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67节(1 / 2)





  余乐都知道。

  知道失败的后果。

  所以他更要成功!

  从出发开始就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这一刻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余乐甚至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个程度。

  耳清目明,呼吸平稳。

  仿佛向死而生的决绝,在他飞起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命运都注定了。

  要么拿第一。

  有么……就此退出比赛。

  于是,在渴望荣誉和金牌,在受伤的威胁下,余乐调动了全身的,每一寸的力量,几乎是数据化的,配合大脑去调控。

  用多少力跳起来?

  旋转的速度又是多少?

  核心的稳定性如何?

  双手紧紧抓着雪板的外侧,既是为了符合这项运动的要求,也是为了让自己蜷的更紧一点,以缩短空中翻腾的半径。

  是的。

  翻腾。

  余乐一直都是个更擅长翻腾的选手。

  他的1620也是以翻腾为主的技巧。

  连续四周的向前翻腾不难,关键是要缩短翻腾的时间,为落地做准备。

  速度这么快,他也没有把握落地一定成功。

  更何况还有最后一个街区等着自己。

  他必须安排好每一步。

  他从来不怕自己展开的时间不够,因为他足以在翻腾的周数里,将时间节省回来。

  所以必须缩紧,缩的更紧!

  把自己变成一个球……不,是一个奇点,一个缩小到了极致的点,让那个点严丝合缝的行走在抛物线上,用着更快的速度走完它该走的周数。

  一周。

  两周。

  三周。

  半周……

  当世界颠倒,头下脚上的时候,余乐松开了紧紧抓着雪板的双手,身体就像从泥土中生长出的枝桠,在时间百倍的加速下,枝桠舒展,嫩叶生长。

  于是在那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却又快如闪电的奇妙时间里,余乐调转回来的身体,再轻轻一拧。

  双脚脚尖先一步来到了前方。

  随后,头跟上。

  落地。

  巨大的冲击力让余乐的下半身骨架,有那么一瞬间仿佛无法支撑,就要散架似的。

  好在肌肉的力量紧跟而上,稳住了摇摇欲坠的身体。

  蹲的有点儿过深的年轻人,在所有屏息的注视下,腰板用力往上一挺,又站了起来。

  下一秒。

  护栏外响起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1620来!

  没看错,这就是1620!!

  这一届美洲杯,坡面障碍技巧,第一个1620!!

  余乐的队友在为他欢呼,米国的观众在欢呼,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发出了尖叫的声音。

  “妈妈呀呀呀呀呀!!!!”

  “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四周半!!”

  “我要疯啦!!”

  裁判室也充斥着各种,犹如松了一口气的喟叹之声。

  心满意足的舒气。

  这么优秀的表现,如果在最后一跳输了,实在让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