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儿第104节(1 / 2)





  孩子们过了周日,回去住校了,季允晟倒是把行李搬了过来,情愿每天搭公交去学校。

  秦校长一听,哪儿能让季教授乘公交啊?让小面包天天来胡同口接,这个引起了邻居的注意。

  孩子们都上学去了,许老师家的亲戚还天天住这里,晚上回来要是早了,还淘米烧饭。

  王大姐忍不住过来问:“您是许老师的表弟?”

  毕竟看上去比许老师要小好几岁。

  季允晟边炒菜边说:“我是跟她失散三十二年的未婚夫。我比她还大两岁。”

  “啥?未婚夫?”王大姐挠头,“所以您回来是?”

  “我在海外没结婚,我这次回来就是找清璇团聚的。”季允晟泰然自若。

  大妈拿出查户口的架势,把季允晟的底儿查了个翻天,总结:“所以,您在国外是教授,您要回国来教书,以后跟许老师结婚?”

  “没错。”季允晟把菜端到桌上,“基本上定了,明年春节,到她哥哥那边去结婚。回来之后再请一请国内的同事和亲朋。”

  季允晟打电话到许清璇的办公室:“我做好饭了,你快点回来。资料拿回来看也可以啊!我等你!”

  王大姐听着季允晟那柔情似水的声音,愣了半晌儿,回过神来:“季老师,我先回去了。”

  “您慢走!”

  王大姐往外走,顿时感觉,今天晚饭吃饭都香了,许老师有大新闻啊!

  看见许老师进大门,王大姐笑着说:“许老师,最近天天回来吃晚饭啊!”

  许清璇不明就里:“是啊!”

  第二天,许清璇去局里上班,早上开完会,被吴局长叫住:“许老师!”

  许清璇等着吴局长给指示,吴局长笑着说:“恭喜啊!”

  她反应过来,满脸通红局促地不行,吴局长:“守得云开见月明。”

  想起昨晚她进大院的时候,王大姐刚好从家里出来,难道?

  只能回一句:“谢谢。”

  回到办公室,远在江城的葛家康打电话过来:“许老师,我跟你说,你结婚不能放在港城,要放在江城的,让我们都沾沾喜气。”

  “家康,你也来取笑我。”

  葛家康在电话里哈哈笑:“许老师,你和季教授要谢谢我这个大媒的呀!那次去季教授家里,我看到你的照片,我就知道里面有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啊!恭喜恭喜!”

  “你啊!”许清璇用冰凉的手背贴着热烫的脸颊。

  “许老师,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们不改初心,终究是团圆在一起,我跟淑芬想想就开心,淑芬说等你结婚,她要穿那件旗袍。”

  许清璇这下算是知道了,关心自己的同事,是真心在祝福她以后能幸福。心里的窘迫渐渐散去。

  一周后,许清璇把季允晟送上飞机,挥手和他道别,此刻的分别是为了不久的将来长久的相守。

  *

  学校里,谁都知道了即将来任教的大牛教授是庄玲玲的亲戚。

  “有了这么一个大牛教授做靠山,庄玲玲以后可以横着走了。”

  “说得好像她以前不是横着走的似的!”

  庄玲玲听见这话,拿着手里的书抽了一把这位老兄:“知道这个学期期末考题吗?”

  这位老兄,在厚厚的酒瓶底下面眨巴着他深度近视的眼睛,一脸茫然。

  庄玲玲举起手里的原版资料:“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我爷爷给拿来一大堆的资料,最近大家上课已经上到过内容了吧?我得跟大家透露一下,教授们决定把部分内容放进期末考试里。”

  这个消息让全班哀嚎,大兄弟叫:“庄玲玲,都是你引来,你特么要负责,我们考不过全是你的错。”

  “我不负责的话,今天来告诉你们干嘛?我偷偷看见宣教授出的题目,一下子傻掉了。这次你们别想三天就能过,做好三个礼拜狠狠复习的准备,否则挂科,我也无能为力,晚自习开始,跟我和诸蕴佳一起复习!我们一个一个知识点过。”

  “不是吧?这么狠?”

  “是真狠,这次我季爷爷从国外回来,跟秦校长他们做了交流,说起国外的教学……”庄玲玲说起国外的教学来,自然是一套一套,“秦校长认为,国内这么多年荒废,如果再不狠抓教学质量,如何缩短跟国外的差距。”

  实际上是庄玲玲和诸蕴佳一起被老师们当狗一样使唤,而这群王八羔子篮球打得不怎么样,还天天在篮球场上,心头十分不忿。

  她秉承着我入了地狱,大家一起入地狱,更何况这群王八犊子,有几个上个学期没好好听,期末的时候抓着她和诸蕴佳,狠狠坑了三天,最后她和诸蕴佳带着全班过了期末。

  还有了这么一个小曲儿:左手庄玲玲,右手诸蕴佳,带上我自习,考前刷一刷,考试无牵挂。

  于是,庄玲玲满脸担忧地跟秦校长探讨大学教育问题。

  在八十到新世纪初,国内的大学一直是严进宽出,只要是考上了大学,基本上没有不毕业的,毕竟外头缺大学生,恨不能尽快把大学生送到各个部门去。

  可也导致了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学习压力不重,太过于松散,出去之后,大学生不能立马就用。

  庄玲玲搬出前世流传甚广的名言:“专业选得好,年年赛高考。”

  他们学校,航空航天,一看就是科技天花板,不让所有人读得比狗还惨,叫什么高科技专业?

  大领导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