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漂亮原配重生了第56节(2 / 2)


  多牛的客人,要三百块的接待费,还能预支?

  “肯定能。”陈玉凤打开铁门说。

  马琳又说:“要搞不定也没关系,因为是包场,这笔钱军区肯定会付。”

  “好。”陈玉凤说着,推开了门,先放三轮车师傅进门。

  马琳既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宽慰自己:“阿眯小时候最喜欢我,最听我的话了,她肯定会原谅我的。”

  陈玉凤只礼貌的说了声:“再见!”

  但马琳欲走,又说:“小陈,你婆婆做菜的手艺我信,但她刚从农村来,不懂管理也不懂经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可以找我,我还是当年的我,依然会无私的帮助她,就比如招待方面。”

  陈玉凤觉得不对,三百块的招待,马琳觉得是帮忙?

  她立刻说:“您派客人来,我包客人满意,这不算帮忙吧?”

  马琳想了想,纠正了自己语气里的偏颇:“是的,这是合作。”

  后堂,王果果正在帮三轮车师傅搬卸东西,周雅芳和俩闺女在楼上睡午觉。

  王果果毕竟云南山里长大的,力气特别大,一大袋一大袋的东西,她都是单手拎,三轮车师傅可谓大开眼界:“妹子你可真厉害,干起活来虎虎生风。”

  “我婆婆啊,家具她都会打。”陈玉凤说着,给了师傅五毛钱,打发了他。

  王果果把东西搬进了屋,回头说:“下周末又有招待?”

  “对,说是有三百块的招待费,还是提前预支。”陈玉凤说。

  王果果点头:“咱是农村人,城里人本身对咱有偏见的,咱必须硬气点,你跟马琳说的很对,咱是合作,不是她帮咱们!”

  就比如上周六徐耀国来吃饭,即使他当时就很不爽陈玉凤,但菜品好他就说不出啥来,而且几个干部对菜品都很满意,第二天全是回头客。

  她们是来开酒楼的,以质量求合作,王果果就可以硬气,可以有底气!

  周三正式开始营业,中午一开张,生意就好到让三个女人猝不及防。

  当然,来的都是散客,小俩口,或者一家三口,新店开业嘛,都得来尝尝鲜,因为一楼只有五张桌子,周五的晚上甚至还翻了一回台。

  因为都是一个系统内部的,而且张艳丽姊妹的事情又确实值得人们嚼一下,所以来的客人,饭桌上几乎都在说那俩姊妹。

  “张爱霞办转业了,我帮她办的,她戴个帽子,一摘,吓我一跳,她的头上像是倒扣了个面碗似的,满头白发。”一女同志对丈夫说。

  她丈夫说:“她儿子徐清不是更惨,摊上那么一个爹,本来他人在广州集训,档案也马上调过去,驻港部队呢,工资跟香港挂钩,一样是营级,但月薪三千,可这回档案被上面给扣了,人也马上调回来,一月70的津贴,要了老命了,关键是他这辈子看到头了,估计再升不了职。”

  “那徐耀国到底有没有杀过二奶嘛?”女人问。

  男人挑起饵菜,仔仔细细裹到一片半肥半瘦,软烂耙松的扣肉里,一大口填进了嘴里,仔细品尝了一番饵菜和扣肉交织在一起时,迸发出的那股咸鲜与油香,满意的哈了口气:“这谁能知道?”

  “还是别有吧,张爱霞人很不错,好多事情找别人办不了,找她打招呼就能办,而且你们军区本身就穷,她在,还能四处活动点福利,她走了,福利估计更不行了。”这女同志说。

  “你啊,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懂不懂?”她丈夫笑着说。

  正好这时服务员来添茶,俩口子也就不说了。

  “菜还合口吧?”服务员陈玉凤笑着问。

  “太合口味了,就一点,量太大,我的大胃口都吃不完,给我们打包吧。”男军官说。

  如今还没有打包盒,不过人们出行总喜欢带个饭盒的,陈玉凤替他们把菜和肉遮进缸子里,男同志敲桌子:“辣椒也给我们捎上。”

  女同志说:“这辣椒明天早晨起来拌面吃,保准香。”

  俩口子吃的满嘴油光的走了,走时还在跟陈玉凤挥手再见。

  晚上下了班,陈玉凤得跟周雅芳交待一下:“妈,我给过你各种菜的定量,你要按量配,不能总是搞那么多。”

  周雅芳一副呆头鹅的样子:“我怕客人吃不饱,会生气呀!”

  王果果负责炒菜,大热天的站在烟熏火燎的灶台上轮大锅,特别累,摘了帽子揩着汗说:“周雅芳,咱们定好价格,一分钱一分货,这叫卖买。你不能老拿客人当恩人,要搏人家的好感,该多少钱就是多少菜,你给得多,人家不当你心善,只当你傻,懂不?”

  周雅芳给王果果端了一杯水:“老亲家,咱都是乡下人,你咋懂得那么多?”

  “因为我原来也像你一样傻。”王果果灌了一大口水说。

  俩女人忙了一天特别累,俩孩子陈玉凤就得带回家,好让俩妈睡个好觉。

  俩女人还要去洗澡,周雅芳先上楼,去拿换洗的衣服了。

  大人忙,孩子就是玩儿,俩小丫头没人管嘛,疯玩了半天也累了,正缩在一块儿打瞌睡,王果果要抱蜜蜜,她立刻睁开眼睛:“奶奶说话不算话,说好了给我串三个鱼泡泡,没有串。”

  宰鱼就有鱼泡泡,王果果答应这丫头给她三个玩,太忙,忘了。

  “下回奶奶一定说话算话,你奶这辈子没偷拿过别人任何东西,也没在任何事情上食过言。”王果果话虽说的轻描淡写,但惊了陈玉凤一大跳。

  因为她又说:“按理我确实不该拿着别人的玉走,但当年徐干部的母亲在首都的医院工作,她对我们蒙自大山里的中药材特别感兴趣,鸡屎参、灵芝,冬虫夏草,尤其是雪莲,我家本来就是世代的采药人,当时我家珍藏的草药全寄给了他母亲,他母亲也曾经写信说要送我些很贵重的东西,我以为就是那块玉。”

  正所谓靠山吃山,下放的城里干部们两眼一抹黑,啥都不会。

  但本地既能猎野猪,也能挖中药,其实过得很富裕。

  所以王果果为了一条裙子,可以扛三头野猪去换。

  因为那种东西干部们搞不定,但于她来说,轻松容易就可以得到。

  站在王果果的立场上,徐师长的母亲亲口说要送她一样珍贵的东西,她就会误解为是那块玉,当然,也误解为自己对徐师长足够好,对他母亲也好,他母亲挺看好她,是拿她当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