非梁家娘子不可的。”

  侯夫人说了声是,然后道:“儿媳也就是在您身边念叨几嘴,姨母那里可是不会这样的。”又说,“过了年小叔二十五,正合了那道士所说的有正缘的一年。母亲还请放心,儿媳身为长嫂,定会把小叔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的。”

  傅老夫人对长子长媳还是很放心的,她连连点头说:“你们夫妇办事,我是极放心的。五郎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想你们也不会不管他。”

  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傅煜夫妇对傅灼这个幼弟,颇有点视如己出的意思。傅灼并不比世子傅长衡大多少,且府上老侯爷又去得早,傅煜夫妇自然挑起了照顾幼弟的担子来。

  不说别的,就傅灼婚约一事,他们夫妇定会慎之又慎的好好挑一挑。

  因有把此事放在心上,所以从老太太闲安堂回去后,见丈夫这会儿也在家,侯夫人便直接寻到了丈夫的书房去。傅煜是武将,掌管着京城侍卫亲军马、步军二司衙门。因身居要职,位高权重,故常常在家也不曾闲着,而是呆在书房看书、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