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2 / 2)


  “你若累了,先歇一会儿,起来走一走。这个要先勾线稿,再慢慢用墨渲染,再着色,着色要一层一层地往上叠,急不得,总得个把月工夫吧。”

  周祈本以为他只是简练地勾个样子、画个意态——他屏风上便是极简单的水墨山水,大片的留白,谁想到竟是要画细笔画儿。

  “不急,我们慢慢画,都有空儿的时候就画一会儿。”谢庸又道。

  这么一说,得画到过年了……周祈看着谢庸,谢庸微笑,面上全无半点心虚。周祈有些悻悻,早知他会装相,又狡诈多端——却未察觉自己翘起的眼角儿。

  又画了一阵子,另一个来蹭樱桃饆饠的从外面走进来。

  “呦!画像?”

  周祈道:“五千钱呢,谢少卿太黑了。”

  崔熠不向着周祈:“北方才子,大理寺少卿,给你画像,五千钱还算贵?”

  崔熠看谢庸:“老谢,你也帮我画一张!”

  谢庸点头:“画你得加钱。”

  崔熠:“……”

  周祈笑起来,她一笑,震动了胐胐,胐胐不悦地用爪子拍了周祈一下,周祈赶忙安抚。

  崔熠问:“为何啊?你们这还邻居价儿?”

  谢庸微笑着看他一眼:“你衣服上的花纹太过繁复。”

  一身风骚朱红江南缭绫袍子的崔熠:“……”

  周祈张大嘴无声地笑起来。

  崔熠被两人合伙欺负,总要想着扳回一局。

  “老谢,你这画的阿周——”崔熠在画儿上找事儿挑毛病,虽只勾了轮廓,但能看出像是像的,尤其这一笑,但——崔熠说不出画中的周祈与那边坐着的周祈哪里不一样,但就是不一样,“阿周,你长得这般好看吗?”

  周祈挑起眉毛:“崔少尹,你今日才知道我好看吗?”

  崔熠看看周祈,把问询的目光投向谢庸。

  “阿祈是很好看。”谢庸正色道。

  崔熠:“……”

  周祈禁不住眯眼笑起来。

  唐伯领着罗启、霍英端着托盘进来:“吃饭啦,吃饭啦!”

  胐胐伸个懒腰,从周祈腿上爬下来。周祈也得以活动活动被压麻的腿,又去洗手,帮着摆饭。

  “崔少尹、周将军尝尝这樱桃饆饠。”唐伯热情相让,并亲自拿一双竹箸给周祈夹了一个。

  唐伯的饆饠比外面饆饠店的做得要小巧,薄薄的皮子,煎得焦黄,周祈不怕烫地咬一口,露出里面红艳艳的樱桃馅儿,啊,甜!香!这馅子不像饆饠店里的一样一味只求碎求细,反而有些半块半块的樱桃,让人咬着很舒爽,也不像外面的那么甜,更多些樱桃本有的鲜甜气。

  “好吃!”周祈又咬一口。

  唐伯又许下:“夏用樱桃秋用蟹,等秋天蟹子肥了,崔少尹和周将军来吃螃蟹饆饠,配着菊花酒,那才够味儿呢。”

  作者有话要说:  饆饠(bi luo):有各种说法,有说是八宝饭或者手抓饭的,有说是一种粗大带馅儿面食的,我们采用后者——想象中,类似长形馅饼。饆饠做法多样,可荤可素。

  第96章 端午佳节

  不两日就是端午。周祈本以为今年的端午又是大太阳挂着, 在曲江畔巡视半日得晒得满脸冒油呢, 却想不到半夜隐隐听到几声雷响,晨间起来,便见飘起了雨丝。

  周祈举着伞出去寻摸吃的,还未开门,便看见门缝里夹着的字条:“有新粽咸蛋,过来吃。”没称呼,没落款, 字比平时飘逸一些,略略勾连。

  周祈去敲谢家的门。

  罗启给她开门,胐胐只坐在廊下迎她, 谢庸见她进来,从书案旁起身, “洗手吃饭吧。”

  周祈恍然觉得自己是从外面归来的郎君,谢少卿自然就是掌主中馈的娘子——又美貌又贤惠那种。

  谢家人也确实不拿她当外人, 摆上的晨间饭食很是家常, 几盘米粽,一盘青壳鸭蛋,一盘拌芹菜,一盘拌菠菜,还有两样咸菜,喝的是粟米粥,不分主仆客人,一块吃饭。

  唐伯指给周祈, 哪盘粽子是红枣的,哪盘是蜜枣的,哪盘是红豆馅儿的,哪盘是栗蓉的。

  周祈爱吃甜,对各种粽子都喜欢,一时有些犹豫,不知道先吃什么好。唐伯的粽子包得不算很大,可她也万万吃不了四个。

  要不红豆沙?栗蓉也可。

  谢庸默默地另取了一副竹箸,把自己刚剥开的红豆粽夹开,把豆馅儿稍多的一半儿置于碟中靠周祈的一边儿,又将自己的碟子往周祈那边推一推。

  周祈有些不好意思,不过,馋嘛,是吧……周祈夹过来,笑着道声谢。

  谢庸看她一眼,也翘起嘴角,“还吃哪一个?”

  “栗蓉的吧。”

  谢庸点头。

  唐伯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却又不好笑得明显——周将军到底是女郎,怕她脸皮儿薄。大郎这般榆木疙瘩的样子,原来也会疼小娘子……

  罗启和霍英对个彼此都懂的眼神儿。

  周祈得谢美人儿照顾,几种粽子都尝了一遍,周祈觉得还是豆馅儿的最好,细腻,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