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第45节(2 / 2)


  “要是天天有罐头吃就好了。”林建设依依不舍地看着林妈妈把剩下的罐头拿进屋里。

  林启生拍了侄子的脑袋一下:“好好读书,以后顿顿吃肉都可以。”

  林建设嘟囔着嘴巴:“小叔又骗人。”

  程晓燕看着,心里暗暗发笑:你小叔可没有骗人,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顿顿大米红烧肉,餐餐吃到饱。无论男孩、女孩都可以读书上大学。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机遇,只要努力就能有自己的出路。那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等三个孩子都去洗漱回屋后,程晓燕跟林启生这才把家里的大人们都聚集到一起,从屋里带了一个本子出来,脸上的表情带着少有的郑重。

  第53章 提出计划的原因

  红色的硬皮笔记本,板板正正的,被程晓燕抱在怀中。

  她看着启生把家里的成年人都邀请到堂屋的饭桌上坐定,这才把本子小心放到了饭桌的正中央。

  林家众人看着程晓燕这郑重的样子,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都下意识地坐正了身子。

  缓缓翻开红色硬皮笔记本, 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很多数字跟文字。黑色的钢笔书写了太多的数字跟文字。咋一眼看上去,密密麻麻的,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林大哥身为长子,当仁不让地首先问道:“这是有什么事情吗?”

  程晓燕抬头看了看家里所有的大人。见大家都看了过来,她这才说道:“这是我跟启生经过商量跟论证后的计划。中间花费了挺长的时间的。借着今天的机会,我们想把计划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参详参详。”

  程晓燕说完这句话,又看了看家里人的反应,看他们脸上的表情从茫然变成若有所思,她这才微微露出了一点笑容:

  “大家都知道,我们大队平时只有年底,才能得到些卖粮食的钱。而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钱分到每个人的头少并不多。但是,大队里面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全部都是要上学要养活。大队的老人也开始慢慢增多,很多人家里其实并没有多少钱的。有些人甚至兜里比脸还要干净。”

  程晓燕说得都是大队里面大部分人的生活写照。大家每天认真上工,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个事情。

  “我这个想法虽然有点天真,但是我觉得我们大队其实可以试试,想办法赚得钱。”说着,陈晓燕把笔记本翻开第二页,把写在中央的数据用手指画了一个圈,朝众人点了点。

  一听是赚钱的法子,大家都不自觉地把头往程晓燕点的那个地方看过去。

  程晓燕见状,心里有了点谱。

  她就知道,没有人能拒绝给家里多点补贴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勤劳的人来说,能多赚点补贴的话,家里的日子也更加的轻松了。

  这个计划产生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她想给大队找些能赚到钱的路子。如果大家手里都有了收入的话,那么,等市场开放后,即使那一家给整个大队带来灭敌之灾的皮鞋厂出现的话,他们大队也有了喘息的机会。他们林家毕竟是在红星大队安家的,不到万不得已,程晓燕不会把这个地方舍弃掉。

  如果大队直到市场开放后,仍然靠种地为生。那么以后即使没了董家英介绍的那家皮鞋厂,也有可能有印染厂、造纸厂或者其他很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破坏的工厂落户到这里。毕竟,红星大队的地理环境非常优越。

  红星大队背靠一座大山,四周地势非常开阔。离得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无论是离海边的码头还是离公社,路程都不算远。这样一块肥肉,在市场刚刚开放的前期,肯定会吸引只会追逐利益的商人。而如果整个红星大队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那么无论再来多少贪婪的人,他们大队总能保持清醒。

  这也就是她为什么会花费时间精力来制定这个计划最大的原因。至于说能赚到多少钱,目前是没有办法做出评估的。只要有了计划,后续的工作自然就会有进展。等市场开放后,机遇只会更多。

  林家众人的视线已经随着她手翻动的动作,轮流把红色笔记本上的信息看完了。

  看完后,大家的脸色都有了些微震惊。

  不是他们没有见识,实在是没想到,他们大队那一山的桃林,桃树的数量有那么多,产量居然有那么高。

  “当然,我这些数据有些是按照现在桃林的生长来估算明年的产量,不一定准确。但是,如果明年的年景好的话,那么,明年我们大队的桃子的产量会比今年多三分之一。”

  程晓燕口中说着“假如明年年景好”这样的假设,实际上,她的心中非常肯定,明年的年景肯定是很好的。甚至会比今年好上不少。因为《女首富董家英》里面,有提过董家英最后在红星大队的那段日子。

  书里,董家英描绘最后一年在红星大队的美好日子。那个时候,她已经收服了整个红星大队上上下下、男女老少的心。大家都对她这个城里来的小姑娘照顾有加。

  而她将在这美好的一年里面,学习整个高中的知识。整整一年的时间里,红星大队风调雨顺,她甚至因为林家人的爱护,并不用去上工。反而天天呆在家里学习。等到高考恢复的通知一出来,她就会考上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董家英会喜极而泣。而大队的人心疼她这个小姑娘,把自己那年收入的小部分都塞给她,置办出远门的行头,让她去到京城不至于被人家瞧不起。

  回想起这一段描写,程晓燕只想冷笑。

  回忆录里面的那个红星大队的村民,究竟是怎么样的鬼迷心窍,才会把一整年分到的钱,拿出小部分给到董家英。

  而董家英揣着整个大队上千户人家给她的钱去京城,那又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幸好,董家英没有了幸运珠。没有了幸运珠的董家英,就不再具备迷惑人的能力。无论她再闹出什么事情来,她总能把这人给拍下去。

  程晓燕见林家人都看明白笔记本上面的数据,又指了指另外一页上面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结起来,大部分是用于记录桃树的生长情况,其余的都是关于今年糖厂收购的那些桃子的数量以及价格。

  所有的这些数据咋一眼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关联。

  不过,程晓燕见众人看完了之后就补充了一句:

  “这些数据是我让启生帮忙统计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去后山那边实地考察过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后山的动物跟植物越发的涨势凶猛。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是后山草木长得十分茂盛。虽然我不能现在就下保证,但是我可以说,明年我们的桃林产量应该会比今年提高不少。”

  林大哥听完陈晓燕的结论后说道:“桃子产量高不好吗?产量高了,到时候我们送到糖厂那边的桃子数目增多,收入自然就高了,到时候这些钱分下来,我们每一户人家都能多分一些钱。”

  程小燕并没有反驳林大哥的话,反而点点头说道:“是的,大哥。桃子产量多的话,从糖厂那换回来的钱跟票也会更多。但是,大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自己来生产桃子罐头呢?”

  程晓燕的话,让全家人都瞪大了眼睛看向她,只有林启生笑眯眯地直点头。

  早就预先思考过林家人反映的程晓燕,非常体贴地给他留几分钟的时间来思考。

  不过,林大哥倒是又反驳了一句:“我们大队都是些老农民,又没有厂房,没有设备,没有资金,没有原料,怎么生产桃子罐头?”

  程晓燕认认真真地把林大哥的话听完。

  接着林二哥又说了句:“再说了,我们大队也没有人会做桃子罐头这种金贵的东西呀!”

  陈小燕都一一点头,抛下一句:“但是,糖厂也不会把我们的桃子都收完啊!”

  “为什么不?”林大嫂不由地脱口而出。

  林启生这下才开口:“因为糖厂做罐头的生产线就拉了一条,其他设备主要还是用在压榨糖那边的业务。今年糖厂在我们大队还有附近几个产水果的大队都收了不少水果。这些水果品种不同,都是为了丰富罐头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