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49节(1 / 2)





  余乐的第一个街区,就是那座五米长, 高有80厘米的平桥。

  一个折返的滑行,帮助他在出发的时候, 获得了比直接滑下来,还要多5迈的速度, 这个速度用来做270°上桥,最是合适。

  余乐倒滑靠近, 这个过程依旧在不停校正身体的角度。

  倒滑方面的技巧, 无论运用在哪里, 只要成功,分数都会比较高。

  因为难度大。

  很多人都觉得余乐除了450°的大灾难,应该已经掌握了街区里几乎所有的技巧。

  事实上并不是。

  余乐也有失误的时候。

  如果成功率无法达到95%以上,余乐就会判定这个技巧自己没有掌握。

  在比赛里出现5%的失误他可以接受,再高就不行了。

  不操心吃穿,天天练着的东西,如果还会出现失误,那就是他练的还不够。

  其中,在出发之后,第一个街区里,首先由于速度的原因,余乐就一直只能完成270°的正滑上桥,和180°的倒滑上桥。

  270°的倒滑上桥,他确实可以在后面的街区完成,但第一个街区就不行。

  所以对于余乐而言,这是一个新的更高难度的技巧。

  决赛了,总是要努力一下,试着去拿更高的分,至少也要拼出一个90的总分吧?

  深呼吸。

  从胯部拧转的身体,可以很好地看见身后的视野,在抵达起跳区域的瞬间,余乐毫不含糊地起跳。

  这个动作,他的成功率不到95%。

  有失败的可能。

  小心。

  谨慎。

  全神贯注。

  身体在半空中拧转大半圈,雪板就撞在了桥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滑雪时间长了,有时候只是起跳就知道自己这个动作能不能成。

  听这声音也是正确的声音。

  是脚下的雪板落在桥上,还是脚尖或者脚后跟的雪板落在桥上,完全是两个声音。

  沉闷的重声,还有清脆的轻声。

  更不要说身体的平衡机制所感应到的轴心问题。

  一切都是妥妥的。

  余乐在眨眼的功夫,就换了一个朝向,稳稳地落在了桥上。

  没有一丝晃动,平衡感让他轻松站立在80厘米的桥上,站直。

  便是如同脚踏冲浪板,乘风破浪的俊逸。

  这种感觉又来了。

  在电视屏幕前看着这一幕的裁判,发现自己就算不去看余乐身上的号码,只是凭借他在桥上的姿态,就能够知道这个人是谁。

  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

  和大部分都觉得压的越低,重心越稳的选手不一样,这个来自华国的余乐,他喜欢在桥上站起来。

  也是唯一能够在桥上,把腰背挺直的选手。

  看惯了压得低矮的,姿态狂野帅气,如狼似虎般的桥上姿势,余乐这独树一帜的身影,真的很难让人忘记。

  也难怪现在在国际雪联里,议论余乐的声音越来越多。

  前不久才结束的国际自由式滑雪裁判研讨学习会,单是余乐一个人,就占据了五分之一的时间。

  要知道自由式滑雪目前是五个项目,男子女子还有未成年组加一起,值得关注的选手足有30来号。

  余乐一个人却占了六七个人的讨论时间。

  那次研讨会后,之前听没听过余乐这个名字的人,都记住了他。

  “很有个人特色的一名选手。”

  “天赋非常棒,进步神速,尤其是他的旋转和平衡能力。”

  “其实高难度的技巧也掌握的很好,已经可以做到1620的周数。”

  “去年还觉得他只会翻腾,今年的偏轴就练出来了,该说不愧是从空中技巧强势队伍走出来的吗?据说他原本跳水的水平也是世界一流。”

  “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他在桥上的姿势,你们真应该多看看他的视频,他每次都会习惯性的在桥上把腰背挺直,那种从容感我应该怎么形容呢?”

  来自华国的刑说:“仙气,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