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2 / 2)


  得罪了他们,林大齐一家人哪还有什么活路。

  “侯府是戏文里穿金戴银的人,很厉害的人。”林灼灼简单的解释道。

  “那比里正还要厉害吗?”

  “不,不仅比里正厉害,比县官老人,甚至比知府大人还要厉害……”

  “那大伯咋得罪了这样厉害的人?”林贵子问道。同样的,这也是林灼灼好奇的问题。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一会儿我再去找里正确认一下,看看是不是只是同名同姓的人。”村长哀叹了一声。其实,听到林灼灼刚刚的描述,他基本上已经能确定了。

  那日来村里的人就是侯府的人。可明明是侯府的人主动过来的,而且据说走得时候都欢欢喜喜的,怎么突然就得罪人了呢。这事情处处透露着怪异。

  村长走后,林灼灼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林贵子问道:“姐,大伯得罪了那么厉害的人,咱们不会也跟你这倒霉吧?”

  林灼灼怔愣了一下,从思绪中抽了出来,道:“怎么会,咱们俩又没得罪侯府。”

  林贵子道:“可是我以前听说镇上有户人家,他家亲戚犯了错,他们一家人也被抓起来了。”

  林灼灼看着林贵子茫然的眼神,也有些害怕了。是了,这个朝代有连坐。

  “应该……不会吧,别担心,要真的有事的话咱俩早就被抓起来了。”

  林贵子相信林灼灼,顿时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很快,村长传来了消息,的确是林大齐一家人被抓了,原因是冒认侯府亲戚。

  林灼灼心想,胆子真够肥的,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

  不过,既然是这种事情的话,林灼灼觉得应该跟她和贵子没什么关系了,但这等程度的罪应该不至于把他们也抓起来吧。

  然而,等到第二天一早,林灼灼在思考了一夜之后,又有些害怕了。毕竟,这个朝代的律法她没有读过,不清楚林大齐他们一家人会有怎样的后果。不行,这个她还是跟林贵子一起出去躲躲风头吧。

  想清楚之后,林灼灼立马跑出去敲响了林贵子的门。

  就在她敲门的时候,外面响起了一阵动静。

  林灼灼回头一看,一、二、三、四……四辆马车。好家伙,这么大的阵仗!林灼灼咽了咽口水,心想,不会吧,这是来抓她和贵子的?

  顿时,眼前有些发黑。

  第14章 思虑

  原来,林大齐一家人到了西盛侯府之后,被侯府好吃好喝的供着。

  林田妮毕竟是侯府的姑娘,如今这般模样,根本没法出去见人。所以,谢氏抓紧找人培养她。结果,教了许久都不见成效,这可把谢氏愁得不行。

  除此之外,林大齐周翠花以及林柱子也在府中被谢氏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几个人拿着谢氏给的银子出去吃好的喝好的,没钱了甚至还把账记在了侯府的头上。

  谢氏把林柱子安排进了林氏族学,林柱子日日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结交权贵。夫子多次跟西盛侯抱怨,西盛侯转头又怪谢氏,谢氏也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听着。

  谢氏本想给林大齐和周翠花也安排一些活计,结果这俩人去只知道享乐,根本就不接这一茬。

  这些人可把谢氏气得不轻。

  只是,林大齐一家人虽然坏心思一大堆,但侯府里的人可都是人精,久而久之的,一家人全都露了馅。谢氏从最容易突破的林田妮入手,一下子就找到了破绽。随后又叫来林大齐周翠花以及林柱子,各种手段一用,什么都说了。

  是以,在林大齐一家子住了十天之后,被忍无可忍的谢氏送入了京城的大牢。

  消息穿到北郡时已经是几日后了,所以,林灼灼他们知道消息的时候林大齐一家人已经关了好几日。

  然而,这几日,西盛侯却没有再次派人来找林灼灼。

  无他,因由全在西盛侯身上。

  谢氏把林大齐一家人送入大牢时,西盛侯正和李姨娘在庄子上小住。回来时,木已成舟,全京城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西盛侯觉得丢尽了脸面。

  谢氏却是大义凛然,认为自己此举没错,冒认侯府的亲戚本就是大罪,这种贪得无厌的恶人若是不加以惩罚,没得让更多的人来冒认。

  而且,面对暴怒的西盛侯,谢氏直言:“妾身前几日就给侯爷去信说过自己的怀疑,结果侯爷跟李姨娘在庄子上住得舒服,并没有在意此事。这可就怪不得妾身了。”

  西盛侯被谢氏拿话堵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气得就要离开。

  结果,谢氏却在后面说道:“侯爷,假的被抓了,您什么时候派人把真的接回来?”

  西盛侯盛怒:“不接!”这样一个乡下丫头已经把他的脸丢光了,他可不想再来一个。心中也在庆幸,还好这个是假的,要是真的,以后更加丢人。

  既然这一个是假的,那就不要再来一个了。因为下一个是真的,即便是再不堪,他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

  西盛侯已经被林田妮一家人吓怕了,唯恐亲生的也跟林田妮一般,不想要在乡下养大的亲生的女儿了。

  谢氏却不赞同:“侯爷,怎么说都是侯府的血脉,妾身的女儿,不接回来不太好。”

  西盛侯被谢氏怼得不行,怒极:“我说不接就不接,夫人要敢接回来,我是不认的!哼!”说完,尴尬的甩袖子离开了。

  认亲这事儿一开始谢氏是不知道的,那也就算了。如今既然她已经知道,断然没有让子嗣流落在外面的道理。

  如若此事被别人知道了,肯定不会说是侯爷不想接回来,大家一定认为她是个不容人的。这种恶名,她一点都不想背。

  与此同时,李姨娘为了自己闺女,也在西盛侯耳边吹了吹枕边风。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