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举为官指南第76节(2 / 2)


  而次日早朝,裴安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首诸位大臣道:“众爱卿可还有事情禀报?若是没有的话,朕有一件事情要说。”

  下面的诸位大臣这个时候已经将要禀报的事情禀报完了,往日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其他要禀报的事情,就是要下朝了,而这个时候陛下说有事情要说,诸位大臣也只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要说什么事情。但是他们对此也见怪不怪了,只知道这肯定又是一件大事,之前的几次不都是这样吗?所以这个时候都老神在在,等着陛下宣布到底是什么事情。

  而在众位大臣回答无事禀报的时候,裴安这个皇帝却并没有说话,而是让身边的几个内侍抱着一摞刚刚昨晚加紧誊抄出来的册子,一一分发给下面的诸位大臣,而诸位大臣也不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只得赶紧翻开来看,而这么一看,所有人的脸色几乎是都变了。

  这个时候,表亲通婚不仅正常而且还异常普遍,不说这世家大族,宗室勋贵了,就连那下面的普通百姓之间,这样的事情就不少,而朝堂上正站着的这些大臣里,也不乏现在娶得妻子就是自己的表姐/表妹,家族里这样的事情更是不少,看到这个册子就更加惊恐了。

  裴安看着诸位大臣脸色终于稳定下来,不再变来变去,才终于道:“诸位应该也看到了这近亲成婚的危害了,朕不欲让册子上面的惨事再度发生,所以想颁布一道旨意,从即日起,禁止未出五服有血缘者通婚。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个时候下面的大臣,看完了这个册子,如何还不明白这表亲通婚的弊端呢,更甚至他们中就有其事件的受害者,家里孩子曾经早夭的,而那些想通过姻亲之间再度联姻而紧密双方家族势力的,这个时候就算是想反对也不敢说话了,毕竟这册子上写的实在是明白,近亲结婚实在是贻害无穷,现在陛下又露出要坚决禁止的意思,朱首辅还有几位次辅大人也都与陛下商量好了,他们这些又些自己小心思的,这个时候要是敢冒头反对,那真的是众矢之的了,所以一时朝上无言。

  裴安昨天跟杨云清还有朱首辅几位大人商议的是,次日早朝先说下达禁止近亲通婚的旨意,待到过段时日,再提那成立女子衙门的事情,中间隔着一段时间,算是缓冲,不然怕两件事放在一块,对大家的冲击太大。

  而等旨意发出后,虽然是不允许这再继续有表兄妹之间通婚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但是在这之前已经成婚的,如果女方不愿意,男方自然是不能随随便便就给人家休弃了,更不能因此苛待嫡妻。

  只是上面这样说,下面不见得一定会按着这么做,一时还好,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会将这个条令不放在心上,趁着妻子生不出孩子的由头,便开始苛待甚至是宠妾灭妻了,而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上面提出成立女子衙门的时候了。

  第186章 引导舆论   因为表兄妹通婚在民间实……

  因为表兄妹通婚在民间实在是普遍, 圣旨一发出的时候,也着实是引起了一番轩然大波,上到世家大族, 下到贩夫走卒, 一时之间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而杨云清为了这旨意能够顺利推行,也没少派人到民间去引导舆论。

  “你们说, 前儿个上面发下来的旨意不会是真的吧?这表兄妹或者是未出五服的人结亲,生下的孩子真的会出现那么严重的问题?”一个小贩对旁边坐着的人说道。

  “说的可不是嘛!要是真的有那么大问题, 以前怎么没见人说出来呢, 而且表兄表妹结亲还是一桩美谈呢, 青梅竹马不是吗?哈哈哈!”

  这个时候, 旁边又来了一人,道:“你们可想错了, 这事是真的。你们还记得前些日子,周围多了一些人吗?整日打听那些家长里短的事情,问哪一家哪一家夫妻是什么关系, 家里有孩子吗?哪一家孩子夭折了吗?这些你们还记得不?”

  那个小贩听了,愣愣的道:“哦, 还真的是, 那跟这个事情有什么关联呢?”

  这个时候, 听着在谈论这个事情, 周围又围过来了几个人。

  那个人给小贩解释道:“那些人来问这些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想调查那些夫妻之间未出五服然后是表兄妹的生出的孩子是啥样吗?不查查他们怎么知道这表兄妹成亲不好呢!你记得吗?以前里水巷子第三家那个王娘子还有王二郎吗?就是那个挑担的王二郎家。”

  小贩道:“怎么了, 他们不是在前几年搬走了, 好像是回老家了。”

  “我跟你们说,他们夫妻俩就是表兄妹,以前也是生下过孩子的, 只是夭折了,这可见啊,上面说的应该是对的。对了,你们知道那个西区就是城门那边一直游荡着一个瘸子吗?他不是左腿比右腿短一截吗?我跟你说,他父母就是没出五服的。”

  而旁边的人听了,有的也跟想起了什么,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了一桩这样的事情,我婆娘她娘家隔壁也是有这么一户的,家里的小孩病歪歪的……”

  周围围过来的人,经过这么一解释,也都纷纷想起了自己记忆中有些人家好像也是这样的,一时间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而最初过来给小贩解释的那个人,从人群中悄悄走开,深藏功与名,准备去下一个地方游说。这人就是杨云清派出来负责引导舆论的,好让百姓相信这件事情。而像这个人一样被杨云清派出来做这个事的还有不少,这个时候正在京城的各个角落里负责引导舆论,像刚刚那样的对话,发生在京城的各处。

  比起京城这边,下面各省的州县要是想将皇上刚刚下的圣旨给推行开来到底是要难一些,不过既然京城这边已经下旨,要求各省州县官员必须执行,他们也不敢阳奉阴违,肯定是要下几分气力推行皇上的旨意的,只不过这个过程肯定是要比京城这边慢一点。

  不过京城这边的礼部也是拟定了一些实施的条文,发往了各州县,首先是要各州县的官员先进行杨云清之前一个月进行的那个人口调查,整理成册子,然后印刷好发放到百姓手里,到时候宣传的时候也能容易一点。

  京城这边的确是像杨云清说的那样,刚开始第一个月,因为上面的旨意,倒是也没有什么休妻再娶的先例,但是过了一个多月后,大概是看着上面的人只是说不能休妻再娶,苛待发妻,但是却并没有制定什么惩罚措施,然后就有人起了心思了,开始试探着宠妾灭妻了,而有了第一个人这么做,后面的人也就跟着了,不多久还真的有敢休妻的,理由便是无子。

  对于这些敢休妻的人来说,他们自然是有些依仗的,在他们眼里,他们这会儿就算是休妻了又能怎样?他们的妻子难道还真的能找到门路去告他们吗?朝廷上的那些官员是吃饱了撑的管他们的这些后宅之事?不然他们也不会如此底气十足地做出这样的事情。

  而且他们这会儿也是吃定了妻子娘家势力不显,没有门路,或是碍于脸面不敢声张,毕竟是他们的妻子不能给他们生出健康的孩子来,他们这么做难道不是应当的吗?

  杨云清还有朱首辅他们是一直关注民间动向的,这会儿见时机终于成熟了,便提醒陛下可以在早朝上提起此事了。

  而且朱首辅还有几位次辅他们早就知道陛下迟早要城里女子衙门来管这些事情,到时候一开始为了立威,肯定是会重罚以儆效尤的,所以他们早就提醒家族里的人还有姻亲,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一切按照陛下的旨意来,有着他们的耳提面命,这会儿家族里也的确没有像外面一样,有做出休妻再娶或是宠妾灭妻的事情。不过陛下将要成立女子衙门的事情,他们也都知道分寸,没有声张出去。

  而不出所料,当裴安说起要成立一个女子衙门的时候,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成立女子衙门的这件事不同于别的,在那些保守的官员眼里,让女子掌权沾染权力,这是违背三纲五常还有孔孟之道的,而且若是因此又发生了某朝那般女帝当政,牝鸡司晨的事情又该如何?让女子干政的必须从源头开始防范的。

  所以上面陛下话音刚落,下面便又官员劝谏:“臣以为陛下实在要三思,此事兹事体大,不可轻下旨意?陛下岂不闻牝鸡司晨之事?若是成立了女子衙门,让那些女子掌握了不该他们掌握的权力,这假以时日,后果是不堪设想。”

  这个时候,杨云清站出来道:“臣也有话要说。我倒是觉得何大人那是杞人忧天了,牝鸡司晨之事不过是几千年才出了那么一桩,而且当时背景纯属是昏君当道,奸佞弄权,而我大周朝,陛下英明神武,正值壮年励精图治,而我一众臣子又是兢兢业业,尽心辅佐,又哪里会重蹈覆辙呢?

  再者难道何大人不知现在民间有不少无辜女子因为之前的旨意被夫家休弃吗?陛下的旨意是好的,也是为了天下万民的子孙延续着想,但是现在却因为这个旨意,造成那些女子如今的遭遇,陛下更是深感痛心,毕竟那些女子也是陛下的子民,而陛下此举更是出于体恤百姓的角度上出发的,可是经何大人这么一说,却好似有多么惊世骇俗不可理喻似的。何大人也请恕本官不可苟同了。”

  杨云清不仅是次辅,还是陛下的心腹众臣,这个时候更是大权在握,被他这么一反驳,何大人有些噎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话,想了半天也只得嗫嚅道:“就算是成立了女子衙门了,那些女子平日里都是身处闺阁之中,都是些无知妇人,又如何能处理这些事情呢?”

  这个时候不必杨云清开口,朱首辅便帮忙反驳了,毕竟他和几位次辅也都是默认了陛下的举动。

  “此话错矣!何大人你也是出身于大家族的,想必你的妻子平日里肯定是要处理一整个家族的各种琐事,主掌中馈的吧?那么繁杂的事情,诸多像令夫人一样的当家主母都能处理地井井有条,到时候成立了女子衙门,陛下说的那些事情她们又如何会处理不了呢?这些都不都算是后宅琐事吗?陛下成立女子衙门也不过想有人替那些无辜女子做主而已,能力大小,只要能替陛下分忧便可,何大人怎能觉得那些女子都是无知妇人呢?”

  一连被朱首辅还有杨次辅两个人驳击,何大人脸色十分挂不住,只得退到自己的位置上,不敢再继续说话了,而接下来反对的几位大人,也都被内阁中包括杨云清还有朱首辅几位大人全部一一反驳回去,如此持续了一整个上午,论战才堪堪结束,那些反对者不得不偃旗息鼓,同意陛下成立女子衙门,只是却要求,这些若是德不配位i,不能处理此事,这女子衙门还是要赶紧取缔地好。

  而杨云清则是笑这些大人想的太天真了,他们太低看那些女子了,岂不闻那些女子出嫁之前,哪一个不是贤良淑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名远播的也不再少数,这就说明她们的才智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是因为嫁人之后要管的事情太多了,每日面对的都是后宅琐事,所以才让这些大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他们的妻子是无知妇人。

  而现在那些因为与丈夫未出五服,以后生下的孩子可能有些问题,所以遭受夫家如此不公正的待遇的女子,处境正是艰难的时候,朝廷成立了女子衙门,那些但凡有些心气的,只要是进了这个女子衙门,就肯定会拿出一万分的气力来做上面交代下来的事情,做得也不一定就比这些朝堂上的男子差,杨云清就等着女子衙门成立后,来打这些反对的大臣的脸。

  第187章 改名女子都察院   因为裴安这个皇帝……

  因为裴安这个皇帝态度强硬, 再加上杨云清还有朱首辅他们也都跟皇帝立场一致,同意成立女子衙门,所以尽管其他大臣反对, 这个旨意也顺利下达下去了。

  在一开始这女子衙门刚成立的时候, 的确是根本没有女子过来报名的。毕竟这个时候,女子三从四德、在家相夫教子, 操持家务,还是社会意识的主流, 大多数的女子也都没有这个意识, 更别说自古以来便没有女子当官的先例。

  先前这个世界虽然出过一个女帝, 但是在女帝那代, 女子的地位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所以也自然就没能让女子为官的这个观念传播到民间来来了。因此这个时候又怎么会因为仅仅成立一个女子衙门就突然出现许多女子过来报名了呢。

  杨云清他也知道那些普通底层百姓的女子大多数是不会读书识字的, 所以他这次女子衙门里面预选的官员的主要人选也都是集中在那些官家或者是宗室勋贵等外嫁因为各种原因和离了的女子,而民间的那些女子若是有懂得读书识字,粗通些文墨的, 也自然是可以招进来的。

  现在自从陛下下达那个未出五服有血缘者不得结亲的旨意之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月了, 虽然一开始上面说不准因为旨意的原因就苛待妻子, 女方不愿但是还以这个理由和离的, 可这期间肯定有阳奉阴违的, 在他们心中, 子嗣最重要, 因为知道跟妻子有点血缘关系, 以后很有可能生不出健康的孩子,所以借着这个由头休妻再娶,或者是宠妾灭妻的行为一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