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4节(1 / 2)





  早膳一般都是清淡的,除了熬制的白薯燕麦粥,剩下的就是鸡蛋煎饼、土豆丝小菜、杏仁饼、九层咸糕,还有几样腌制的小菜。有一道松鼠桂鱼是顾晗特意吩咐的,她知道母亲喜欢吃鱼,顿顿都离不了。

  “外脆里嫩、酸甜适口,味道极好。”

  孙氏喝了半盏粥,筷子果然伸向了松鼠桂鱼。

  “您多吃点。”顾晗说着话,选了鱼肚子上的肉给孙氏夹了一筷,转头和顾晞说:“五姐姐,你也尝尝。”

  顾晞点头,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顾晗:“你和张居思相处的怎么样?”

  怎么说起张居思了?顾晗一愣,对着母亲和顾晞也没有隐瞒,实话实说:“她性格高傲,心眼又多……经常给我使绊子,我和她不怎么说话。”

  “那就怪了……”孙氏接上了话茬:“她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我喜欢吃鱼,昨晚还特意送过来一份……就是太辣了,我没有吃。她对我们这么热情,还以为和你很要好的。”

  顾晗秀眉紧皱:“无利不起早。”

  孙氏看了眼女孩儿,想起昨晚上李嚒嚒说的话,问:“……她讨好我们做什么?”

  顾晗语出惊人:“张居思可能看上了我哥哥,想嫁去顾家吧。”

  “啊!”

  孙氏筷子放下,也不吃了,“是她自己和你说的还是你婆婆找你的?”张家竟然在打暖哥儿的主意……这还了得。

  “都不是。”顾晗摇摇头:“是我猜的……不过也八九不离十了。张居思向我侧面打听了很多哥哥的消息。”

  “暖哥儿不可能娶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子。”孙氏的脸色冷凝:“她趁早死了这份心。咱们二房在家里一向不起眼,又只有暖哥儿一个男子……要想振兴二房,暖哥儿光靠自己争气是不行的,还得有一个强大的妻族做后盾。张家虽然出了两个进士,但比着咱们顾家,还是差了太远。”再说,就张居思对自己女孩儿使心眼这一条,她也不会容许嫁到顾家来!

  顾晗没有吭声。母亲说的虽然是她自己的想法,但基本也代表了顾家的立场。顾家出来的孙辈系嫡子,就算母亲不管,祖父和祖母也会为其挑选各方各面都合适的。他们的想法更深远——要的是顾家百世不衰,荣华兴盛。前世的时候,哥哥就娶的是武定侯的外孙女。

  “张居思确实配不上哥哥。”

  顾晞想起她在顾家时顾暖对她的照顾,说无微不至谈不上,但也尽了一个做兄长的本份。又想起在定远侯府赏花时,张居思对顾家的侮辱,平生头一次强势了起来。

  顾晗抬眼看了看她,给她夹了一块杏仁饼。

  早膳一过,王氏就派人来请孙氏她们过去,说是府里请了戏班唱戏,让一同热闹热闹。

  顾晗以身子不适拒绝了,顾晞就留在秋阑阁陪她。

  天刚到中午,热气就汹涌而来。路两旁的柳枝低垂着,无精打采。

  翰林院修撰是清衔,没有实际的政务。张居龄又是刚进翰林院当差,侍读学士徐励就让他跟着自己稽查理藩院的档案。

  顾景然作为翰林院学士,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偶尔也会参与史书的编辑、校勘。

  翰林院作为社会地位中最高的机构,正厅分为典簿厅与待诏厅。典簿厅是掌奏章、文移,以及对吏员、差役的管理。而待诏厅就只缮写、校勘。

  到了吃午膳的时候,张居龄就去了前一厅的偏房休息。树鸣则去了膳房打饭。翰林院为了方便和彰显其社会地位优越,设置的有专门为学士做饭和休息的地方。十分的舒适。

  饭菜还不错,是简单的四菜一汤,有荤有素。色香味看着也不错。

  张居龄才坐下吃了几口,顾景然的小厮飞石就敲门进来了,拱手行礼:“姑老爷,大爷请您一起过去用膳。”

  第122章

  张居龄才坐下吃了几口, 顾景然的小厮飞石就敲门进来了, 拱手行礼:“姑老爷,大爷请您过去一起用膳。”

  张居龄一愣,他自入职顾景然还是第一次找他, 就多问了一句:“有说……找我为了什么事情吗?”

  飞石摇摇头:“奴才不知。”

  张居龄放下筷子, 起身跟着飞石往正厅方向的庑房走。

  飞石笑着解释:“大爷寻常时就在这里休息,有时候也会请翰林院的大人一起闲聊、喝酒……”

  庑房内没有典簿厅的庄严, 布置的也很简单。分里屋和外屋,中间是用木板墙隔开的。外屋设了长书案, 白玉九枝灯, 博古架。槅窗开着, 能看到院中的翠竹,枝干遒劲。

  顾景然和徐励正在说话, 看到他过来了,右手一伸,“夙之,坐。”

  张居龄道了谢,坐在下首靠右的圈椅上。

  飞石给三人都满上酒,才退去了外面守着。

  “夙之,我要给你介绍一人。”顾景然儒雅的脸上都是笑容,指了指徐励:“徐学士——才智过人, 心胸宽广。”

  张居龄起身拱手:“徐学士。”

  徐励摆手, “顾大人, 你如此称赞, 下官承受不起。”又和张居龄说:“同在一处办差,就是同僚。咱们之间不用客气,赶紧坐下。”他身穿青袍官服,三十左右岁的年纪,中等偏瘦的身材,面容白皙,颐宽目朗。

  张居龄淡淡一笑,“早闻徐大人盛名,翰林院一见,实属有幸。”徐励的经历比较传奇,他本是二甲进士出身,考了馆选进来的。因上奏了一篇《论当今时政之弊端》,首指内宗藩之财用大匮,外边备未修。被严良发觉,很是赏识,破格从庶吉士提拔至侍读学士。

  杨若有一次和他说起徐励,语气里都是羡慕。不过,他的那篇《论当今时政之弊端》杨若也很赏识。

  “张大人客气了。”

  徐励言谈优雅:“……以后还请多多指教。”裕王府家宴那天,他也参加了。新科状元郎同时被裕王爷和凌王爷拉拢,风头一时无两。他身后又有顾家作靠山。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你们还谦虚上了。”顾景然举起酒杯,“既然今天在我这里相聚了,就一起喝一个。”

  俩人笑着应“是”,和顾景然碰杯。

  “徐大人,夙之是我的侄女婿,他在你手下干活,你要多费些心。”顾景然给徐励满了一盏酒,又说:“他这个人年轻,有哪里做的不对了,你该批评尽管批评。”翰林院里,除了调去刑部的杨若,徐励就是一能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张居龄他日若是能受到徐励助力,青云路会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