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第74节(2 / 2)


  “老叔,多亏了她们提醒。我问问,我们大队有多少人家的孩子想参加高考的?”

  大队长愣了愣,接着回想了一下:“就听说王歪嘴那孙子要参加。就是那张白水。你跟启生的高中同学啊!其他人暂时没听说。”

  程晓燕这会儿腰不酸,腿不疼了。她差点忘记了这件大事情。

  “老叔,这高考不是只有高中生可以参加的。大队要是谁家孩子觉得自己能力到了,也是可以参加的。”

  大队长可真没想到这里。他一个老农民,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思维。没上高中,怎么就能考大学呢?

  程晓燕就知道,红星大队都是老实人。大家虽然很震惊高考重开这个消息,但是都没往自家想一想。

  按照她对《女首富董家英》回忆录的记忆,这董家英之所以能参加第一届高考,就一飞冲天,直接考进京城的大学。其中,固然有幸运珠的帮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参加第一届高考没有多少限制。

  很多拖家带口的知青或者初中生都去参加了,这些人特别是知青,远离学习的时间太长了。要是真的考试,估计还比不上一直呆在学校上学的初中毕业生。

  这样的话,红星大队高中毕业生就那么几个。但是,初中毕业生可是有不少数量的。

  大队长越听程晓燕的话,眼睛就越是亮了起来。

  是啊!没有规定不让初中生报名啊!要是一个不小心,红星大队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那不是件大好事情。

  想到这里,大队长着急地跟程晓燕摆摆手,准备去问问公社主任,确认一下政策的要求。

  看着大队长急匆匆的背影,程晓燕掏出自己的钥匙,把罐头厂的大门锁上。心里却想着,这样看来,启生那套高中教材,还不能直接给到知青了。

  大队长的动作非常快,很快就从公社那边得到消息。这考试还真的没有限制一定要高中毕业生才能参加。

  把消息在大队公布后,又是一轮新的热潮席卷整个红星大队。

  很多家里有孩子今年初中毕业的,都准备让孩子去撞撞大运。要是一个不小心,真的考上了的话,那不就是祖坟冒青烟。孩子的未来都能得到改变吗?

  程晓燕也没想到村民们这样热切,这会儿她也跟着林家大哥、大嫂一起在大队部里。听着大队长口干舌燥地跟来确认的村民,一个一个耐心地点头,说可以报名。

  她转头看向林大嫂:“大嫂,你是不是想让建设也去试试?”

  林大嫂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有点激动:“嗯,嗯。多好的机会啊!试试又不会坏。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说不定就考上了呢?”

  是啊!来咨询的人都是抱着这个念头。程晓燕也觉得,可以试一试。据说那考试题目是难,但是肯定不会有以后难。考试以后只会越来越难。第一届说不定就能考上了呢!

  林家人回到家里后,一家子再次坐到堂屋的桌上,讨论着要不要让家里三个孩子一起参加高考。

  三个孩子年龄相差不超过两岁,一个上初三,两个上初二,都可以去试一试。特别是林建设,这孩子喜欢学习,虽然性格有点跳脱。但是,说道学习,那是经常排第一的。

  “这事儿我们是这样想的,但是也要问问孩子的意思。”程晓燕听到林大哥跟林二哥都决定让孩子去参加高考试一试,不由地插了句话。

  因为,她自己是知道的,有些事情,还是要本人来决定。就像她自己,意志坚决,对自己的未来有详细的规划。

  “那肯定要问问孩子们的意见。等周末老二早点去学校接孩子。”林爸爸拍板说道。

  就这样,等林二哥周末开着大队的拖拉机,把整个大队的初中生,还有那几个工人都接回大队的时候,一场关于要不要参加高考的话题,在整个红星大队的无数家庭展开讨论。

  林家,林建设早就在老师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了。

  当听到自己爸妈问自己意见的时候,这小子立刻激动地跳了起来:“我早就想参加了。我还怕你们不答应了。”说着,这小子高兴地围着堂屋中间的桌子转着圈圈。一边转,一边手舞足蹈地说关子也要一起参加。

  程晓燕看到他这活泼样子,心里十分好笑。

  接着,两个女孩子也被问到同样的问题。

  “要是你们想参加的话,今年跟哥哥一起报名。到时候,要是运气好,真考上的话,可以跟哥哥考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城市,互相也有得照料。”林妈妈拉着两个孙女的手,慈爱地问道。

  林春梅跟林夏兰互相看了看对方。她们姐妹从小一起长大,跟亲的也没区别了。如果考试能一起参加,以后能一起上同一个大学,好像也不错。两人都点点头,想去试一试。

  就这样一个晚上,红星大队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决定参加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第二天,当大队长这边得到很多家长的肯定的消息时,脸上的笑容一天都没下来。无论考试结果怎样,大队的下一代将会越来越好。

  第75章 去市里

  “卖出去多少?”

  “库存就剩五千多罐了。”

  大队部里,现在坐满了大队干部以及好几个村民代表。红星罐头厂说到底是集体的工厂。因此,隔一段时间,关于工厂的运转都需要开会,进行汇报。

  程晓燕坐在那里,对着手中的资料,把这一个月罐头厂的运营情况做了一次详细的报告后。就有村民代表问出了这个问题。

  整个大队只有大队长跟会计能够接触到罐头厂具体的数据。现在这个数据一公布,果然让她们惊讶不已。

  “这是真的吗?那我们今年光是卖罐头,不得要赚多少啊!”

  “是啊!是啊!”

  接二连三关于赚大钱的话此起彼伏。特别是那些没有接触过罐头厂的村民,更是两眼放光,一副要发大财的高兴样子。

  要知道,这集体工厂,年底除了少部分收入上交给上级单位,其他的就是集体内部可以分的。一罐水果罐头五毛钱,今年一共生产了一万三千罐,时间才花了不到一个月。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罐头厂就能赚六百五十块钱。

  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

  程晓燕看到大家那笑容越发夸张,不由地提醒了一句:“这收入到时候要先把大队公账上的欠款还上的。”

  当初建设这个罐头厂,基本上全靠大队公账支撑。今年等所有的罐头销售完毕后,扣除成本,剩下的收入程晓燕是觉得应该把大队公账上的缺口填上的。

  等把欠大队的钱还清后,这家罐头厂才能说进入盈利阶段。

  这话一出,众人那颗火热的心渐渐冷却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