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32节(1 / 2)





  以赛亚是在一周后来到华国的。

  作为世界著名的雪板定制师,他有接不完的活儿,压根不需要他亲自走这么一趟,最多就是他的学生过来,不过大部分的雪板定制,基本都会在比赛现场谈妥,就比如安格尔。

  用手摸到对方用旧了的雪板,通过细微的痕迹,就可以知道使用者的滑雪习惯,再通过对方的身高体重,定制最适合的雪板长度,就连雪板的柔韧性都可以调整。

  他的雪板工艺比大品牌定制师更舒适很多。

  大概在五年前,以赛亚就不怎么接二线选手的活儿了,据说是忙不过来。然而“门槛”的提高不但没有让他戴上“傲慢的帽子”,在圈内更是被职业滑雪者趋之若鹜地追捧,有人甚至会捧着高出原价几倍的价格,只为了定制一副有着以赛亚印章的雪板。

  来华国,还是以赛亚这两年,第一次为了定制者,不远千里地出门。

  由自由式滑雪队安排的车辆,将以赛亚和他的学生从机场接走,然后将这位老人安排在了蛤喇子镇上唯一的一家星级酒店里。

  余乐中午训练结束回来,就从路未方的口里知道了以赛亚过来这件事。

  据路未方说,以赛亚是队里通过国家滑雪协会联系上的雪板定制师,专为华国队的一线运动,迎战冬奥会而准备,定制名单里有余乐、白一鸣、何宇齐、谭婷和张佳。

  定制雪板的花费会从他们代言房氏集团粮油产品的代言费,也就是分给总局的那一部分里支出,也就是说队员本身是不花钱的,体育局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这部分收入又以福利的方式还给了他们。

  那何乐而不为。

  所以从听见这个消息开始,余乐就在期待和以赛亚的见面,下午训练也难免有些浮躁不专心,会忍不住和周晓阳聊上几句。

  周晓阳就满脸羡慕地说:“配备上好武器,战斗力就更上一层楼,也不知道定制雪板多少钱,我自己能买得起不。”

  余乐倒是觉得周晓阳理解的不太对,说:“定制雪板就能提高成绩,那还用训练?定制雪板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在旧的雪板坏了后,再去重新适应一块新的雪板,用定制雪板可以始终维持在一个训练节奏里。尤其是我这样的,你也看见我这几天滑新板子多痛苦,平时能轻松做出来的也不会做了,你不一样。”

  “啊?我怎么不一样了?”周晓阳笑呵呵的,喜欢余乐夸自己。

  余乐果然就夸着说:“你和我不一样,我是人去适应雪板,你是雪板来适应你,无论什么雪板到你手里,你都能很快上手,这一点我确实做不到。要不是怕受伤,我肯定不会换板。”

  “嘿嘿,没有,没有啦,这就是学渣和学霸的差别,我有时候就是将就,不像你喜欢做到极致。”

  “也不是吧……”

  余乐和周晓阳“商业互吹”了一会儿,勉强压下了对以赛亚的好奇和期待,各自心满意足的继续训练,直到下一次谈话的欲望出现为止。

  余乐爬起来看,地上这坑都是他今天摔出来的。换了个新板,正常滑雪没问题,但所有需要精准控制的技巧动作,余乐的成功率就降至不足50%。

  哪怕是雪板薄厚的细微差距,都会一再导致他的失败。

  摔倒后,没有了初速度,后面的道具和跳台也不能完成更高的难度,再说道具都这么惨,跳台不是更惨,余乐为了不受伤,最近也没怎么练跳台。

  总之回来后这一周的训练效率简直惨不忍睹。

  这也是为什么余乐会有感而发,夸赞周晓阳适应能力强的原因,他实在有点讨厌自己的挑剔。

  简单地做了一个一周的偏轴转体,余乐从最后一个跳台飞出去,方才一站稳,就看见了站在护栏后面,蓄着络腮胡,头发胡须花白,很有几分艺术家气息的老人。

  “以赛亚!!”余乐惊喜的开口,朝着对方滑了过去。

  以赛亚的身边围着国家队的教练们,这也是国家队教练第一次和这位著名的雪板定制师打交道,在余乐下来之前,他们已经和以赛亚聊过了彼此的想法,交谈的很愉快。

  然后余乐来了,正谈话的以赛亚眉眼舒展到一个极致的程度,高兴地大喊:“余,哈哈哈!我们又见面了!”

  余乐上前,隔着护栏,与以赛亚热情地拥抱在一起。

  其实他们也没那么熟,在利智的时候,以赛亚并没有出现在第一次场和最后一场的比赛里,他只是中间有两天在工作,余乐还是通过约伯认识的他。

  不过简短的交谈,在国内的再一次相遇,突然好像变得亲密了几分。

  余乐与以赛亚热情寒暄,其他教练就围在身边安静地看着这一幕,直到以赛亚的职业病发作,目光落在余乐穿着的雪板上,话题也终于回到了大家期待的方向。

  以赛亚说:“这还是那块雪板吗?”

  余乐摇头:“那块雪板坏了,这是我的新雪板。”

  “哦,天呐,太糟糕了,快换回来!你这是在害自己!”以赛亚声音大的像怒吼,吓了所有人一跳。

  以赛亚的话有点严重,甚至等不及余乐询问,就有好几个教练同时开始,想要知道以赛亚嘴里的“害自己”是什么意思。

  但最后这个殊荣还是交给了柴明。

  以赛亚对自己的失态也有点惭愧,他醒了醒嗓子,轻声细语地对柴明解释道:“我并不想把事情说的那么严重,毕竟我不可能为每一个需要的选手,都能制作一块适合他们的雪板。

  但我必须要说道的一点,就是如果找到了我,我希望那个孩子不要再去做一些不合适的适应。

  我们的身体有自己的记忆,你们必须知道,被打磨到最适合自己形状的雪板,一定是最棒的,所以再去适应新的板子,你的身体就会被迫改变,那么我定制出的雪板应该是现在这一块,还是以前那一块呢?

  我的意思,希望你们能明白。”

  余乐听到一半儿,就已经完全明白了以赛亚的意思。

  这件事说起来很简单,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外人未必知道最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关于核心可能会“被迫”变化这件事,正是这几天深深困扰余乐的地方。

  余乐天生就是吃这口饭的,所以他对平衡感和旋转核心的把控,都极为精准、极致。

  在换上新的滑雪板后,他确实感觉到身体内部核心点,正在试图发生变化。

  他可以做到,他强大身体控制能力,确实可以让他在更快的时间里去适应这块新板,重新在身体里定下坐标。

  但这是一个从极致的原点,不断向外扩散的过程,就像水里的波纹,到了最后这一点点的变动就会被放大到极致。

  在跳台部分,他可以完成一周转,两周转,但是当难度提高,他核心区域的变化,所牵扯到的手脚头部分,四肢末端的控制力要求就会跟着有巨大的变化。导致他必须去不断的调试,直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完成目前能够完成的,最高的四周半的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