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举为官指南第70节(2 / 2)


  所以当时建平帝升杨云清为户部尚书的时候,几乎是没点水花就过去了,没有人敢出言反对。

  朱首辅现在也是看出来杨云清这个后起之秀的潜力,早晚是能超越他们这些老骨头的,所以朱首辅也不欲打压他,更别说是不可能打压下去,所以就只得与之交好了。这当朋友自然是比当敌人轻松的,杨云清这个次辅也是很给朱首辅面子,从来不会落他的面子,出言反对朱首辅他的安排,因而内阁之中,两人相处很是愉快。

  “你最近可是往庄子那边去的有些勤了?可是有什么事情?”任次辅问道。

  任次辅这个时候既然问了,杨云清自然是不会隐瞒的,他照实说了,道:“我以前偶然听一些番邦商人说海外有不少我们本土没有的高产作物,且十分好种活,当时就上了心,所以在几年手头有钱了之后,就花费了不少功夫,组建了一支船队出海,去寻找那些高产作物。就在今年,船队回来了,还真的把我想要的东西给我找回来了。只是现在还没有种出来,并不知道是否是像以前遇到的那些番邦商人说的一样高产,目前我正让庄子里的人实验,所以每月也就去的有些勤了。”

  任次辅也有些好奇,问道:“高产作物?大概能亩产多少?”

  现代的土豆红薯一般是亩产三千到五千的,有些时候,达到八千或是一万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那些都是经过培育过的品种,现在的能不能达到这个数值还不能确定,所以杨云清就保守地说了一个数值:“至少能够亩产千斤,情况好的话,翻倍不是没有可能。”

  任次辅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大吃一惊,实在是被震惊到了。他原以为这高产作物也不过是比以前的庄稼产量高出一点来,只是没有想到能高出这么多,要是这是真的,等将其推广开来,可是泽被万民的壮举,这以后只要百姓都能种上,以往的饥荒之事,必能大大减少,甚至是销声匿迹。

  任次辅按捺不住激动,问道:“现在进展如何了?”

  “大概还要几月才能出分晓,不过左右时间也不远,到时候看结果就是了。”

  任次辅也知道这亩产千斤以上要是真的,该是多么大的一份功绩,所以这个时候也有些严肃地提醒道:“既然如此,庄子那边在没有出结果之前,一定是要守好了,万不能让人毁坏了去。之前不少人知道你这几月经常去庄子那边,都有了好奇之意。”

  第165章 收获   杨云清知道老师的意思,轻松……

  杨云清知道老师的意思, 轻松笑道:“我心里也是有数的,现在名下那几个正在实验的庄子,里面的人手我早已让人排查好了, 都是自己的人, 每日的巡逻的人手也都是早就安排好了,外松内紧, 保管不会让外面打探的人摸进去。”

  任次辅听完,捋了捋胡须道:“既然你心中有了章程就好, 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不过还是要谨慎一些, 为师也等着你那边的好消息了。”

  杨云清之后照样是雷打不动地去庄子那边看看进度, 之前那些船上出海的人也都被他送进庄子了,毕竟这些种子也是他们出海带回来的, 让他们也过来说不定也能帮上什么忙。

  只是比起以前两点一线或是三点一线的生活,现在杨云清的这番做派当然是让一些暗中观察的人十分疑惑的,背后的人也都纷纷猜测是不是这个杨云清又有什么大动作, 甚至有传言杨云清这是在执行陛下暗中交给他的重大事务呢,毕竟他是心腹之臣。

  建平帝那里也听到了些许风声, 不过他与杨云清这个臣子到底是比旁人来的亲近一些, 因为也是好奇, 所以也就在一次散朝之后就把杨云清留下, 打算直接问问到底是什么事情了。

  “近来文平可是在忙些什么?我听外面的人说文平你在准备大动作呢。”不怪建平帝如此好奇, 毕竟他也只是个年轻皇帝而已, 所以这会听到外面的传言, 自然是想问个究竟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杨云清没有想到外面的流言都传到了宫里了,不过现在那边还没有种出来呢,还是不要先说的好, 所以他很是冷静地答道:“的确是在忙一件大事,只是现在还没有什么成果,此事也是事关重大,如若还没有研究成功就提了,最后要是失败,也是让陛下白欢喜一场,所以还是待成果出来了臣再跟陛下您说吧,臣保证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建平帝知道杨云清说话一向是属实的,说是大惊喜那么这惊喜肯定就不会小了去,既然现在不说,他再怎么问也问不出什么来,既然如此,还不如就等着结果出来呢。

  十月的时候,种下的土豆、红薯、玉米等全部都已经成熟了,这几样的收获季节大概都是相近的,所以一起种下去,现在倒也是在相差无几的时间都差不多成熟了。

  庄子里那些负责这事的农户还有管事们,虽然凭借着自己的经验觉得现在已经是时候收获了,但是到底也是第一回 侍弄这般陌生的庄稼,所以也不敢轻易做决定,于是只好赶紧把这事上报到主子那里去,由主子做定夺。

  杨云清虽然以前没有下过地,更不知道土豆、红薯、玉米什么的到底是什么时候该收获的,但是他知道这些东西可以吃的时候是长什么样子的,到时候让人从地里挖出一点看一看不就知道能不能吃了吗?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到了最后检验成果的时候了,成败都在此一举了,但是杨云清丝毫不着急。对于他而言,这好几年都等了,又如何会急这么一会呢?所以他在将身上收拾妥当了之后,还去凤阳那里询问道:“要不要跟我去庄子那里?之前让人种下的东西应该是长好了,等挖出来我让人给你弄点新奇的东西吃。”

  凤阳闻言当然是答应了,她一个人在家也就是那么点事,早就无聊了。而她之前也是知道丈夫一直往那边庄子跑就是为了刚刚说的那些种下的东西的,现在她当然是也想去看看那些种出来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安哥儿这会早就会走路会说话了,也正是离不得人的时候,凤阳也不放心把安哥儿留下给嬷嬷单独照顾,杨云清也有心带着安哥儿去下面庄子走一走看一看,所以干脆一家子就一起去了。

  要是只有杨云清一人,他就直接自己骑马跑过去了,前些日子他下朝后都是这样去庄子的,只是现在妻儿具在,杨云清当然得让人套一辆马车了,他正好坐在马车里还能和凤阳说会话。

  以往的时候杨云清直接骑马进去,庄子外面守着的人也当然是认识他这个主子的,拦都不拦就将他放进去了,但是今日是乘坐马车来的,外面的人当然不知道里面坐着的是他了,所以在马车离庄子还有五十多米的时候就被拦下了,然后很快就有人过来盘查。

  这也是杨云清平日里吩咐的,陌生的马车凡是要进庄子的,不管是谁,是一定要过去询问是否有杨云清他的手书才可放行的,所以这会杨云清乘坐的这辆马车,自然是在离庄子不远处就被拦下了。

  杨云清见马车停了,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掀开马车的帘子,露出脸对来人示意了一下,那人这辆马车上坐的是自家主子和家眷,所以立马跑回去通知庄子门口的守卫放行了。

  安哥儿这会儿很是好动,一个劲要往外看,杨云清一把把儿子抱起,笑道:“已经到了,等进了庄子就让你下地去玩会。”

  进了庄子之后,刚下马车,收到消息的管事就已经到了,站在一旁等着了。杨云清平日里来得就勤,这会儿也不需要他们带路,直接就带着妻儿一起走过去了。

  因为杨云清的吩咐,这边庄子的上百亩地都已经被种下了土豆、红薯、玉米、辣椒等新奇作物,这么打眼一看去,还是很壮观的。

  以前的杨云清或许是分不清土豆和红薯的叶子的区别的,但是现在的他可以说是熟悉的很了,他让凤阳还有嬷嬷带着安哥儿在一旁看着,自己也不嫌脏,直接拿着一旁管事递过来的工具开始挖了。

  “看来这次的种子还不错啊,这一串看起来分量不小啊!”杨云清随手挖起了一株,下面就坠着四五个个头不小的红薯,看样子这一亩地的产量也不小了。

  而旁边一直在这干活的农户也都纷纷惊叫了起来,就这么小小一株就能结出这么多东西,这要是一亩地都翻出来,这产量得有多少,他们实在是不敢想。

  而周围的管事看着杨云清这个主子的表情也算是放下了心,主子对这个结果是满意就好,也不枉他们侍弄大半年了,可算是按照主子的要求把这些种子全部都种了出来了。而之前为了方便研究,他们也是隔一段时间就挖出一点来看看的,所以这会对这样大的产量也是早就有了数的,之前早就惊讶过了,所以在这会还算是镇定,并未像其它一些农户那样惊讶。

  第166章 烤红薯 “这莫不是老天爷都在保佑咱们……

  “这莫不是老天爷都在保佑咱们老爷?这小小一株就能结出四五个这么大块头的东西, 这一亩地下来那得有多少啊!”

  “是啊,俺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庄稼一咕噜能结这么多的东西,就是不知道那么大块头都是能吃的。”

  农户们在旁边窃窃私语, 全都是不敢相信的样子, 这之前他们一直在这帮忙,但是从种子种下之后就没有再让他们挖开过了, 那些都是有专门的人负责的,所以这会儿是实在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地底的东西是什么。

  旁边嘈嘈杂杂, 杨云清也没有在意, 对着身旁的管事道:“派几个人先把这一亩地里的红薯都挖出来看看, 等一会去称一下有多少斤, 我再去看一下剩下几样的情况。”

  除去红薯还有土豆、玉米这个时候都已经能收获了,因为几种作物隔得远, 所以杨云清走了不少时候才将几样东西都一一挖出来亲自过目。

  凤阳本就是千娇万贵的公主,平时出行走这么远的路都是有下人抬着软轿的,今天跟着杨云清出来走了这么远的路, 实在是有些累了,更别说还要分神看着几眼安哥儿, 杨云清也怜惜凤阳的身体, 早早地就找了一个凉亭让她带着安哥儿先休息了。

  杨云清让管事带人先把这几种作物的亩产统计一下, 然后又吩咐了几句, 就到凉亭那边找凤阳了, 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 里面装的正是他刚刚从几处地里面挖出的土豆、红薯等。

  到了亭子那里坐下后, 杨云清让人去拿了一个火盆过来,然后将几个红薯放了进去,道:“一会儿给你们尝尝咱们庄子费了大半年的功夫才好不容易种出来的东西。”

  凤阳看了几眼篮子里的, 然后道:“这些就是你这大半年忙活的东西?我看着长得怪丑的,这还得用火烤着吃?”

  杨云清笑了,道:“不一定要用火烤着吃,做法多着呢,最简单的就是煮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