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240节(1 / 2)





  余乐笑着,是不太好看,这裤子让他像长了两条大象腿,但穿着舒服就好,尤其是在比赛的时候,舒适到感觉不到衣裤的拘束,才是最好的装备。

  说说笑笑,期间也有人上来,但都不是认识的人,视线对上就错开,直接就滑了下去。

  这些选手到很谨慎,在适应场地的过程里,基本都只做两周的转体,然后早早的就等着落地,用身体去记忆落地瞬间的微妙差距。

  当然,余乐他们也一样,两周是个很安全的周数,既做了空中的技巧动作,也完成了落地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但就算这样,还是有人摔倒,有人失误。

  时间过去,游客渐渐多了起来,有游客带着滑雪板来到了大跳台上,但踌躇不前不敢出发。个别出发的虽然上了跳台,但也只是跳起来而已,然后在尖叫声中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路滑到了底。

  职业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差别还是很明显。

  后来人渐渐多了起来,还有些才睡醒的单板选手也来训练,滑一轮需要等待的时间在不断增加,余乐开始有点儿嫌弃这样的效率,目光往隔壁的坡面障碍技巧雪道看。

  这一看,想要过去的心思就熄灭了。

  那边儿的人更多。

  八米的大跳台不敢玩,还不敢玩玩道具,跳跳三米的台吗?

  那边儿甚至还有家长带着小朋友在“呲箱子”,十足十的滑雪公园的热闹气氛。

  约拿的人影都看不见了,职业选手也大多对这环境无可奈何,收拾了滑雪板离开,有的人甚至还在往这边来。

  余乐有点儿累,决定休息一会儿,计划接下来上点儿难度再练两次就得了,人越来越多,不单单是效率问题,人员一旦复杂起来,也会影响专注力,继续练下去不过是消耗精力而已。

  这边儿他刚有这种打算,谭季就说:“带手机了吗?”

  余乐摇头,大跳台带手机是想让手机捅肚子里吗?

  谁知道谭季就从衣服兜里拿出手机丢给他:“一会儿帮我个忙,下去帮我录个视频,看看今天能不能更新了。”

  余乐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抱着手机睁圆了眼:“七周!?2520!?”

  谭季:“……”

  余乐看谭季突然黑了的脸,后知后觉:“不行啊?那六周?五周?”

  谭季一伸手就把手机从余乐的手里拽出来,“怎么废话这么说,婷婷等会儿下去帮我录视频。”

  谭婷就乖,接过手机“嗯”了一声,一句废话都没有。

  余乐还以为谭季被自己说的不打算挑战了呢,手机被夺走的时候挺失落,如今看见谭婷拿了手机转身就往下滑,他兴奋的跟打了“鸡血”似的:“我也一起!!”

  余乐追在谭婷后面,从跳台侧面的雪道滑了下去,然后两人在尽头处,护栏前站定。

  谭婷看余乐一眼:“你不练了?”

  余乐摇头:“不练了,我看季神表演。”

  谭婷说:“有什么好看的?”

  余乐说:“极限挑战啊。”

  谭婷笑了,这姑娘笑起来很甜,有着雪山的纯粹,从里到外都是一种纯洁的颜色,她说:“极限运动也要试错的,再拿命拼那也是命,他不可能比我们滑的难度更高,至少在他完成五周转之前,是不会做六周转,就更别提七周,场地限制不是玩笑,硬要做,回头儿脑袋就干脖子里去。”

  “……”余乐。

  这姑娘吐槽她哥倒是一点儿不口软,简直血腥啊。

  不过既然下来,余乐也就不回去了,这一上一下就得浪费半个小时重新排,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游客多的不行,还有些胆子大的跑来尝鲜,队伍越排越长,就像游乐园里排队等着玩过山车似的,越怕越想玩。

  他脱下滑雪板,在胳膊上一夹,然后就和谭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起来。

  两人都没有因为那莫须有的“绯闻”影响到相处的关系,倒是因为经常在一起出国比赛,越发的熟络,能聊的话题也变多了。

  就在这时,一个红色的人影滑下来,谭婷眼明手快地举起了手机,余乐这才看见出发的人是谭季。

  谭季穿衣打扮向来张扬,红色的滑雪服就已经够显眼了,却还在腰背领口做了明绿色的装饰条纹。老辈人说“红配绿丑的哭”,但在现代设计师的巧手下,那套衣服是又潮又张扬,往哪儿一站都是全村最靓的崽。

  大跳台全长也只有90米,比起坡面障碍技巧的600米雪道,站在下方轻松就可以看见全景,自然也就一眼能够看见出发的谭季。

  谭季是“野路子”出身,但底子很厚,滑雪的技巧肯定没得说,加速度的时候滑的那几下让余乐找到了视频里的影子,对大神的崇拜又在心里一点点地复苏。

  随后,谭季在眼前消失了两秒,再出来的时候就是从跳台上飞出来。

  同样是个偏轴转体,他的身体蜷的不够紧,也不标准,但有种独特的洒脱,像是一缕抓不住的风,无拘无束,敢去任何的地方。

  余乐脸上还戴着滑雪镜,白日里的雪山被太阳一照,过分的耀眼,并不是只有训练的时候才戴上。

  落在眼睛里的光被太阳偏斜了,但他还是下意识地眯着眼望去。有那么一瞬间,余乐像是看见了一个液态的明红色的火球,从水洗般的蓝色天空掠过,卷起让人看不见的狂风,下意识地屏息。

  他的嘴角抿紧,默默的在心里数着圈数。

  一周两周,旋转的速度很快,两周的时候还没有到达抛物线的顶端,这让余乐想起了自己的爆发力。

  所以,作为大神,当然不能仅仅是“不怕死”那么简单,基础的能力才是决定能够达到的高度。谭季能有如今的成就,绝不是靠拼命,就能那么轻松地换回来。

  第三周的时候,谭季已经抵达了最高点,这个翻腾的速度并不比余乐差,明显落下来的时候,还有最少一次的翻腾。

  但余乐开始不管谭季的周数了,他的注意力落在谭季的身体姿态上,想要预判他这一跳的落地能不能顺利。

  感觉不像能落地的样子。

  至少余乐如果在半空中是这个姿态,落地是一定会失败的。

  非常的不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