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2 / 2)


  这是第一次,没有对顾青竹生出怨恨。

  这满桌子的人,有谁始终注视自己,有谁关心过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没想到竟然是顾青竹。往她旁边看去,祁暄对她呵护备至的模样,顾玉瑶看着似乎也不那么刺眼了,说到底,就是她命不好,摊上了个为谋己利,不惜以女儿婚姻幸福做赌注的母亲,还有一个婚前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婚后却对她视如敝履的丈夫。

  顾青竹平日里滴酒不沾,但今天因为开的是沈氏藏的酒,勉为其难倒了一杯,喝在口中,辛辣无比,可见桌上其他人却喝的相当开怀,眼看一坛很快就喝完了,顾青学这个败家子去拿第二坛,顾青竹看着他想说又说不出口,沈氏好不容易留下两坛酒,顾青竹甚至还没缅怀,就被人全喝了,可大家正喝的尽兴,她这时候提出不让喝,岂非扫兴,把心一横,气恼恼的将杯中酒一口饮尽,辣的眼泪都要出来。

  “等等。”

  顾青学正要开坛,手里的酒就被祁暄给夺了过去,只见祁暄将酒往顾青竹面前一放,手撑在酒坛子上方,坦诚说道:

  “岳母拢共就留了两坛,一日饮尽未免可惜,我今儿来的时候,带了好几坛琼浆玉液,都是贡酒,咱们今儿何不饮贡酒,岳父觉得如何?”

  顾知远哪会不从:“自然是好的。”

  顾青学看着祁暄手下的那坛酒,还有点馋,抬眼往姐姐看去,就对上一双恶狠狠,仿佛要扑过来咬他的目光,顾青学当即醒悟,抓着后脑勺打哈哈:

  “好啊好啊,我,我还没喝过贡酒呢,今日托姐夫的福。”

  祁暄往顾青竹看去一眼,见顾青竹的手指忍不住戳了戳那酒坛子,嘴角带着一抹微笑,祁暄便知今日护酒之事做对了。

  用过了晚饭,祁暄和顾青竹便要回武安侯府去了。

  顾知远等送他们出门,顾青竹与陈氏交代要照顾好身子,陈氏拍着她的手道:

  “放心吧,我这腿脚由你治了两年,已然好的差不多,我会注意的。”

  祁暄扶着顾青竹上马车,回身对陈氏和顾知远拱手,应承今后会多回来看望,这才反身上马车。

  祁家的马车离开之后,顾知远才看向顾玉瑶,眉头蹙起:

  “你也回去吧。”

  顾玉瑶心中不快:“我今晚不回。就住家里了。”

  贺平舟走的干脆,全然不顾她还在家里,顾玉瑶觉得若自己就这么回去,未免太没面子了,便想在家里待几日,非要让贺平舟亲自过来接她不可。

  顾知远看着她那骄纵的样子,微微一叹,不置可否,甩袖入内。

  顾玉瑶也想跟着进门,却被陈氏拦住,顾玉瑶娇蛮问道:“老夫人这是何意?难道不许我进门吗?”

  陈氏从吴嬷嬷手里接过一个小袋,递到顾玉瑶手中,说道:“你爹说的对,你还是回去吧,这里是你娘家,可贺家才是你的家,今日你与二公子一同回来,我们很高兴,却不料中途有变,二公子先走了,贺家对你不薄,你不该耍小性儿,该回去的还是得回去才行。”

  顾玉瑶觉得鼻头发酸:

  “老夫人说的轻巧,便不管我回去是不是会被人耻笑。”

  “你是贺家的二少夫人,谁会耻笑于你?你怎么就不明白,今日是二公子求了主母,你才得以回到顾家,若不然你还是得跟宫中教习嬷嬷学规矩的,主母只应了你一天的假,你若今晚睡在顾家,你主母那边如何交代?明天的课业还要不要做了?学了这么长时间规矩,怎么就不知道上心呢。”陈氏语重心长的与顾玉瑶分解道理,对一旁吴嬷嬷道:“去让马车过来,三小姐要回府去了。”

  第128章

  顾青竹和祁暄在马车上,顾青竹手里抱着那坛从顾青学嘴里抢下来的女儿红, 脑中一遍一遍的回忆着沈氏。

  可是沈氏对于顾青竹而言, 实在太遥远了,有很多事情都已经记不清了, 沈氏说的话, 做的事, 只有一个大概轮廓,低头摸了摸那坛既遥远又亲近的酒坛子,顾青竹深深叹了一口气。

  祁暄见状说道:“在想你娘吗?”

  顾青竹从酒坛子上挪开目光, 微微点了点头, 忽然觉得有些闷热, 将车帘子掀开,看着街上清冷的街景,祁暄拥住她的肩膀, 让她顺势靠在自己怀中, 顾青竹难得没有反抗, 因为心情实在低落。

  祁暄拥著她,将下巴抵在她的头顶上, 轻声道:

  “我没有见过你娘, 但我想你娘一定和你一样, 是个大美人吧。”

  顾青竹微微点头:“我娘比我漂亮,隐约记得,她喜欢穿红衣裳,总是梳个高发髻, 对我和学弟特别好,从来不会让我们受委屈。”

  祁暄听了这些话,在脑中想象着这位无缘见面的岳母是什么样,青竹姐弟小时候应该过得还算不错吧,从不让他们受委屈,可是,正因为如此,在岳母离世以后,这两姐弟一下失去了照顾他们的人,对世事懵懂,定在那继母手中吃了不少亏,所以渐渐的,青竹的性格才会变得强势,因为若是不强势起来,她和弟弟都会被人欺负。

  可是这些原因,上一世祁暄丝毫没有想过要探究一番,他只以为的责怪青竹,性格强势,好用心机,对人没有赤诚之心,说话夹带着算计,什么事儿都憋在心里,让人看不穿。总是觉得她这么强悍,不可能让自己受到伤害,所以三番两次的信了流言,永远觉得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儿,别人绝不可能欺负到她。

  谁天生就会坚强呢,若非周围环境恶劣,处处碰壁,谁愿意在心里建起堡垒,与人隔绝呢。可是,这些道理,祁暄从前不懂,现在懂了,却已经伤人太深。

  顾青竹一路抱着女儿红回到武安侯府,祁暄替她拿,都被顾青竹给拒绝了。

  沧澜居外,云氏院里的婢女素月在沧澜居外守着,看见祁暄和顾青竹回来,才迎上前给两人行礼,祁暄问:“母亲让你来做什么?”

  素月是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笑起来一双眼睛都眯了:“夫人让奴婢来瞧瞧世子和世子夫人回来了没有的,奴婢没瞧见人,就在外头等着了,如今世子和世子夫人回来了,奴婢这便去跟夫人复命。”

  说完这些,素月便对两人行礼,匆匆赶往云氏的院子。

  顾青竹看着素月离去的背影,敛下目光,走入沧澜居中。沧澜居也有一位李嬷嬷,祁暄小时候就是这位李嬷嬷带他,直到祁暄长大之后,李嬷嬷仍在他身边帮着料理一些院中事务。

  在武安侯府最后那几年,便是顾家老夫人陈氏身边的吴嬷嬷和这位李嬷嬷在顾青竹身边,一直支持着她,帮她料理事务。

  李嬷嬷看见顾青竹手里有一坛酒,还没说话,顾青竹便笑脸相迎:

  “劳烦李嬷嬷带红渠去找一个养花的小铲子过来,我想把这酒埋到院子里的桃花树底下去。”

  李嬷嬷应了一声,没有多问,只说:“世子夫人若想埋酒,直接交给奴婢便是。”

  顾青竹没有客气,将酒交给李嬷嬷,一旁祁暄酸酸说道:“哎呀,抱了这一路,连我都没肯给,居然肯给嬷嬷你。”

  李嬷嬷一愣,随即笑道:“世子夫人是心疼世子吧。”

  顾青竹脸上泛出一抹笑意,浅浅的,淡淡的,如兰如画。祁暄知道她对李嬷嬷很看重,在跟顾青竹定亲以后,祁暄将在外院伺候的李嬷嬷请回了内院,他虚妄做梦的那段时间,确实看见李嬷嬷一直守着青竹,青竹那时特别依赖她,有李嬷嬷在,青竹对他兴许能稍微接纳一些。

  看着李嬷嬷和红渠埋酒去,顾青竹转身回了房间。左右摇晃了两下脑袋,觉得今天虽然没干什么,却有些累,一双温暖的手按在她的颈项上,轻柔的捏着,顾青竹回头看了他一眼,肩膀一矮,从祁暄手中脱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