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483节(1 / 2)





  但他不说话有人却说:“再吃下去,腹肌就不见了。”

  盖伦看向约拿,“很快就会瘦下来。”

  约拿摇头,没有再说,盖伦不是一个能开玩笑的人,他总是很严肃。

  接着就到了余乐。

  身边就剩下雅克和约拿,他们一起为余乐加油。

  “加油,1980。”

  “加油,注意安全。”

  余乐点头,出门的时候将毯子丢在门口的衣物篓里,然后拿起架子上的滑雪板走了出去。

  出来的时候,稍微有点起风,在余乐前面的选手被留了下来,等待风小一点。

  大跳台的空中时间太长,很容易受到风速的影响,所以会有教练团队在半坡位置进行观测,教练团队的时机选择也很重要。

  等了大概不到一分钟,体感风速就小了很多,这个时候余乐前面的选手也起身走到出发点,然后滑了下去。

  余乐走到出发台的时候,这名选手正从大跳台飞出去,看高度和动作,应该是一个四周打底的技巧。

  已经是决赛场,又有亨利四人跑到这边来比赛,这场洲际杯的底线很高,四周的1440也不过就是勉强进入决赛。

  前面这名选手落地,余乐将目光收回前,往半坡处看了一眼。

  教练团队也在进行替换,柴明和路未方站在了半坡的看台上,他们手里拿着风速检测仪器,身后的旗杆上插着的会旗也是观测的手段之一。

  这时候风速应该不快,也就不到二级,旗帜勉强飞舞。

  但山谷里的风有点儿乱,一会儿从左边过来,一会儿又迎面吹过来,余乐站在出发点,等待柴明的指令。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赛场上的等待让时间过的有点慢,余乐觉得自己好像等了四五分钟,实际上不到一分钟的时候,柴明的手举了起来,路未方对对讲机说着什么。

  同时,余乐身后裁判身上的对讲机响了起来,他走到了余乐身边,通知说:“准备出发。”

  余乐点了一下头,用最快的速度最后一次确认装备,低下头,滑出出发台。

  其他选手离开出发台就是双腿并行,利用坡度自然加速。

  但余乐蹬了两次雪,进一步加快速度后,才双脚并行,身体半蹲,往下弹压了三次。

  速度再一次地加快。

  耳边是呼啸的风声,骄阳落在滑雪镜的一角,在眼前点亮炫目的颜色,余乐滑上大跳台,上冲!

  上冲!

  继续上冲!

  生死时速般的冲至顶点,脚下猛地一轻。

  飞了起来!

  他单手抓着雪板的内侧,用手臂的力量带动身体旋转。

  极致收缩的身体化成最小的旋转半径,如同被鞭子抽打过的陀螺,快速地旋转出残影。

  一周,两周,三周。

  三周结束,余乐也不过才来到抛物线的最高处。

  当他开始往下落的时候,抛物线还在继续,第四周也完成了。

  下落的速度变快,余乐将抓着的雪板松开,脚放下去的同时,又是一周。

  第五周!

  已经是第五周了。

  1800完成。

  这个时候的余乐面朝前,如果就这么落下去,他将再次完成一个【日本抓板】的五周偏轴转体。

  一个很好的,在这个赛场能够拿到奖牌的难度。

  可要是只是这样,他在赛前进行的所有准备就白费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时刻。

  为了这之后的一步!

  余乐的双腿完全落下,板头低于板尾,与坡面形成了大于90°的角度。同时他的身体往前倾斜,提前找到平衡点。

  在完成这两个技术细节的同时,他的身体还在转动,转出了最后一个半圈,最终面朝跳台。

  五周半。

  1980。

  反向落地。

  说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