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举为官指南第19节(1 / 2)





  “行,让上面的其他人先站到一边,只让一个人先过去拉一下试试。”杨云清指挥道。

  一个人拉?上面的工人听着有些惊讶,一个人怎么可能拉的动!他们平时都是需要四个人使劲,才能拉上来的。但现在少爷发话他们也不敢不从,其余人只得让开,留下一个人在那边拉着试一试。

  上面的人开始拉的时候,下面的人也早已站的远远地,生怕上面的那个人拉不动一下子石料又坠下了。

  那个工人一下一下的使劲拉着,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会死活拉不上来,只是没有想到,他刚拉第一下的时候,下面的绳子就被自己拽了一截上来,石料也跟着被往上提起了些。

  难道真的会省力气?那人将信将疑地继续拉着绳子。而此时下面的人也在焦急的看着上面那个人,为那人捏了一口气,都想看看到底能不能拉起来。

  “诶,快看呀,已经被拉起来一大截了。”一个人不由惊呼道。这个时候下面的石料已经悬空一米多了,大家都望向上面,看着石料一点点上升。

  一下又一下,上面的那人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仅凭他一个人居然能把以前需要四个人拉的石料给拉动。接下来,他一鼓作气,很快就把石料给全部拉上来了。

  周围的人也显然是没有想到居然真的拉了上来,纷纷感到不可思议。此时他们看向那个滑轮组的眼神都变了,感觉那个东西实在是太神奇了。

  “没想到少爷弄来的这个东西这么有用,果然秀才的脑子就是好!”管事在一旁夸赞道。因为这个管事从前也没有见过这个东西,所以他还以为就是少爷自己琢磨的。

  杨云清看着管事的还有周围人惊奇还有赞叹的眼神,感觉实在是受之有愧,毕竟这并不是他的发明,但是他也不能直说这是现代人研究出来的,因而就道:“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研究出这个的人并未留下姓名,我不过只是将他的成果找人原样弄出来了而已,并算不得什么。”

  接下来,旁边围观的人也都起了兴致,纷纷想要上去试一试,然后没多会,上面就拉上去了不少石料木材,大家纷纷称奇。杨云清站在旁边看了一会也就回去了。

  因为杨云清去现场看了不少时间,也对进度有了个大概的估计,现在是八月,他预计估计九月中旬的时候就可以基本完工了。到了那个时候,里面的各种设备也都需要安排起来了。

  之后又过了十多天,秦知县那边终于来了消息。杨云清他果然是被拨到府学那边了,以后就是府学生了。只是今年府学名额太少,只有六人,其他的人皆被拨到个各县的县学。不过有的县城连县学也没有,那么那个县的刚刚考中的秀才就只能到邻县去了。

  杨云清是被拨到了府学,只是王向松他名次终究有些靠后,最后被拨到了县学,当然这些还是因为杨云清一来而去和送信的衙役相熟了才打听出来的消息,而且他们县也只有他一人入了府学。

  而王家村那边,王向松收到衙役送来的信后,也没有惊讶。他早就知道这么个结果,毕竟每年被拨到府学的学生根本就不多,他这个名次,第十四名,虽然在这几个县里也算是脱颖而出了,但还是根本没有机会到府学去。

  而且若是真的到了府学,他还需要忧虑一番,因为到了那边除去路费,每年的其他花费也是比县城这边的要多,他若是去了,以后爹娘肯定要更加辛苦地勒紧裤腰过日子了。虽然现在有了县里奖励的这二十两银子,但是以后读书花费更巨,他也是不忍心爹娘为了他太过辛苦。王向松还在暗自想到,等他入了县学以后,每年的岁试若是考的好的话,肯定会另有廪银还有米粮,到时候也算是一项收入。

  杨云清他虽然知道王向松被拨到县学去,他们之间的分别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内心还是有些伤感。王向松留在县学,李高朗落榜,需要等着下年再考,三个原本每天在一起学习读书的人就这样分别了,而且以后或许真的会渐行渐远。

  这个虽然是个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但是却始终让人难以接受!或许,科举之路总是孤独的吧,没有谁能陪着自己一路走到底。不过,不管怎样,杨云清还是期盼着乡试的时候,他们可以再次聚首。

  府学那边的名额一定,只是还未通知什么时候“入泮”,也就是入学,杨云清还可在祁县这边继续待着。不过按照往年的规律,一般十月中旬的时候,就会来消息了。这样的话,留给杨云清的时间就不多了,以后从祁县到府城一来一回也需要不少时间,杨云清他必须在这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尽快把剩下的事情安排好才行。

  因为这边的工厂除了加工那些还算容易保存的面包之类的吃食之外,杨云清还打算制作肥皂和镜子。只是这些为了防止泄密,必须采用流水线工艺,把步骤划分的很细才行,而且人员安排也是一个问题。

  杨云清他在纸上一点点的画出那些设备,反复琢磨,画费了好多张纸。吃食之类的都比较安全,以后也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危险,唯一操心的就是保质期,要考虑运输等等,这些还算容易解决。只是肥皂还有镜子这两样东西,无论杨云清把步骤怎样细分,其中总是要涉及一些化学反应的,这样当然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所以杨云清还在琢磨该怎样才能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最后意外的发生。

  之后杨云清又想到了制作奶茶粉这个东西,其中煮浆杀菌冷却对设备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杨云清按照他在实验室的经验,设计了很多套设备,最后才终于确定好最终版本。

  当然还有白酒蒸馏,杨云清也费了点心,不过蒸馏这个他在实验室不知搞了多少了,对此还是驾轻就熟,很快就把这一部分设计给搞定了。

  虽然这些看起来不多,但是这些设计全部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杨云清他设计全部完成的时候,也已经快到了九月中旬了,这个时候,工厂那边还在进入收尾阶段,还没有竣工,不过在十月之前肯定能结束。

  设计图是一回事,把那些设备全都造出来又是一回事。还好每次杨云清刚设计好一部分,就赶紧找人去工厂那考察现场,然后根据量得的尺寸去再找人制作装备,不然若是等到工厂竣工的时候才开始弄,估计到十月份中旬的时候这些也忙不完。

  九月下旬的时候,工厂那边也快要竣工了,杨云清跟海伯商量到:“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可以再发告示招些护卫的人手了。”

  第42章 入泮  不过最后到报名结束的时候,杨……

  因为这边招的都是女子, 再加上这工厂又是建在县城外面,治安这些问题也无法保证,所以杨云清当初早就想好了, 等工厂建成之后, 还要再招一些护卫,让他们每日轮班巡逻着。

  不过杨云清他也考虑到男女不宜接触过密, 特地在工厂外面设计了内外墙,一般情况下, 外面的护卫不能进入内墙去。

  招护卫的时候, 杨云清也开始让人开始招女工了。

  在县城各个村子里, 杨云清都让人去通知了, 告诉她们招人的消息。而且有家里离工厂远的但是却愿意来报名的,这边也免费提供住宿, 而伙食则是每天从工钱里扣五文。

  杨云清当初在工厂的四个角都设计了“宿舍”,最后是肯定够住的,因为很多来做工的女子不可能真的整旬整月待在厂里, 她们还有家庭需要兼顾,这种情况下, 她们宁愿是多走一段路回家。根据现实情况推算, 最后选择住在厂里“宿舍”的肯定是那些来报名做工未出嫁的小娘子。

  县城之外的招工处, 围聚着不少村里来的女人, 甚至还有的是母女二人一起来报名。因为当初建工厂的时候, 附近村里就有许多汉子没有赶得上报名, 现在听到了又再次招工的消息, 就赶紧撺掇自家婆娘去报名去,生怕去晚了就报不上了,毕竟大家都眼馋那银子, 这个时候肯定不会拖后腿,在那觉得自家婆娘去这厂里上工是伤风败德,死活不让,所以这边招工的过程异常顺利。

  而县城里面,也是在招工的,因为这次需要招收的女子比较多,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年龄限制,报名的地方很是热闹,挤满了来报名的小娘子和妇人。以前悠然居那边招人的时候,尽管当时各项条件说的很清楚,但还是有许多人都将信将疑,在那边观望,等到人招完了,那些观望的人看着店铺里已经在上工的小娘子还有妇人们的工钱还有一系列待遇感到羡慕,深恨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有报名呢!所以这次招工,大家都非常积极。

  不过最后到报名结束的时候,杨云清通过名单发现,县城这边报名的大多都是未出嫁的小娘子,妇人过来报名的只有寥寥一些。

  但对于这样的结果,杨云清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因为若是那些妇人报名了,不比县城外面的那些妇人们,若是愿意的话可以每日回家,这边县城每日到了点城门都会关闭,这样的情况下,县城里报名的人,她们只能选择住宿。因而考虑再三,许多妇人最终选择了放弃。

  不过在杨云清眼里,现在达到的局面已经很好了,至少他已经给了祁县这边上千名女子走出家庭独自赚钱的机会,他相信总有一天,这些女子的生活会因此而变得更好,这样他这段时间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快要十月中旬的时候,杨云清也收到了自秦知县从府城那边收到的消息,他该去府学入学了。

  这个时候,祁县这边的工厂刚刚才开始运作,杨云清这一走,剩下的事情全部都要留给海伯处理。不过杨云清他在走之前还是把许多注意事项全部写了下来,留给海伯让他多加费心,让他时常派人去注意一下。只是以后若有其他事情,便只能通过写信联系了。不过还好,写信的话一般寄出去不到两天就能被收到,驿使的速度还是蛮快的。

  将一切事情妥帖安排好了之后,杨云清终于带着来福并两个小厮上路了。海伯也深知少爷这以后怕是多数时间都是在外面求学了,大概以后在家里的时间不会太多了,但是他也只能这样目送着自家少爷坐着马车一点点远去,因为自家少爷这都是为了读书,他不能拦着。唉,海伯惋惜的想,若是他们杨府是在府城就好了,也省的他一直不能亲自去照顾少爷的起居。

  这个时候,海伯更是加快了培养心腹的速度,盼着他们能早点独挡一面,好留在祁县这边管事,他也好放心的跟着少爷去府城那边。

  几天后,杨云清他终于到了府城。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几年他大多数的时间都要待在这边了,所以在这边有个落脚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因而最后杨云清想了一下,直接决定在这边买一处院子,以后好落脚,省的每次来这都要现租,也着实有些麻烦。

  现在早已过了士子们来考试的时间段了,这个时候的客栈比起杨云清府试那时见到的情况要稍显冷清一些,人少自然也安静了不少。杨云清他这次不是租院子,而是买,自然需要花费时间多一些,一时半会那边伢记还真的找不到愿意卖房子而且地段环境也让杨云清满意的地方,所以这几天里他就只能先带着小厮直接住在客栈里了。至于府学那边,为了照顾路途遥远的学生,时间给的十分宽松,离正式入学的时间还有两天,杨云清暂时还不用着急着去。

  还好,因为杨云清给伢记的银子多,伢记做事也自然卖力了些,一天多的时间里就找好了三四处大概符合杨云清要求的地方。

  杨云清他知道后,就直接跟着伢记赶紧去看那几处房子了,他剩下的空余时间也不多了,必须赶紧速战速决。而看完之后,综合比较之下,杨云清选了其中一处离府学不远而且在巷子里面环境较为清幽的一处房子。这处房子也是伢记找来几处房子中面积最大的,前后共五间,院子两侧还有两处偏房,坐北朝南,院子里还有两棵有人合抱那么粗的老树,若是在下面看书也定是十分惬意。

  杨云清对这处是十分满意的,而那主人家也自然知道自己的房子好,所以要价也很高,一口价,就要二百六十两银子,否则怎么着都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