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节(2 / 2)


  谢庸、崔熠坐在亭中长木榻上,又请潘别驾坐,潘别驾告了坐,也在下首坐下。

  “史生擅古体歌行,用律不羁,用字却奇,奔放排奡,洒脱飘逸;另一位贡举吴清攸擅近体绝句律诗,清新雅致,有六朝谢康公之遗风,都在本郡年轻人中有名声,小儿郎们戏称他们‘长史短吴’。”潘别驾接着说史端的事。

  “想来二生也是极亲密的?”

  “说不上极亲密,看着倒也不错。吴生乃建州郡望吴氏子弟,是个谦谦君子,脾气好,学问也好,我见过他们一块参加诗会,也见过他们唱和的诗。”

  谢庸点头,“另外两位贡举士子呢?”

  “另两个,一个叫吕直,一个叫焦宽,与史、吴二人不同,都考的是明经科。吕生脾气直爽,读书用功,焦生性子老实,不虚浮,是个实干的,都是好后生。”后面几个字,潘别驾说得格外郑重。

  “今晨发现史生出事时,几位士子都在?”

  “都在,他们住得这么近,哪有听不见的?”潘别驾觑着谢庸脸色道,“下官着意看过他们,并没有谁有异常,这几个士子着实都是好后生。”

  潘别驾又再行礼谢罪:“晨间是下官处置不妥了。”

  谢庸微点头,问起晨间发现史生亡故前后的细节,潘别驾一一作答。

  “下官问过先进去的僮仆,雪地上没有脚印。”

  “屋门未锁,只销了大门。”

  “未发现呕吐物,衣服扔在地上,床上也有。”

  “没有纸包纸袋、丸药的腊皮之类。”

  “他们都是一起进去的,错后只遣两个仆从送信儿,未有单人在史生房里的时候。”

  “昨晚的事,下官还未来得及问。”

  ……

  谢庸看看亭外雪松,扭头对潘别驾道:“这史生死因至今不明,若是剖尸,潘别驾为建州朝正官员,管理贡举事宜,怕是要请潘公代签剖尸文书。”

  潘别驾脸上现出难色,迟疑半晌,“若少卿等以为有必要剖尸,下官自然依从,只是,只是……唉……”回去若让史生家人知道闹起来,怕是不好收场。

  谢庸点点头,“我等于此事亦谨慎行之。”从来人们重死后尸身,本朝更是专门定了“残害死尸罪”,要“处减斗杀罪一等”,1大理寺其实也是能不剖就不剖的。

  听谢庸如此说,潘别驾面色松一松。

  谢庸看看崔熠,崔熠微摇头。谢庸站起身来,“如此,某等就不耽误潘别驾的工夫了。”

  潘别驾赶忙站起,施礼告退。

  他们说话的工夫,那边周祈已经把史端住的三间屋子翻了个底儿掉。

  这史生想来不是个家境好的,只一个旧箱箧,里面放着几件旧衣服,日常所用之物也大多破旧,偏褥下压着几个极贵重精致的锦囊荷包和一方绣帕。荷包都是空的,周祈虽不懂刺绣,但看绣风,看配色,还是能分辨出这几个荷包当出自不同人之手,况且其香味亦有不同。

  待展开那方粉白绣帕,周祈在心里“呦呵”一声,这上面印着梅红色口脂唇痕,2旁边又题了李太白的两句诗:“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香艳,香艳得紧啊。

  用自己不高明的眼光把这绣帕与荷包对比对比,似又是另外一人。周祈闻闻那帕子上的口脂,香味几无,这帕子也稍有些旧了,许是这史端在建州临行时收到的。

  送印有唇痕、眉痕的帕子给情郎,据说在京中妓子中颇风行,想不到建州也是如此——自然也不能排除是良家女子学妓子们的做派,送出此帕。京中女子风尚引领者,一个是宫眷们,即所谓“内家样”;一个便是名妓们,眉毛是宽是窄,口脂是紫是红,领口袖口,高髻低髻,一个不小心便影响了整个长安城的小娘子。

  周祈又查看这史端的书案书架,这样一位才子,书却不很多,且摆放整齐,周祈用手指抹一下书卷表面,一层薄灰,可见这位史生不是格外爱惜这些书,而是读得少。一样的不爱读书,人家就是才子,自己就是柴禾,人家下笔如有神助,千言顷刻便成,自己写个年终奏表吭哧吭哧写好些天,“数易其稿”“废寝忘食”,才算攒出来,这找谁说理去?

  书架上又有一个糕饼盒子,打开看,有几封书信,并一些史端的诗赋旧作,参差错落地扔在里面。

  书信没有什么特别的,都是远方朋友写来的,写的也是文人朋友间的家常话,且日期也不短了。

  周祈又大略翻看那些诗赋,史端的字洒脱大方得很,又似格外钟爱行草,这些诗赋大多用行草写就,只有几篇颂圣、宴会及以“赋得”为首的应制之作是用楷书写的,即便是楷书,也能看出两分不羁来。

  诗赋的内容颇杂,这些读书人,大概除了如厕,其余皆可入诗,但细看,还是能分出类别来,一类是游宴的,字里行间带着股子风流气,还有一类讽喻诗,看他把朝中某些朱紫大臣比成“虚耗”,周祈露出些无奈的笑来。

  这“虚耗”是传说中穿红袍、长牛鼻子的恶鬼,最爱盗取东西,还能偷盗他人欢愉,使人忧愁焦虑。以前士子们最愤世嫉俗的也不过把朝中亲贵比喻成“硕鼠”,这史生还真是有想法。

  挪动这糕饼盒子,又在这盒子下面发现几张精致的桃花笺,笺上几首小诗,有写落雪的,有回忆宴会的,还有一首咏梅,字迹秀丽婉约,署名都是“凝翠台主人”。

  这种笺子周祈在东市见过,或许可以去访一访这桃花笺诗的主人。

  里里外外翻了一遍,周祈也没找到什么助兴丹药的痕迹及其他更多证物线索,便把那些锦囊香帕、桃花笺子都放在糕饼盒子里,等会儿连同书信、诗赋一块给谢庸、崔熠看,谢少卿是读书人,许能看出什么更多东西来。

  正想着,他们便走了进来。

  “如何?”崔熠先问。

  周祈摇头:“不如何。只是有些感慨,人死了就没有秘密。若有一日我死了,阿崔你一定要早别人先到,把我的东西都烧了,我把那些传奇和刀剑都送你。”

  谢庸面色不愉地看她一眼。

  崔熠与周祈一样地混不吝,“说得就跟你有什么秘密一样,你最多也就是看两卷花花传奇罢了。”

  周祈用手指指他,小看我,我还有春宫呢。

  作者有话要说:  1《唐律疏议》

  2晚唐诗人韩偓的诗《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解寄缭绫小字封,探花宴上映春丛。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

  第50章 询问吴郎

  周祈把那个糕饼盒子放在案上, “你们看看吧, 物证都在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