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2 / 2)


  看着她眉梢眼角俱是笑容,周承康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别多抱,以后胳膊会疼。”

  半夜了李青荷才生下孩子,这时候外面天还没亮,算起来她并没有睡多久,浑身疲累,精神也短,很快又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是被许氏和周母的笑声吵醒的,两人弯腰对着床尾的襁褓低声说笑。

  李青荷出声唤,“娘……”

  “哎。”两人异口同声,然后对视一眼,都笑了出来,周母笑问,“青荷醒了,饿不饿?承康让我给你做了肉粥,”

  坐月子除了吃,似乎就只有看孩子了,外面在下雨,洗三的请客也不甚方便,不过周母还是兴致勃勃的和许氏一起安排了,今年村里好多人因为跟着李青荷种大麦,本来的灾年因为有番薯后,粮食价钱高,卖掉了之后和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有各家跑来挑水也跑了个把月。虽然两人和村里人不熟悉,但村里人其实都记着他们的好,上门贺喜的人很多,有些根本不认识的,也备了贺礼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赵婉婉也带着给孩子做好的衣衫上门了,不过人多,两人没怎么说话。

  李青荷这边确实人多,不提余妍和三个嫂嫂一直守着她,还有其余来的各家夫人,都进来看了看孩子,笑着夸了几句,用水的和跟着种番薯的,大部分人都对她道了谢。

  这些人平时和她不太熟悉,特意上门道谢的话要是不拿点谢礼不太好,但这谢礼多少算合适谁也不知道,若是不收,大家都尴尬。这时候人多,得她恩惠的人不少,大家一起道了谢也就是了。

  到了午后,众人散去,张海瑶却留到了最后。

  许氏最近都住在这里,是不走的,周母和周承康去了外面收拾,还有李福也在外面帮忙。这几日他天天都来,只是他不好进来,只在外面看看孩子。

  屋子里就剩下了床上的李青荷,再有就是她们两人了。张海瑶看了看外面,压低声音问,“许伯母,你何时去县城?”

  一个出嫁了的女人想要跟着娘家离开,还是那么远的县城,周母当然不满,许氏住在这里两天,得空的时候没少听周母抱怨,当然了,顺便抱怨的还有她当初的小定和聘礼,顺道还夸了李青荷的懂事,暗捧了许氏一番。

  两个都是有心人,两天下来相处还不错,这会儿听到张海瑶这么一问,许氏立时就知道她的意思,笑着道,“等青荷满月,今年能去县城一起过年就好了。你问这个做什么?”

  这就是明知故问,就是没听周母抱怨,许氏也偶尔听说过张海瑶想要跟娘家一起离开的事。

  看了看床上靠着的李青荷,张海瑶咬了咬牙,压低声音道,“我也想去。”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下午见。

  第81章 分别

  听到她亲口说出这话,屋中剩下的两人都毫不意外,许氏点点头,“他们都已经走了,你爹答应你去吗?”

  要是答应,她也不会现在还留在这里了。

  “我去了之后,他们总不会把我赶出来的。”张海瑶深呼吸一口气,“伯母,我想和你一起。”

  和许氏一起,又是这么远去,张家再不满也只能让她先进门。进门之后,就像是她自己说的,难不成还真赶她出来不成?

  但如果不是和许氏,还真可能不让她进门。

  “其实我不知道何时去,我跟你大伯说是等青荷满月之后,我说是大概十月左右生孩子,应该还有一个多月。”许氏耐心解释,“到时候,县城那边会有马车过来接我们母子。”

  张海瑶眼睛一亮,一把握住她的手,“伯母,你真要帮我这一次。”

  “你孩子呢?”李青荷忍不住问,一岁多点的小姑娘,已经会走了,养得白白胖胖的,看得出来,其实并没有亏待她。

  张海瑶沉默了下,“等我去县城安顿下来,就回来接他们父女两人。”

  临走前,她再三嘱咐,“伯母,你真要帮我这一次,往后,我会报答你的。”

  看着她出门去,还顺手把门关上了。许氏摇头,“县城那么远,跑去做什么?要不是为了彬儿,我是真不想去。”

  彬儿读书,县城那边无论是夫子还是氛围都要好得多。没看胡言锡那么困难都在县城赖了一年嘛。

  李青荷的身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几日之后她就能下床走动,许氏住了下来,每日给她做饭的是周承康,给一家人做饭的是周母,生下孩子十天后,许氏回了一趟镇上,接来了儿子,还有一个婆子。

  之后,家中做饭打扫,就是那个婆子的活。

  许氏话说得好听,不好一直让周母帮忙做饭。私底下悄悄跟李青荷道,“我住在这里始终是客人,你做饭给我吃就罢了。在你婆婆那边,我们关系又远了一层。饭菜不好做,天天大鱼大肉,她该要舍不得了,还是让我的婆子来。”

  这也无奈得很,确实是实话。李青荷拿银子给许氏,她也不收。

  周母原先打算的是在这边伺候月子,如今看到一个干活儿利落的婆子在帮忙,就自己回了周家,两三天过来一次。

  日子慢慢过去,她身子越来越好,孩子也越长越好看,就在她满月的时候,林知县再次来了,这一回还送上了一份贺礼,不止如此,因为她种番薯的法子,本来的灾年算是附近几个县城中受影响最小的,所以,凡是李青荷夫妻两人名下的地,减免赋税三十年。还通报了各镇,表示若是再有人有些种地的特别的法子,只要可以对粮食增产。都可以上报,若是试过之后属实,会酌情减免赋税。

  消息一出,众人都很惊讶,没想到不过是掐苗种的法子而已,就三十年不用交粮税,就是她名下现在的十亩地,虽然都是荒地,一年不用交多少粮食,但三十年下来也能有几千斤了。

  然后不少人暗地里跑去了镇长家中,关于施肥的时辰,甚至是挖坑的大小,都有人跑去说。但是这种程度的,根本不值得上报。

  满月之后她就能各处转悠,这一日李福过来,最近钱氏愣是没有再回来,家中只得他一个人,因为许氏的关系,他每次过来,并不在这边多留,更加不在这边吃饭。有时候这边饭菜做好了,周承康会给他送一份过去。

  彼时许氏正抱着孩子在哄,看到他进了屋子,抱着孩子去了她自己的屋,避了开去。

  李福看着她出去,也没出声留,人都出去了才低声问,“你娘是不是要走了?”

  李青荷点头,“等县城那边来马车接她。”

  李福似乎有事,心思很明显不在这上面,想了想道,“ 听说你名下的地能减免粮税三十年?”

  “是有这事。”这根本不是秘密,整个落月镇应该都知道了。李青荷嗯了一声,又道,“如果村里有合适的地,我会再买一些。”

  “是这样啊。”李福看了看外面,声音压低,“我的那些地,不如也放在你名下,每年不用交粮税,能省下三百多斤。多好!”

  这个嘛,如果他自己乐意的话,其实还是可行的。

  她是知道自从钱来星考中秀才之后,不少人跑去找钱家帮忙,钱来星如今名下已经挂了村里两成的人的地了。表面上是不用交粮税,私底下却是和钱家商议过好处的。大半的人都交粮税的五成给钱家,少半的人三成两成都有。因为这个,找上钱氏说情的人也很多,最近她自己住,吃喝就靠着别人的谢礼,过得还算滋润,听说有时候还给赵婉婉送肉过去。

  </div>

  </div>