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子宠婢日常第88节(1 / 2)





  不过还是记得让刘得福去告诉折筠雾一声,“就说是今日有要事,暂时不能回去陪她。”

  刘得福嗯嗯点头,殿下都这般说了,他也不敢对折筠雾说什么。

  于是进了后院,道:“殿下因为岐州的事情正忙,不能先来看您,晚膳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吃,您就先用晚膳,不用等他。”

  折筠雾就真以为是这样。她就先吃了饭,不过还是把自己的膳食匀出来一半让人送过去,“殿下跟我的口味一样。”

  他在溪绕东忙,折筠雾也不敢过去打扰他,只好等,不过等了一会儿看着天色越来越晚,又让人撤掉了一些鱼肉,只留下了粥喝汤。

  “这么晚了,吃太多肉不容易消食。”

  又看看天色,准备提了灯笼过去接人,结果还走在路上,就见着对面的太子殿下大步大步的朝着她走过了,怒气腾腾的道:“不是说了让你在家里等着我吗?天这么黑,摔了怎么办?”

  他骂道:“一群蠢材,太子妃要来,你们都不知道拦着点吗?”

  又骂道:“只提了四只灯笼!整个东宫是没有灯笼给你们了吗!”

  从马嬷嬷到疏月,每一个人都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折筠雾也被吓住了,抓着他的手,惊疑的喊了一句:“殿下……”

  她都能想出殿下在外面受了多大的气,回来才发如此大的脾气。

  她摇了摇头,“是我要来的,你别怪她们。”

  太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朝着她的奴才发脾气了。这跟冲着她发脾气有什么区别?

  赶紧搂着人回去,折筠雾被抱到榻上,太子刚想放开她,没想到却被她搂住了,翻了身子压在他的身上,轻轻地拍着他的背,“殿下,不要生气了。”

  太子心里好受多了,“不生气。”

  他自然知道她说的生气是什么意思,便叹气,“没事儿,没有什么大事,你不要担心。”

  又道:“以后不会这样发脾气了。”

  这是小事,从前也一样发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没想到这一次自己竟然如此生气。

  现在反应过来也觉得不可思议。两个人晚上躺在被窝里面聊天,太子小声道:“估计是我的年岁越来越大,对做事情期待的也越来越多,可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折筠雾安慰他,“你不是跟我说过吗?欲成大事者,必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段话没有磕磕巴巴,而是顺畅的背了出来,可见她也是用了功的。

  太子就笑起来,倒是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

  这些事情,竟然让她一个小娇娘来用这些圣人之言宽慰自己,实在是惭愧。

  他点头,“好,我苦其心志。”

  太子苦其心志,杨太监那边就要劳其筋骨了。

  太子殿下不高兴,折筠雾就想着法子做吃的给他。她有时候不高兴,就喜欢吃。

  说实在话,折筠雾觉得太子殿下也是个好吃之人。喜欢吃的人,一顿如果不高兴,那就吃两顿。

  杨太监就被折腾的够呛。因为折筠雾要的东西很明确,却又很模糊。

  “能让太子殿下吃了之后高兴的膳食。”

  这句话看起来说了什么,但是又好像没有说。杨太监愁的脑袋都要掉了。

  其他的膳食太监当时也都在厨房里面,听见了疏月过来传的话。

  他们见杨太监迟迟不动手,就想过去分一杯羹,杨太监呵呵笑了,两眼一瞪,“都滚开,还没轮得到你们张开翅膀!”

  杨太监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还是他的师傅当做闲话说给他的。

  大家是厨子嘛,说的故事也跟膳食有关。

  说是曾经有富人因为实在太有钱了,所以做什么都不快乐,后来有一天,他吃饭也吃不下去,无论是山珍还是海味,在他的嘴巴里都味同嚼蜡。

  导致他犯了拒绝进食的毛病。他的家里人着急,就四处寻找名医和厨子,最后一个农人带着红薯上门。

  那烤地瓜的香味飘入了病人的鼻子里面,瞬间就饿了。

  当时地瓜是只有农人贫民家才吃的东西,富人从来没有吃过,他觉得这个红薯简直是人间美味,遂给了农人一百两银子,买下了他的一筐红薯。

  当时刘太监不明白这个故事的意义在哪里,他师父就笑着说:“有人说是返璞归真,我却觉得不过是富人的毛病犯了,你让他顿顿吃红薯,他也要绝食的。”

  在杨太监的心里,太子殿下就如同这个矫情的富人一般,已经拥有了山珍海味,却依旧不高兴。

  他就开始做烤红薯了。不过他做烤红薯,起头是因为这个故事,不过最终决定做却跟这个故事一点关系也没有。

  做烤红薯,当然是因为当年折筠雾在的的时候,曾经在冬日高高兴兴的把红薯放在溪绕东的炭盆里烤熟了,然后用勺子一勺一勺喂给太子吃。

  富人有返璞归真,那太子有跟太子妃的回忆。

  杨太监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而且他也不敢直接把这些烤红薯送过去,只是做晚膳后的甜品糕点。

  一同送过去的还有枣糕,藕饼等。

  果然,太子殿下并没有在意平常就有的枣糕和藕饼,而是一下子就拿起烤红薯看。

  “厨房怎么想起做这个了?”

  折筠雾倒是有些明白,把事情说了一遍,疑惑道:“难道他觉得你吃了烤红薯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